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面对 21 世纪的挑战

新闻摄影:面对 21 世纪的挑战

一、新闻摄影:直面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冯子琪[1](2021)在《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文中认为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是纪实摄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于1938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曾于1968年拍摄“布拉格之春”事件,此后便离开故国,踏上流亡之路,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并在期间创作出《吉普赛人》(Gypsies)、《流亡》(Exiles)、《混沌》(Chaos)等享誉国际的经典摄影作品。他曾言,“天地中的行走是我的创作,而流亡就是我的美学”,这样的摄影家摄影史上极为罕见。然而,在现有研究中,还未曾把寇德卡的流亡摄影放到西方文化中、特别是20世纪流亡美学的系统中去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将寇德卡放置在这样的背景下做深度考察,总结寇德卡流亡摄影的美学风格以及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本文第一章从流亡美学这一概念出发,探索流亡意识的缘起和发展,将流亡意识归结为精英意识、抗争意识、创伤意识和文化反思意识。通过阐释流亡美学的内涵以及在文学、绘画、电影中的艺术表现,更好地理解20世纪这一独特的美学现象;第二节将纪实摄影中的“流亡”概念加以界定,区分寇德卡与20世纪初移民到巴黎的摄影师以及全球化时代以萨尔加多为代表的新时代国际移民摄影的差别,进而准确把握寇德卡流亡摄影的时代背景和风格特征。第二章聚焦于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轨迹以及他和马格南摄影图片社的关系,将寇德卡的摄影发展路径概括为三个阶段:探索和奠基(1961-1967)、冒险与流亡(1968-1987)、积淀与救赎(1988-至今),并结合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风格的演变,着重介绍寇德卡流亡前后的经历以及该时期的作品呈现。提出寇德卡在马格南群体中的特殊性——艺术性和纪实性的共融,分析马格南图片社为寇德卡的摄影创作带来的影响。第三章结合对寇德卡的主要作品《吉普赛人》(Gypsies)、《流亡》(Exiles)以及《混沌》(Chaos)摄影语言的分析,从碎片之美、哀伤之美、自由之美的角度展开理解其美学特点。其中,寇德卡通过碎片化、偶然化的生活切片,建构起了反镜像、反都市的视觉世界;他对死亡主题和虚无荒诞的现代人生活的关注共同构成了哀伤美的内核;他对种族和身份问题的反思、抵抗媚俗的人生态度以及不拘一格的创作表达共同构成了其摄影的自由之美。第四章提炼了寇德卡的流亡美学风格,并聚焦于他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一是助推了“记者——艺术家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纪实摄影由纪实性向艺术性的转变。二是他的工业风景摄影区别于同时代如火如荼的新地形摄影,开启了纪实摄影中的另一种风景摄影。本章分别选取阿莱克·索斯(Alec Soth)和吕楠作为国内外摄影师案例,结合各自代表作品探究寇德卡对二者的影响,进而反观当代纪实摄影语境的新趋势。

韩金杰[2](2020)在《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的社会和文化实践中,每一个被赋予传奇地位的在场或人物,一起参与并构成了我们所讲的进化故事。王小亭是中国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明星级”职业新闻摄影记者,在国内和国际新闻界享有盛誉,其实践活动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历史节点。在视觉文本一步步从新闻叙事的配角到专业化、市场化成熟表达的文化轨迹中,王小亭的新闻摄影实践见证了这一历史文本发展语境、发展路径与表现形态的更替与演变。同样地,这不仅影响着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的选择和观念的形成,还为王小亭提供了个人职业价值实现的空间。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经历丰富且成果卓着,具有时代意义的物质性文本内容和精神性观念价值是王小亭新闻摄影职业生涯馈赠给中国社会的宝贵财富,本文立足其新闻摄影作品的解读以及其摄影观念探析形成对王小亭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刻画。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及观念研究主要涉及三个论述场域,即文本生产制作的场域关乎技术逻辑,文本自身构成的场域关乎其与社会诸要素之间的互动,文本传播的场域关乎解释效果和观念传递。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再现”并建构了历史,因此可以在技术性、社会性和构成性三种角度下综合阐释其摄影作品,而且视觉文化、图像学、符号学、叙事学、修辞学的理论谱系也为新闻摄影的研究提供了众多跨学科、跨领域的解读视角,因为摄影展现的是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技术、观念、主体位置的作用之下构成独特的视觉符号和图像文本叙事的传播机制。而且王小亭对新闻摄影本真思考、职业思考、成长思考所凝结的真理认知是其观念的可贵之处,作为重要的历史“出场”,其独特的媒介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文史价值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要素和学科灵魂。

任航[3](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提出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买尔哈巴·买吐尔逊[4](2020)在《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的崛起也吸引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目光,这要求我们在国际社会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积极推动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国际传播是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更需要重视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中国媒体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了展现形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时,正式增设了“国际传播”奖项,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中国新闻界最高的荣誉奖项,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国际传播新闻作品的最高水平,因此对获奖作品进行新闻叙事分析,能够从理论上掌握我国国际传播的新闻叙事现状,丰富我国新闻叙事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选取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为研究对象,以获奖作品内容为具体研究内容。以叙事学与新闻叙事学为具体的理论基础,使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的相结合,科学的抽样,从多个角度对样本进行剖析,总结其叙事特征,包括:第一属于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介绍研究国际传播奖的背景和意义,整理相关文献,理清研究思路,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属于核心论述部分。首先研究样本的叙事框架,再根据经典叙事学的二分法,对样本进行叙事研究。即从故事和话语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举例分析等方式,归纳整理样本的各个方面的叙事特征。第三部分属于总结与展望部分。在结尾部分,本研究总结了获奖作品具有以下特点:传播渠道具有多样性;国际传播议题以国家议题为主导地位,外交、历史、文化类为主;宣传模式向故事模式的转变;巧借“他人”之口讲故事;叙事视角多元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地方媒体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国际新闻多以汉语为主,进行对语言叙事还有所欠缺;并提出了传播主体应多元化;注重传播主渠道,结合新媒体技术优化叙事模;提升国际化叙事技巧等建议。

璩瑞琪[5](2020)在《《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光与影》杂志创刊于1981年12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内的第一本摄影刊物,也是全国第一本省级创办的专业摄影刊物。当时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刚刚结束,中华大地的思想解放与文艺思潮悄然开始,《光与影》作为这一时期交流和探讨专业摄影知识的公共平台,对中国摄影艺术的普及与图像传播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以摄影丛刊《光与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光与影》杂志自1981年-2000年间共93期刊载内容的梳理,从它创刊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编辑理念、内容构成等方面入手,分析探究《光与影》摄影本体语言发生的变化。从而总结《光与影》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专业摄影刊物,其推动中国二十世纪80-90年代摄影艺术发展的历史价值。最后,笔者也对《光与影》杂志的停刊原因做出了分析,以便为杂志报刊的运营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总结与启示。

李静怡[6](2020)在《新时期中国女性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性在摄影创作中往往处于“被观看”的位置,其艺术发展和作品评价权力在男权社会的话语权体系下被遮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摄影事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女性摄影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分析女性在摄影创作及非创作领域的作品,可以提供认识摄影发展的新角度;女性性别意识的萌芽和觉醒,是研究作为“观看权力”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后到新世纪(1978——2000)之间的中国女性摄影的发展,其中梳理了女性摄影师的典型创作、还分析了女性摄影理论家、女性图片编辑等其他非艺术创作职业,对中国摄影全行业发展的推进作用。改革开放后女性摄影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四月影会”中的女性改革先锋者,她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敢发声,体现出与男性不同的审美偏好。第二是一脉相承的女纪实摄影师,老一代女性革命摄影家从战争的洪流中走来,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指引着新时期女性摄影记者的探索。新时期的女性摄影记者“欲与男人试比高”,继续发扬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第三是艺术的创新者,“社会性别”含义的引入,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供新养分,自由女性艺术家运用摄影的创作手法,开始在男权社会中反思女性地位、为女性身体及精神的解放发声,挑战传统道德规范和男权评价体系。第四是女性对于摄影全行业发展的推动。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摄影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工具,摄影理论、图片编辑、摄影策展人等职业应运而生,丰富整个摄影行业的发展。

谈丽娜[7](2019)在《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文中提出19世纪以来,在晚清时局动荡、东西方文化碰撞、媒介技术不断更嬗的影响下,纸媒设计的发展日新月异。创办于上海的《申报》更是历经了晚清、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三个政权的更迭,见证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特殊历史时期,其前后刊行达77年之久,完整地展现了中国近代纸媒设计在当时媒体环境激变下的演变轨迹,对于探索新世纪面临媒体环境的再次剧烈变化,当代纸媒设计的出路在何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以传统纸媒《申报》为例,基于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利用媒介环境学、图像学、符号学等相关理论,以媒体环境激变下,传播方式变化、媒介技术发展、传播语境改变、读者群体心理变化、编辑群体思想观念革新为依托,详细阐述《申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内容编排、报型形态、不同版面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和演变特征。总结出在媒体环境激变的情形下,《申报》如何运用突出重围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分析其对当代纸媒设计面临媒体环境变化时的启示。论文认为,纸媒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现今,面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而导致媒体环境的再次激变,论文提出当代纸媒设计应坚持分化与融合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强调理性思维,明确理念定位;实施资源有机整合,形式有效分化;坚持内容为王,促进媒介融合转型。应在内容编排设计方面精准定位,探寻纸媒内容精选的针对性、注重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把握内容表达的鲜明个性。应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突破创新,保持纸媒报型形态的时代性、遵循系统化原则的视觉构架、重视纸媒设计的可读性与用户体验的发展策略及方向。

刘晶[8](2019)在《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图像化”的世界,视觉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战略工具。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政治视觉修辞”,针对政治修辞研究的“视觉缺位”和视觉修辞研究的“政治盲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理论框架的搭建和表征实践的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图像与政治的原生关系,通过爬梳修辞学、政治修辞学和视觉修辞学的经典文献,在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流变中深入把握政治视觉修辞的概念——是政治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视界融合,是政治主体运用图像激发受众产生特定的修辞反应,实现特定政治诉求的传播活动。本文的分析指出,政治视觉修辞具有静态的理论维度和动态的表征机制两个面向。在理论维度,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是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外延指文本的构成形式,通过五种方式传递内涵,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象征性图像及与受众交流。基于生产者视角的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和传受交互视角的接受美学思想,本文建构了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其中,文本分析是核心,探讨文本“讲什么”和“怎么讲”;话语实践探究文本“如何生产意义”;社会实践研究文本“意义生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动态的表征机制上,政治视觉修辞通过文本、过程和社会表征,共同缔造政治意义——文本表征是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过程表征是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社会表征是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文本表征是修辞生产的基础,基于受众心理的过程表征是修辞传播的依据,基于政治价值的社会表征是修辞作用的根源。在理论维度的政治视觉修辞分析,需要实践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对象,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中外政治视觉修辞表征。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外呈现三组显着差异:审美感性VS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VS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VS复杂归因。本文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研究需要哲理性的反思。在本体论维度,应警惕符号淹没现实、情绪影响认知、游戏战胜意义的隐忧;在认识论维度,应重视精神表征与物质表征协调发展,展开双向度的修辞演绎,重返质询的修辞情景,多层联动奠定信任的修辞基调;在价值论维度,提倡审慎地看待政治视觉修辞的价值,重返本质的政治视觉修辞;在方法论维度,应探索符合政治视觉修辞特性的多元方法,回归人文科学的人性关照。本研究对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梳理和阐释,回应了政治传播视觉转向的迫切需求,藉由修辞学统合了原本孤立的政治性和视觉性,开启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关于政治视觉修辞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确立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理论面向,为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戴灿锦[9](2019)在《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审美研究(2014-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暴力性”画面到“崇高性”画面,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带来新闻摄影的革新与进步,也带来作品题材、主题和形式的转变。本论文旨在从审美特征、审美表达和审美影响三方面,对2014年至2018年度获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的27幅作品进行审美研究。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自2014年以来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综述其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普利策新闻奖设立的缘由,总结其设立初期、发展中期和发展转型期的历史概况,并指出2014年是突发摄影作品的转型年,其审美风格与之前的获奖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第二章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的审美共性部分主要分析2014年至2018年度该获奖作品具有灾难伤痛感、悲剧美感、冲突快感三方面的审美特点。这些作品在题材立意方面反映伤痛,在情感表达上却能超越悲剧美的局限性,表现出坚强的自我救赎,从而在事件内容中注重冲突的快感性表现。第三章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的审美表达部分主要解读2014年至2018年度该获奖作品的审美表达方式。这时期的作品首先注重对客体审美内涵的关注,从弱势群体的情感表达角度深入挖掘主体意识的改变,其次注重摄影美学的表达,运用构图美、影调美和节奏美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第四章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的审美风格转向部分主要阐述2014年至2018年度该获奖作品在自我救赎的主旨、愉悦的情感、崇高的美感等方面的审美风格转变。这时期的作品选取自我保护和相互协助的立意角度表现恐怖袭击题材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个人守护生命的勇敢、无惧精神,并逐步提高和加强对于美感的要求。第五章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的审美影响部分主要论述2014年至2018年度该获奖作品在真实性震撼表现、关怀性情感表意、和平性美好追求方面的审美影响。摄影作品中的悲剧性事件净化了观看者的心灵,激发大众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强化了大众维护社会安定的道德感。

叶定宇[10](2019)在《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王文澜是整个新时期摄影史中一位声名显赫的摄影艺术家,他一生致力于摄影事业,其摄影类型广泛,涉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艺术摄影等多个领域。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王文澜形成了独特的摄影观,并对当代的摄影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中国日报》的摄影部主任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王文澜不仅是我国摄影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我国新时期摄影产业的启动者。新中国成立初期,摄影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其创作自然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这导致了摄影作品的整体基调倾向于“假大空、高大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践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但摄影却依旧停留在简单的拍摄记录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式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摄影的发展。基于此背景,以王文澜为首的一批摄影师开始觉醒,他们认为政治人物应该走下神坛,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是摄影镜头的焦点,并开始着重追求摄影的人性化表现。王文澜提出的“局部美学”理论以及让镜头“暗中眨眼”等观点对当今摄影从业者来说仍具启发意义,他也成为从政治工具、宣传画式的摄影到确立本体性的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本文重点关注王文澜摄影作品中的纪实价值、新闻价值和美学价值,并以此为切入点,剖析其摄影作品中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从而探究王文澜的创作手法和拍摄心理。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王文澜及其摄影作品在中国摄影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究王文澜的摄影观对当代摄影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此外,王文澜的摄影作品乐观化地图饰现实,并且摄影实践中的变革不够彻底,这些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关注。

二、新闻摄影:直面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摄影:直面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流亡美学的主题阐释
    第一节 流亡意识和流亡美学
        一、流亡意识的缘起和发展
        二、流亡美学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第二节 纪实摄影中的“流亡”概念界定
        一、关于“流亡”的界定
        二、20 世纪纪实摄影中的三种“流亡”类型
第二章 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历程
    第一节 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轨迹
        一、探索和奠基(1961-1967):剧院系列作品和《吉普赛人》
        二、冒险与流亡(1968-1987):《入侵布拉格1968》和《流亡》
        三、积淀与救赎(1988-至今):《混沌》和《黑三角》
    第二节 寇德卡和马格南图片社
        一、马格南对寇德卡摄影风格的影响
        二、寇德卡在马格南中的独特性
第三章 寇德卡摄影艺术中的流亡美学特征
    第一节 细碎之间,另类真实——碎片之美
        一、碎片化、偶然化的生活切片
        二、反镜像、反都市的视觉构建
    第二节 忧郁之外,明朗之光——哀伤之美
        一、“生”与“死”的合奏
        二、虚无和荒诞:现代人的无根感
    第三节 诗意坚守,自由奔走——自由之美
        一、去中心:拥抱身份和种族差异
        二、超越性:抵抗媚俗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 寇德卡美学风格影响下的当代纪实摄影
    第一节 寇德卡对当代纪实摄影的美学影响
        一、推动“记者——艺术家时代”的来临
        二、另一种风景:探索风景摄影的全新语境
    第二节 寇德卡美学风格影响下的案例分析
        一、阿莱克·索斯:《眠于密西西比河》
        二、吕楠:《被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王小亭新闻摄影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新闻摄影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小亭新闻摄影活动历程
    第一节 “冒险家”:新闻摄影视觉起源(1923—1929年)
    第二节 “记录者”:社会真实的视觉表述(1930—1949年)
    第三节 返美驻台拍摄记录短片(1950年之后)
第二章 王小亭新闻摄影作品的主题与风格
    第一节 王小亭新闻摄影作品的主题
    第二节 王小亭新闻摄影风格解读
第三章 王小亭新闻摄影观念探析
    第一节 王小亭新闻摄影观念的内容
    第二节 王小亭新闻摄影观念的特征与成因
第四章 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反思
    第一节 文本、叙事、思想的历时反思
    第二节 “出场”意义与被意义观照的共时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视角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创新点
        0.4.3 研究框架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叙事学研究综述
        1.3.2 新闻叙事学研究综述
        1.3.3 国际新闻研究综述
        1.3.4 中国新闻奖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际传播与叙事学的内涵
    2.1 国际新闻传播的内涵
        2.1.1 国际传播
        2.1.2 国际新闻
    2.2 新闻叙事学的理论
        2.2.1 叙事学的涵义
        2.2.2 新闻叙事学的涵义
第3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现状分析
    3.1 国际传播奖概述
    3.2 历年获奖情况
    3.3 刊播媒体层级分类情况
    3.4 刊载媒体分类
    3.5 语言分类情况
第4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的叙事内容分析
    4.1 国际新闻奖议题分析
    4.2 国际新闻奖话题分析
        4.2.1 外交类议题
        4.2.2 社会类议题
        4.2.3 政治类议题
        4.2.4 历史文化类议题
        4.2.5 经济类议题
        4.2.6 科技类议题
    4.3 国际新闻叙事模式分析
        4.3.1 宣传模式
        4.3.2 新闻模式
        4.3.3 故事模式
第5章 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的叙事话语分析
    5.1 叙事者的划分
        5.1.1 叙事者是记者
        5.1.2 叙事者是知情人
        5.1.3 叙事者是当事人
    5.2 叙事者的功能
    5.3 叙事视角的分类
        5.3.1 隐藏第一人称的记者叙事视角
        5.3.2 内视角叙事
        5.3.3 纯客观视角叙事
        5.3.4 复合视角
第6章 国际传播奖叙事策略与反思
    6.1 国际传播奖叙事策略分析
        6.1.1 叙事内容
        6.1.2 叙事话语
    6.2 思考
        6.2.1 传播主体应多元化
        6.2.2 注重传播主渠道
        6.2.3 提升国际化叙事技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一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来源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第一章 《光与影》的创刊与发展
    第一节 《光与影》的创刊背景
        一、政治文化环境为摄影发展创造条件
        二、专业刊物的诞生顺应摄影发展的需求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摄影媒介的传播
    第二节 《光与影》杂志的发展历程
        一、从探索到稳定:1981年-1997年
        二、改版寻求突破:1998年-2000年
第二章 《光与影》的编辑理念及内容分析
    第一节 《光与影》的编辑理念
        一、改版前以普及摄影艺术为己任
        二、改版后注重摄影媒介的传播功能
    第二节 《光与影》内容分析
        一、《光与影》栏目设置的变化特点
        (一)、由单一模糊走向准确细化
        (二)、由编辑主导走向消费者导向
        (三)、由摄影领域走向生活文化的大视野
        二、《光与影》选题导向的变化特点
        (一)、摄影作品:从歌颂美好到批判现实
        (1)改版前“风光热潮”与“民俗热潮”
        (2)改版后“新纪实摄影热潮”
        (二)、理论评论:从摄影本体到图像传播
        (1)改版前关注摄影本体理论研究
        (2)改版后利用图像传播关注当下社会
第三章 《光与影》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 《光与影》对国内摄影发展的贡献
        一、开创国内图像传播的探索之路
        二、引进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中国摄影与国际摄影的交流融合
        三、丰富了中国摄影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四、培养并推介专业摄影工作者及媒体人
    第二节 《光与影》对江苏摄影创作主题和风格的影响
        一、为江苏摄影创作主题设立典范
        二、对江苏摄影创作风格的影响深远
第四章 《光与影》的停刊原因与办刊启示
    第一节 停刊原因
        一、杂志定位模糊,固定读者群流失
        二、期刊市场化带来影响
    第二节 办刊启示
        一、办刊思想迎合时代需求
        二、刊物长久发展更要定位准确、求新变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新时期中国女性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关于女性摄影师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关注点和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综述
第一章 社会激变中的女性摄影师
    第一节 在“四五运动”和“四月影会”中启蒙的女性摄影师
    第二节 “从野外拾回的小诗”引发“表现自我”的争论
    第三节 自然与考察——她们选择的社会责任
    小结——改革的排头兵
第二章 一脉相承的女纪实摄影师
    第一节 追溯中国女性红色摄影师的典型代表
    第二节 女性红色摄影师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节 继续前行的女摄影记者
    第四节 新时期女摄影记者的新特点
    小结——红色革命精神的继任者
第三章 女摄影师“社会性别”意识的萌发
    第一节 社会性别的概念与其在艺术中的表现
    第二节 身体——挑战观看的权利
    第三节 符号——改变视觉文化中的用词
    第四节 表演——被建构的主体身份
    小结——当代艺术的创新者
第四章 摄影行业其他领域女性工作者
    第一节 女摄影家协会的成立
    第二节 女摄影理论家的成长
    第三节 女性图片摄影编辑的发展
    小结——摄影行业的女性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媒体环境与纸媒设计的相关概述
    2.1 媒体及媒体环境的概念界定
        2.1.1 媒体的基本定义
        2.1.2 媒体环境的范畴
    2.2 纸媒及纸媒设计的发展演变
        2.2.1 纸媒的源起及发展
        2.2.2 纸媒设计的流变
    2.3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纸媒设计
        2.3.1 媒介环境学的思想内涵
        2.3.2 媒介环境学的研究重点
        2.3.3 媒介环境学理论命题对纸媒设计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体环境激变下《申报》发刊与内容编排设计的发展轨迹
    3.1 中国近代报纸的起源及《申报》的创刊
        3.1.1 中国近代报纸的起源
        3.1.2 《申报》的创刊缘起
    3.2 《申报》发刊的历史沿革
        3.2.1 创建与发展时期(1872-1912)
        3.2.2 鼎盛时期(1912-1937)
        3.2.3 滞缓衰退时期(1937-1949)
    3.3 《申报》内容编排设计的变革轨迹
        3.3.1 大而化之的初期内容规划(1872-1905)
        3.3.2 强化消息分类的首度改革(1905-1911)
        3.3.3 兼顾“详尽”与“简便”的二次改革(1911-1930)
        3.3.4 注重专业化的内容模块(1930-1937)
        3.3.5 精简保守的时政内容编排(1937-1949)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媒体环境激变下《申报》设计的演变特征
    4.1 媒介技术突破影响下的报型设计
        4.1.1 契合刊印条件的报型构成设计
        4.1.2 追求表现内容丰赡的报型设计
    4.2 功能需求改变影响下的报头结构设计
        4.2.1 凸显详尽信息的横栏报头
        4.2.2 突出简明特征的通栏报头
    4.3 读者群体心理变化影响下的新闻版式设计
        4.3.1 逐渐分级的字号字体选择
        4.3.2 着眼阅读效率的分栏设计
        4.3.3 渐富现代感的句读安排
        4.3.4 烘托写实色彩的新闻摄影及插图配置
    4.4 编辑群体思想革新影响下的商业广告设计
        4.4.1 保守统一的初期排版装饰
        4.4.2 网格化分类的块状分栏
        4.4.3 引领潮流的广告版式设计
        4.4.4 多种艺术手法融合的插图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申报》的历史启示:当代纸媒设计策略探析
    5.1 分化与融合统一的设计原则
        5.1.1 强调理性思维与明确理念定位
        5.1.2 资源有机整合与形式有效分化
        5.1.3 坚持内容为王与媒介融合转型
    5.2 精准定位的内容编排设计
        5.2.1 探寻纸媒内容精选的针对性
        5.2.2 注重纸媒内容编排的逻辑性
        5.2.3 把握纸媒内容表达的鲜明性
    5.3 突破创新的视觉传达设计
        5.3.1 彰显纸媒报型形态的时代性
        5.3.2 遵循系统化原则的视觉架构
        5.3.3 多样组合集版方便可读性
        5.3.4 继承传统文化的符号形式
        5.3.5 强调舒适的用户互动体验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近代主要中、外文报刊择要一览表(1815-19世纪末)
    附录2 《申报》发刊历史阶段简表
    附录3 《申报》内容编排设计演变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专业实习
致谢

(8)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政治视觉修辞的历史溯源
    2.1 早期人类社会:人是图像化的产物
    2.2 封建社会:偶像恐惧与偶像崇拜的权力纠葛
    2.3 民主社会:浸淫于图像的现代政治
    2.4 政治视觉修辞实践的未来
3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演变
    3.1 修辞学理论的演进:从人文主义、风格主义到哲学回归
    3.2 政治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从政治质询到政治话语实践
    3.3 视觉修辞学理论的嬗变:从图像研究走向图像批判
    3.4 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生成:政治性与视觉性的融合
    结语
4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维度
    4.1 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外延
    4.2 政治视觉修辞的基本特征
    4.3 政治视觉修辞的图像构成要素
    4.4 政治视觉修辞的功能
    4.5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
5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机制
    5.1 政治视觉修辞的文本表征机制: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
    5.2 政治视觉修辞的过程表征机制: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
    5.3 政治视觉修辞的社会表征机制: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
6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分析——以YOUTUBE上的“一带一路”倡议视频为例
    6.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6.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表征:去意识形态化的诗意框架
    6.3 西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分析:讽刺框架中的意识形态抨击
    6.4 中外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崇“美”/重“真”、一元/二元认同、简单/复杂归因
    结语
7 结语:政治视觉修辞的反思与出路
    7.1 政治视觉修辞本体论的追问
    7.2 政治视觉修辞认识论的反思
    7.3 政治视觉修辞价值论的探索
    7.4 政治视觉修辞方法论的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致谢
附图

(9)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审美研究(201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
    (三)选题研究方法
一、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概述
    (一)“普利策新闻奖”
    (二)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的历史
        1.设立初期(2000—2006)
        2.发展中期(2007—2013)
        3.发展转型期(2014—2018)
二、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的审美共性
    (一)灾难伤痛感
        1.主题的伤痛
        2.人物的苦难
    (二)悲剧美感
        1.结局的悲恸
        2.力量的毁灭
        3.生存的抗争
    (三)冲突快感
        1.冲突的刺激
        2.对抗的惨烈
三、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的审美表达
    (一)对客体审美内涵的关注
        1.以弱势对象为表现主体
        2.挖掘客体深层的意识
        3.关照客体细微的情感
    (二)摄影美学的表达
        1.构图美
        2.影调美
        3.节奏美
四、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的审美风格转向
    (一)自我救赎的主旨
    (二)愉悦的情感
    (三)崇高的美感
五、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的审美影响
    (一)真实性震撼表现
    (二)关怀性情感表意
    (三)和平性美好追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王文澜的研究
        二、关于王文澜摄影观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文澜摄影观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成长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背景
        二、家庭环境
        三、工作环境
        四、个人爱好
    第二节 国外摄影思想的影响
        一、国外摄影理论思潮的引入
        二、国外摄影家的影响
    第三节 同时代摄影群体的推动
        一、四月影会
        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三、陕西纪实摄影群体
        四、美联社华裔摄影记者刘香成
第二章 王文澜摄影的纪实观及其实践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纪实观下摄影实践的主观性
        一、情绪的主观
        二、技术的主观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纪实观下摄影实践的人文性
        一、对被摄者的人文关怀
        二、题材选择的多样化
        三、拍摄身边事物
第三章 王文澜摄影的新闻观及其实践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新闻观下摄影实践的新闻性
        一、新闻照片需要具备新闻性的典型瞬间
        二、寻找摄影选材角度,摆脱照片固化模式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新闻观下摄影实践的真实性
        一、新闻的真实
        二、历史的真实
        三、生活的真实
        四、逻辑的真实
第四章 王文澜摄影的美学观及其实践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美学观下摄影实践的艺术性
        一、局部美学
        二、让镜头“暗中眨眼”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美学观下摄影实践的戏剧性
        一、画面语言
        二、动作姿态
第五章 王文澜及其摄影观的影响与局限性
    第一节 王文澜对中国摄影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新时期中国摄影的推动者
        二、新时期中国摄影的启动者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的局限性
        一、未完成的摄影变革
        二、乐观化的图饰现实
结语
附录1: 王文澜简历及其主要作品
附录2: 王文澜部分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着
    二、报刊文献
    三、学位论文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新闻摄影:直面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D]. 冯子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2]王小亭新闻摄影实践研究[D]. 韩金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叙事研究[D]. 买尔哈巴·买吐尔逊. 新疆大学, 2020(07)
  • [5]《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D]. 璩瑞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6]新时期中国女性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D]. 李静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7]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D]. 谈丽娜. 东南大学, 2019(01)
  • [8]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 刘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9]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审美研究(2014-2018)[D]. 戴灿锦. 长安大学, 2019(01)
  • [10]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D]. 叶定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新闻摄影:面对 21 世纪的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