提高输煤设备生产能力的措施

提高输煤设备生产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输煤设备生产能力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潘小军[1](2018)在《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优化措施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我国发电系统中,火力发电还是较为重要的形式。火电厂发电过程中原料煤炭运输问题直接关系到火电厂的持续运营。但传统的煤炭输送装置已无法满足现代火电厂的生产需求,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创新,以此来保证原煤的正常供应。文中从输煤控制系统概述入手,分析了火电厂输煤系统的特点,同时对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明,并进一步对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杨志超[2](2017)在《火力发电企业燃煤颗粒度对热值及其经济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国家电力产业围绕“清洁能源”迅速展开工作。火力发电企业是国家电力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燃煤利用率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判别燃煤利用率的主要依据,煤炭热值与煤炭颗粒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大多数煤炭热值的研究将颗粒度规定为0.2mm,没有对颗粒度与热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一少部分研究进行了改进,但他们所选择的颗粒度阶梯跨度较大,其结果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本文选取了相近的8个颗粒度组成了研究阶梯,对颗粒度与热值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并分析了对火力发电企业燃煤成本的影响。本文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基于对煤炭热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了不同颗粒度煤样的热值及其影响因素的检测方案,并选取了相关的实验器械搭建实验平台。第二,在确保实验平台精密度的基础上,对检测煤样进行大量的实验测定,并将实验数据记录成表。第三,以实验记录的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函数拟合等方法研究了煤炭颗粒度与热值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第四,结合实验结果,以H电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火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性,并提出了火力发电企业的制粉粒度的最优选择。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煤炭颗粒度与煤炭热值是显着相关的两个因素,两者之间是较弱的正相关属性。随着煤炭颗粒度的不断减小,煤炭热值会先出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并在某一点达到峰值;然后其热值表现会迅速下降,并在某一点达到谷值;之后的煤炭颗粒度的变化对其热值表现没有较稳定的影响关系,其热值会在小范围内波动。当颗粒度为0.3mm时,H电厂具有最优增益。本文相较以往的煤炭热值影响因素研究加入了煤炭颗粒度的影响,并放大了煤炭颗粒度对煤炭热值的影响关系。本文研究粒度等级较接近,适合建立连续的颗粒度与热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成果为火力发电企业合理、高效地利用燃煤提供了颗粒度的选择,对指导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李建库[3](2017)在《A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发展、市场化经济的进程中,随着会计准则发展变迁的进程,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企业的必然思考问题。对于市场经济最小的构成分子——企业而言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社会对企业的评价,产业市场的经营状况,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本文拟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以A企业为视角提出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本文的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和文章内容与创新点,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现状,并从中说明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说明本文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是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部分,以A企业为切入点,通过对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弊分析,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第四部分分析A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从纳税筹划、会计准则、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影响A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第五部分分析A企业正确进行会计政策的策略,说明A企业今后选择会计政策的方向。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部分。总体上看,本文以A企业为出发点,通过分析A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总结归纳出A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A企业今后选择会计政策的方向,并以此对同行业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提供了参考。

阚世雄[4](2016)在《基于SRCM分析的电厂输煤机械状态检修研究》文中认为输煤机械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机设备之一,其维修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保障电厂连续供煤的关键因素。输煤机械的分布区域广、工作环境恶劣、故障发生随机性强等特点导致检修管理更加复杂,因此针对输煤机械进行状态检修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SRCM理论对主要输煤机械的故障进行分析,旨在找到设备的薄弱环节,对薄弱环节的故障进行可控管理并做出相应的检修策略,形成基于SRCM的输煤机械状态检修管理体系。通过统计故障发生率、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原因等,结合风险矩阵对卸船机和输煤皮带机分别进行FMEA分析,按照重要度排序得到高、中、低风险部件,其中高风险部件即为关键部件。以卸船机和输煤皮带机的关键部件失效模式为顶事件建立故障树,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FTA分析,计算出最小割集,对基本故障事件按照重要度排序,找出导致顶事件发生贡献程度最大的基本故障事件,并分析提出改善措施。根据FMEA和FTA分析的结果,进行状态检修的检修方案决策和检测周期决策研究。以处理卸船机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故障为例,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判断理论,从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维修性四个方面计算出最佳检修方案。最后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研究了常用的状态检测周期确定方法,根据实际运营检修数据,计算出输煤皮带机胶带接头的最优状态检测周期,为设备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赵奇远,唐银敏[5](2015)在《刍议热电厂输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热电厂输煤系统传统的方式是采用人工手动和半自动化相结合控制的方式,但采用这种方式因为输煤现场的恶劣环境会对进行操作的工人身体造成损伤,同时生产效率相对也比较低下,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热电厂输煤系统时引入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热电厂输煤系统的运行与调试,从而提高热电厂的工作效率,减少对热电厂操作工人的身体伤害,为热电厂更好地创造经济利益。本文简单介绍热电厂输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热电厂输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叶君红[6](2015)在《基于SCOR模型的发电企业供应链一体化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电企业作为电力行业的核心企业,在保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当前,国家正在开始酝酿和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发电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供应链面临诸多风险。通过对发电行业供应链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减少、规避甚至消除风险的影响,增强发电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对实现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对发电企业供应链各个流程的风险进行定性识别,构建发电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模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分别验证了五个供应链风险识别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供应链风险因素的五个识别模型分别是战略文化风险、采购流程风险、生产流程风险、配送、送电和退货风险以及外部因素风险。验证性因素模型(CFM)的各项数据结果表明,基于SCOR模型的发电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从验证性因素模型中提取出15个指标作为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的指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发电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经过多次训练和测试后表明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是有效的。最后,本文根据SCOR模型,分别从战略文化流程、采购流程、生产、配送、送电和退货流程以及外部因素这五个方面提出供应链一体化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徐加夫[7](2013)在《基于系统角度的莱新铁矿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而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我国对钢铁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关于铁矿石生产的一系列问题就被摆在了突出位置。于是,本文以莱新铁矿为研究对象,对该矿生产能力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论文对铁矿生产能力的概念、分类和核算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根据莱新矿的实际情况从六大方面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以灰靶理论为主要方法,对鲁中矿业集团下属铁矿的生产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莱新矿在四家铁矿企业中生产能力排名第三;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十二项影响莱新铁矿生产能力的因素中,删选出四个主要因素,为管理者制定提高生产能力的措施提供了方向;综合运用GM(1,1)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了莱新铁矿产量的预测模型,对莱新矿2013年铁矿石产量进行了科学预测;从管理角度,六个层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莱新矿生产能力的建议。

吴锋[8](2013)在《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化公司动力厂作为中油吉化公司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已建厂30余年,锅炉设备日趋老化,系统运行的故障率高。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正是吉化公司为改变动力厂系统设备陈旧、落后的现状,在满足动力厂各季供热负荷以及热源基本合理备用的条件下,进行的新建工程、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动力厂属于企业自备电厂,其锅炉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工程质量、建设工期等不仅关乎本单位的利益,还直接影响着吉化公司各生产装置的生产安全和运营成本,项目的风险程度比较高。因此,加强该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识别,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势在必行。本文以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为背景,将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建设项目的实际应用密切结合,运用分解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对吉化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总结出该项目存在财务风险、环保风险、燃料供应风险、工程风险、热电产品供应风险等主要风险,它们会对项目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等造成重大影响。并针对锅炉建设项目存在的这些风险的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和应对措施。通过对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研究,使该项目节省了投资资金,规避了各项建设风险,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为同行业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孙小雅[9](2009)在《煤电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企业不但对外要采取合理的竞价策略,还要对内必须加强运营管理。因此,对煤电企业在生产管理和会计成本核算体系方面进行精益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精益成本管理理念投入到我国发电企业的整体生产流程中,通过提供以精益为核心的信息和统计数据,进行价值流成本分析,指定价值流业绩指标,促使企业实现长期的精益改进,从而构建了一套有效科学的、更适应精益生产的精益成本管理方案,并通过对WCI煤电发电公司的实证应用,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于婧[10](2009)在《吉林省延吉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热项目发展迅速,而此类项目是否可行、建设方式、生产运行、财务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却开展较少,因此,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吉林省延吉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进行后评价研究,确定该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主要的经济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比较公正、客观地确定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责任心和工作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诊断”,促使项目运营状态的正常化。同时通过对该工程项目的立项决策、项目建设、生产运行、财务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建设单位类似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延吉市的城市面貌得以提高,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以集中供热代替小型锅炉房的供热方式,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了城市环保质量。本文以吉林省延吉市集中供热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项目管理后评价的原理及流程,对该项目的立项决策、项目建设、生产运行、财务效益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评价。并通过对该项目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为类似供热企业的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及决策参考。

二、提高输煤设备生产能力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输煤设备生产能力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优化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输煤控制系统概述
2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特点
    2.1 系统设备多
    2.2 系统分布广
    2.3 系统故障点多
    2.4 工艺流程复杂
    2.5 系统运行环境恶劣
3 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煤位计安装位置及参数控制不合理
    3.2 堵煤开关安装不合理
    3.3 输煤系统控制程序不合理
4 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的优化措施
    4.1 合理安装煤位计
    4.2 堵煤开关优化设计
    4.3 输煤系统控制程序优化措施
    4.4 保证输煤系统正常运行的优化措施
5 结束语

(2)火力发电企业燃煤颗粒度对热值及其经济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颗粒度对煤炭性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1.2.2 颗粒度对煤炭燃烧的影响研究现状
        1.2.3 颗粒度对煤炭制备的影响研究现状
        1.2.4 火力发电企业经济性分析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方案
        1.3.2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第2章 燃煤颗粒度对热值影响的实验检测及分析方法
    2.1 煤炭热值与燃煤颗粒度相关概念
        2.1.1 煤炭热值
        2.1.2 热值的影响因素
        2.1.3 燃煤颗粒度
    2.2 煤样制备及热值检测方法
        2.2.1 煤样制备的方法
        2.2.2 热值影响因素的检测方法
        2.2.3 热值的检测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散点图和函数拟合
        2.3.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煤颗粒度对热值影响的实验平台搭建
    3.1 实验方案设计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2 实验步骤及流程
    3.2 实验平台的精密度检验
        3.2.1 精密度判定标准
        3.2.2 煤样制备系统精密度检验
        3.2.3 工业分析仪精密度检验
        3.2.4 红外全硫测定仪精密度检验
    3.3 热容量标定及量热仪精密度检验
        3.3.1 热容量标定
        3.3.2 量热仪精密度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煤颗粒度对热值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
    4.1 煤样制备结果分析
        4.1.1 煤样的制备
        4.1.2 制备煤样的差异性分析
    4.2 颗粒度与热值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4.2.1 颗粒度与水分的关系分析
        4.2.2 颗粒度与灰分的关系分析
        4.2.3 颗粒度与挥发分的关系分析
        4.2.4 颗粒度与固定碳的关系分析
        4.2.5 颗粒度与全硫值的关系分析
    4.3 颗粒度与热值的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煤颗粒度对火力发电企业经济性影响的分析
    5.1 颗粒度对火力发电企业经济性影响的模型
    5.2 颗粒度对火力发电企业经济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H电厂生产流程模拟
        5.2.2 模拟用煤的煤质参数
        5.2.3 燃煤颗粒度对H电厂经济性影响的分析
    5.3 火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性控制策略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及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A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特色
第2章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理论
    2.1 博弈论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寻租理论
    2.4 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第3章A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现状及其遇到的问题
    3.1 A企业简介
    3.2 A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现状
        3.2.1 在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上的会计政策变更
        3.2.2 在存货的计量方式上的会计政策变更
        3.2.3 坏账计提方法上的会计政策变更
    3.3 A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3.1 利益相关者的过度干预
        3.3.2 盈余管理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3.3.3 税收筹划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3.3.4 会计政策选择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3.3.5 做出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中缺少全局观念
        3.3.6 会计政策变更的成本问题
第4章A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4.1 A企业财务工作所处的会计环境
    4.2 A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
    4.3 A企业为纳税筹划所采取的策略
    4.4 A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驱动因素
第5章A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策略
    5.1 合理结合优惠政策
    5.2 合理避税
    5.3 适当考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5.4 采用稳健的会计处理方法
    5.5 规范会计政策选择流程
    5.6 提升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得出的结论
    6.2 研究过后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SRCM分析的电厂输煤机械状态检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应用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设备检修方式的发展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输煤系统主要设备组成
    2.1 输煤系统概述
        2.1.1 卸煤装置
        2.1.2 储煤及混配煤设施
        2.1.3 输送及筛碎煤设备
        2.1.4 辅助设备及装置
    2.2 主要设备结构与功能分析
        2.2.1 卸船机
        2.2.2 斗轮堆取料机
        2.2.3 皮带机
        2.2.4 环锤式碎煤机
    2.3 本章小结
3 输煤机械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3.1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理论
        3.1.1 FMEA分析步骤
        3.1.2 资料收集
        3.1.3 故障模式分析
        3.1.4 故障原因
        3.1.5 故障影响分析
        3.1.6 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等级
        3.1.7 风险评价
    3.2 输煤皮带机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3.2.1 输煤皮带机的FMEA表格
        3.2.2 输煤皮带机零部件风险评价
        3.2.3 确定输煤皮带机关键部件
    3.3 卸船机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3.3.1 卸船机的FMEA表格
        3.3.2 卸船机零部件风险评价
        3.3.3 确定卸船机关键部件
    3.4 本章小结
4 输煤机械的故障树分析
    4.1 故障树分析法理论
        4.1.1 FTA的常用术语
        4.1.2 FTA的常用符号
    4.2 FTA的分析步骤
        4.2.1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4.2.2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4.3 输煤皮带机胶带断裂的故障树分析
        4.3.1 建立输煤皮带机胶带断裂故障树
        4.3.2 利用布尔代数简化法简化故障树
        4.3.3 结构重要度分析
        4.3.4 分析与改进
    4.4 卸船机钢丝绳断裂的故障树分析
        4.4.1 建立卸船机钢丝绳断股故障树
        4.4.2 利用布尔代数简化法简化故障树
        4.4.3 结构重要度分析
        4.4.4 分析与改进
    4.5 本章小结
5 输煤机械的状态检修决策
    5.1 状态检修的方案决策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实例分析:卸船机的状态检修方案决策
    5.2 状态检修的检测周期决策
        5.2.1 基于安全性要求确定的状态检修检测周期
        5.2.2 基于经济性要求确定的状态检修检测周期
        5.2.3 实例分析:输煤皮带机胶带接头的状态检修检测周期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刍议热电厂输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热电厂输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
2 热电厂输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优点
3 结论

(6)基于SCOR模型的发电企业供应链一体化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
        2.1.1 供应链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
        2.1.2 供应链风险的特征
        2.1.3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内容
    2.2 SCOR模型理论
    2.3 验证性因素分析理论
    2.4 BP神经网络算法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SCOR模型的发电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模型的构建
    3.1 供应链风险因素识别主体与工具
    3.2 供应链风险因素识别研究
        3.2.1 战略/文化风险因素识别及分析
        3.2.2 采购流程风险因素识别及分析
        3.2.3 生产流程风险因素识别及分析
        3.2.4 配送、送电和退货流程风险
        3.2.5 外部风险因素识别及分析
    3.3 供应链风险识别模型初步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发电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模型
    4.1 我国发电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与问卷分析
        4.1.1 问卷的设计与说明
        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1.3 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4.2 我国发电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实证分析
        4.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4.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4.2.3 实证分析的结论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发电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4.3.1 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3.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
        4.3.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检测
        4.3.4 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COR模型的发电企业供应链一体化风险管理
    5.1 战略文化风险防范与控制
    5.2 采购流程风险防范与控制
    5.3 生产流程风险防范与控制
    5.4 配送、送电和退货风险防范与控制
    5.5 外部因素风险防范与控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基于系统角度的莱新铁矿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主体框架
2 铁矿生产能力的核算
    2.1 生产能力的概念
    2.2 生产能力的种类
    2.3 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2.3.1 采矿生产能力
        2.3.2 备采生产能力
        2.3.3 运输生产能力
        2.3.4 矿井提升能力
        2.3.5 地面运输工作的生产能力
        2.3.6 选矿生产能力
    2.4 确定经济合理的生产能力
        2.4.1 设备负荷平衡分析法
        2.4.2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2.4.3 成本函数分析法
        2.4.4 应用成本函数确定矿山最佳产量
    2.5 本章总结
3 莱新铁矿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质条件
        3.1.1 工程地质条件
        3.1.2 水文地质条件
    3.2 开采方法选择及开采顺序优化
        3.2.1 原有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
        3.2.2 开采技术难点
    3.3 充填工艺
        3.3.1 充填体的作用
        3.3.2 原有充填系统
        3.3.3 充填系统工艺流程
    3.4 运输提升能力
    3.5 管理水平
        3.5.1 设备管理
        3.5.2 安全生产管理
    3.6 采掘机械化水平
    3.7 本章小结
4 铁矿企业区域生产能力灰色评价
    4.1 前言
    4.2 灰靶理论原理
        4.2.1 灰模式
        4.2.2 标准模式(靶心)
        4.2.3 灰靶变换
        4.2.4 靶心度分级
        4.2.5 灰靶贡献度
    4.3 指标确定的方法介绍
        4.3.1 层次分析法
        4.3.2 多因素熵权法原理
    4.4 基于灰靶理论的区域铁矿生产能力评价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铁矿生产能力评价的灰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莱新铁矿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5.1 前言
    5.2 灰色关联理论概述
        5.2.1 灰色关联原理
        5.2.2 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
    5.3 莱新铁矿生产能力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莱新铁矿生产能力预测研究
    6.1 计量经济学简介
    6.2 计量经济学模型介绍
        6.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6.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6.3 灰色系统模型
        6.3.1 GM(1,1)预测方法原理
        6.3.2 残差修正 GM(1,1)模型
    6.4 灰色计量经济学模型步骤
    6.5 生产能力实证分析
        6.5.1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6.5.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6.5.3 多重共线性诊断与逐步回归
        6.5.4 基于 GM(1,1)模型的相关变量的预测
        6.5.5 铁矿石产量预测
    6.6 本章小结
7 提高莱新铁矿生产能力的管理研究
    7.1 莱新铁矿设备管理
        7.1.1 莱新铁矿设备管理目的
        7.1.2 莱新铁矿设备管理的方法及意义
    7.2 莱新铁矿物资管理
        7.2.1 莱新铁矿物资供应系统现状分析
        7.2.2 莱新铁矿物资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以及职能分配分析
        7.2.3 莱新铁矿物资计划分析
    7.3 莱新铁矿班组管理
        7.3.1 莱新铁矿班组建设现状
        7.3.2 莱新铁矿班组建设管理要点
    7.4 莱新铁矿岗位责任制
    7.5 莱新铁矿激励机制管理
        7.5.1 莱新铁矿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7.5.2 莱新铁矿员工激励机制建立方向
    7.6 莱新铁矿信息化管理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第2章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2.1.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2.1.2 国外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2.1.3 国内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2.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2.2.1 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2.2.2 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2.2.3 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2.2.4 工程项目风险的监控
第3章 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简介
    3.1 企业简介
    3.2 锅炉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分析
        3.2.1 锅炉建设项目简介
        3.2.2 锅炉项目建设内容分解
第4章 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4.1 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
    4.2 锅炉建设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
    4.3 锅炉建设项目风险的定量分析
    4.4 项目主要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4.4.1 财务风险
        4.4.2 环保风险
        4.4.3 燃料供应风险
        4.4.4 工程风险
        4.4.5 热电产品供应风险
        4.4.6 自然风险
第5章 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应对与监控
    5.1 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
        5.1.1 财务风险的应对
        5.1.2 环保风险的应对
        5.1.3 燃料供应风险的应对
        5.1.4 工程风险的应对
        5.1.5 热电产品供应风险的应对
        5.1.6 自然风险的应对
    5.2 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监控
        5.2.1 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监控过程
        5.2.2 锅炉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清单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煤电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精益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2.1 精益生产
        2.1.1 精益生产理论基础
        2.1.2 精益生产的特点
    2.2 精益成本管理理念
        2.2.1 精益成本管理的内容
        2.2.2 精益成熟路径
    2.3 煤电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2.3.1 煤电企业精益化生产
        2.3.2 传统会计的局限性
        2.3.3 精益成本管理对发电企业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电企业精益成本管理方案设计
    3.1 识别成本动因
    3.2 创建分类统计表
        3.2.1 运营数据
        3.2.2 资源能力数据
        3.2.3 财务数据
        3.2.4 煤电企业分类统计表
    3.3 释放资源能力分析
    3.4 价值流成本
        3.4.1 设备成本
        3.4.2 材料成本
        3.4.3 人工成本
        3.4.4 其他成本
    3.5 价值流损益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益成本管理方案的应用案例
    4.1 WCI 发电公司精益生产的实施
    4.2 WCI 煤电公司成本动因识别
        4.2.1 燃烧系统
        4.2.2 汽水系统
        4.2.3 电气系统
        4.2.4 成本动因识别
    4.3 WCI 煤电发电公司价值流成本管理
    4.4 WCI 煤电发电公司财务分析
        4.4.1 生产情况
        4.4.2 经营情况
        4.4.3 盈利分析
        4.4.4 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10)吉林省延吉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项目后评价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第二章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及方法
    2.1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2.2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与作用
    2.3 项目后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与评价内容
    2.4 项目后评价方法
第三章 项目概况
    3.1 决策背景及建设内容
    3.2 项目建设、运行及效益情况
第四章 项目决策阶段评价
    4.1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项目决策评价
    4.2 初步设计阶段的项目决策评价
第五章 建设实施评价
    5.1 项目实施过程后评价的意义及内容
    5.2 施工图设计评价
    5.3 项目建设管理评价
    5.4 采购工作评价
    5.5 项目施工建设评价
    5.6 施工监理评价
    5.7 调试及竣工验收评价
第六章 生产运营评价
    6.1 生产运营评价的目的
    6.2 生产准备评价
    6.3 生产运营效益评价
    6.4 生产运营评价结论
第七章 投资及财务效益后评价
    7.1 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的意义
    7.2 投资后评价的具体内容
    7.3 财务效益后评价的具体内容
第八章 影响与持续性评价
    8.1 项目影响及可持续性评价的意义、内容
    8.2 影响与持续性评价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四、提高输煤设备生产能力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火电厂输煤控制系统优化措施探讨[J]. 潘小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35)
  • [2]火力发电企业燃煤颗粒度对热值及其经济性影响的研究[D]. 杨志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3]A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李建库. 沈阳大学, 2017(11)
  • [4]基于SRCM分析的电厂输煤机械状态检修研究[D]. 阚世雄. 上海电力学院, 2016(02)
  • [5]刍议热电厂输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J]. 赵奇远,唐银敏.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20)
  • [6]基于SCOR模型的发电企业供应链一体化风险管理研究[D]. 叶君红.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3)
  • [7]基于系统角度的莱新铁矿产能研究[D]. 徐加夫.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8]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研究[D]. 吴锋.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9]煤电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研究[D]. 孙小雅.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03)
  • [10]吉林省延吉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后评价[D]. 于婧. 吉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提高输煤设备生产能力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