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人文关怀管理理念是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教育观念,其在促进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人文关怀管理理念基础上,探索人文关怀管理实现的途径,以期为更好的开展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学生管理人文关怀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5-0061-02

一、人文关怀思想的基本内涵

我国在中共十七大报中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管理理念。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实践具体的结合。人文关怀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主要体现为,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摒弃过分的强制和约束,从单纯的外在行为的管理转变为对人内心感受的关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困难和挫折,转变管理方式,创建和谐的校园、教师及学生关系,培养身心健康、学有所成的优秀人才。【1】这就对学校及教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分析如下文所述。

二、人文关怀管理理念的要求

人文关怀管理理念对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目标多层次、教育管理方式人文化、教育管理评价多极化以及教育管理氛围和谐化。

首先,教育管理目标多层次。人文关怀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渗透就要求设立多层次的管理目标,将传统管理中单一服从的目标向更广更深的层次扩展。在利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把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正确价值观等作为新的目标。并逐步培养反思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起教育、塑造、发展和完善多层次的管理目标。

其次,教育管理方式人文化。这一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和日常管理两个方面。在专业教育上,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的探究学习。知识和能力并重,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形成其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体系。在日常管理上,要转换由外而内的约束机制,运用由内而外的感化渗透来完成各项管理任务。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理解、关心、帮助、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塑造融洽、宽容、宽松、和谐,具有人文精神的管理环境,【3】使学生能够在愉快、舒适的环境中乐于接受教育管理,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

再次,教育管理评价多极化。摒弃目前以学习成绩、纪律考核、活动积分等为主的单级的奖学金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考查,建立起知识、能力、德行以及团结协作等等全面评价的机制。给非学生干部、非党员等普通同学发挥才能建立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最后,教育管理氛围和谐化。人文关怀管理理念有一个传统管理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就是其在管理时空上的灵活性,随时随地的实施教育管理,润物无声。这就要求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职工要竭尽全力的利用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这样的氛围弱化了对学生的强制和压抑,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能动性,主动配合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三、人文关怀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人文关怀管理中最核心的是“人”,最关键的是“爱”,最佳的方式是理解与沟通。通过引导、教育、激励从而塑造合格健全的人才,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引导作用

社会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发展以及信息无限度融合的情况下,使得各类文化交织在一起,呈现多元化发展之趋势。身处社会发展最前沿的大学生无疑也经受着正反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在思想解放和文化碰撞中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和物质极大丰富中出现了价值观的困惑。这样,使得学生们在诸多的思想面前不能正确的取舍。这时,人文关怀重在关注人精神发展与满足的特点就会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学生管理工作者细致入微的关怀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帮助一些处在学生迷茫中的大学生走出困惑。正确的看待社会,积极地对待人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敢于突破、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这种人文关怀的引导,就是教会大学生怎么去把握度,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集体主义精神。

第二、教育作用

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自身发展的期许,生存的期待,情感的困惑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在校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精神焦虑,心理矛盾以及心理失衡。人文关怀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在潜移默化中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单向天涯教学,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以及师生双向沟通的实现。实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性是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并使之积极发挥。无疑可以改变受教育者被灌输知识与道德只是一个容器的现状。从而更好实现主动学习,更好培养其创新能力。学生在自主性充分发挥会更有效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知行合一,达到高等教育的目标。

第三、激励作用

以爱为关键的教育管理方式可以使受到管理的学生在温度和谐的氛围中体会到来自教育管理者内心真诚,在情感上与其产生共鸣,从而便过去单方面的压制为现在多方面的激励。通过在平时点点滴滴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学生不良思想情绪的及时疏导,使他们克服消极情感,逐步摆脱烦恼与痛苦,悲观和厌恶的侵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6】同时,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会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人文关怀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积极沟通也会起到催化的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求学精神。

第四、塑造作用

人文关怀的理念所强调的是对被管理者的熏陶感化作用。运用人文关怀把德育寓于各种生动形象和美好的情境之中,尤其是寓于学生管理工作者自觉创设起来的教育情境之中,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的感化。这样,有助于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四、学生管理中人文关怀实现的基本途径

首先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人文关怀的精神是否真正的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来,发挥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是关键。因此,首先从培育管理者的人文意识入手,逐步树立其正确的管理理念。具体而言,应培养管理者仁爱、大度、宽容、厚道的品格和“人本管理”的思想。将管理转变为“服务”,从细微处贯彻个体化的管理思路。从学业困境、心理发展、价值观树立等各个方面关心学生,针对个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兢兢业业的完成繁琐而复杂的工作。

其次实施恰当的管理方式。在正确的管理理念指引下依靠实施的管理方式才可将人文关怀更好的落在实处,而恰当管理方式的前提应该是完善管理制度。因此,要根据学校、专业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刚柔相济以及奖惩结合的制度。同时要注重心理疏导,是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种压力,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专业的要求。最终要实现健全的学生的管理体系,着力构建学校整体联动的全员管理、服务、育人的管理体系,营造人文环境氛围。

最后建立合理的管理范围。合理的管理内容的建立是人文关怀与严格管理得以实现的最后一步,是最为具体的内容,必须加以明确。高校学生都已跨入成年人的行列,自我意识强烈,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因此,管理的范围过宽或者过窄都不利于人文关怀更好的实现。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文化的管理。

其一,校园文化。校园是在校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因此应该更好的利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主要从开展活动和文化宣传来进行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多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少一些形式主义。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信、智等来熏陶学生;使处在世界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交融时代的高校大学生能够守住那份真、善、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多一份责任感。

其二,学生宿舍。高校学生公寓作为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和思想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每天约有12个小时在公寓度过。宿舍是学生课余相处的小家园,生活经历、文化背景迥异的学生组成宿舍小集体,通过个体与个体、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冲突磨合,形成充满张力的公寓百相,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社交礼仪,心理健康。

其三,学习环境。学生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实现学习环境人文化的管理,从一切便利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另外,关于学习辅助设施也应该本着为学习第一的理念来制定合理的使用或开放制度。同时扩大人文关怀管理的范围,加强和社会家庭的联系主动与学生家长及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更多信息,使家长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情感变化并认识到自身的情感状态对他们的重大影响。让人文关怀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课、每一分钟,这样才能产生持久巩固的效果。

五、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是更好进行教学、科研的前提。为了能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必须转变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调整管理内容,将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精神紧密结合。

高校学生管理固然需要命令和强制,必要时还需要施以相当的处罚。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还需要更多的说服、教育,更多人文关怀的渗透来引起感情的共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在新世纪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更好的实现教学管理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等人才。

作者简介:房振宏(1975—),河南科技学院教务处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广告与新闻传播(河南新乡,453003)。

参考文献:

[1梁利,王宁:《高校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实践与探索》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5期总第12卷

[2]贺迈:《关于高校教学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的理性思考》,载《企业家天地》2011年第3期,第133页。

[3]冯进:《简论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建设问题》,载2010年《社科纵横》总第25卷第1期第163页到164页。

[4]罗树琼:《简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中的人文关怀》载《科技创业月刊》

2011年第1期第102页到第103页。

[5]张文玉:《高校人文管理的思考》载《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第8期第141页。

标签:;  ;  ;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