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钌、锰配合物氧化有机化合物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金属钌、锰配合物氧化有机化合物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大环二氧化钌配合物氧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类似物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路易斯酸催化、高锰酸钾氧化醇类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第一部分,对trans-[RuVI(N2O2)(O)2]2+和trans-[RuVI(tmc)(O)2]2+在乙腈体系中氧化NADH的类似物AcrH2和BNAH氧化动力学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此体系中,两种钌配合物氧化AcrH2和BNAH的过程都包含两个清晰的步骤,即RuVI→RuIV和RuIV→RuII。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与底物AcrH2或BNAH的浓度成正比,且皆与氧化剂RuVI的浓度无关。对于AcrH2,RuVI(N2O2)(O)22+氧化反应中两步反应的二级速率常数kfAcrH2和ksAcrH2分别为(1.17±0.03)±103M-1s-1和(3.46±0.09) M-1s-1;而RuVI(tmc)(O)22+反应中依次为(1.51±0.02)±102M-1s-1和(3.66±0.15)±10-1M-1s-1。RuVI(N2O2)(O)22+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fAcrH2/kfAcrD2和ksAcrH2/ksAcrD2分别是11.5±0.6和1.2±0.2;RuVI(tmc)(O)22+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为kfAcrH2/kfAcrD2 = 5.8±0.4和ksAcrH2/ksAcrD2 = 1.2±0.2。对于BNAH, RuVI(N2O2)(O)22+氧化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fBNAH和ksBNAH为(2.89±0.04)±105M-1s-1和(2.59±0.05)±104M-1s-1;RuVI(tmc)(O)22+则为(1.41±0.05)±105M-1s-1和(1.52±0.04)±104M-1s-1。第一步反应中,RuVI(N2O2)(O)22+和RuVI(tmc)(O)22+氧化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分别为4.0±0.4和3.7±0.2;第二步反应中没有发现此效应。对于AcrH2,两种氧化体系中都发现主要产物是AcrH+, [RuVI(N2O2)(O)2]2+反应中还发现了痕量的AcrO。并且1mol的RuVI氧化产生1mol的AcrH+。而在氧化BHAH的研究中发现BNA+是唯一的产物。对trans-[RuVI(N2O2)(O)2]2+氧化AcrH2和BNAH的第一步反应速率的对数值和AcrH2, BNAH及其他芳香族烷烃C-H键的解离能作图,得到了完美的线性相关性。这点强有力的说明此步反应是按氢原子转移机理进行的。第二部分,对路易斯酸(BF3·CH3CN, Sc(CF3SO3)3, Zn(CF3SO3)2, Ca(CF3SO3)2和Ba(CF3SO3)2)催化、高锰酸钾氧化醇类的动力学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乙腈溶剂中,这几种路易斯酸的加入使高锰酸钾氧化甲醇的反应速率提高了3-7个数量级。在对BF3·CH3CN催化反应的研究中,光谱和动力学结果表明BF3·CH3CN首先与KMnO4形成了一个加合物[BF3·MnO4]-,这个加合物大大加速了对甲醇的氧化。其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obs,与BF3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并且随着甲醇的浓度而增大,当甲醇浓度很高时,kobs即达到了饱和,对1/kobs和1/[CH3OH]作图得到线性关系。总结得到速率方程:在298 K时,KCH3OH和kKBF3分别为(7.06±0.31)×102M-1和(2.67±0.07)×102M-1s-1。其他路易斯酸的催化反应得到反应速率方程Rate = k2[MnO4][CH3OH],增加甲醇的浓度没有发现kobs的饱和现象,kobs均与甲醇的浓度呈正比。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甲醇非常缓慢,且产生二氧化锰的棕色沉淀。但是,当加入少量的BF3·CH3CN,碘量滴定法和环己醇及苯甲醇的产率分析均表明:MnO2进一步被氧化为Mn2+。环丁酮是氧化环丁醇后唯一的产物,说明此反应是按两电子氢负离子抽离机理进行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路易斯酸催化、高锰酸钾氧化醇类的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MnO4]-、[BF3·MnO4]-和[2BF3·MnO4]-三种体系氧化甲醇和1-苯基乙醇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其势垒高度是[MnO4]- >> [BF3·MnO4]- > [2BF3·MnO4]。其中[BF3·MnO4]-和[2BF3·MnO4]-加合物的势垒要远远低于[MnO4]-,更加说明BF3加合极大促进了其对甲醇的氧化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化学动力学概述
  • 1.1.2 化学动力学研究现状
  • 1.1.3 催化科学的发展
  • 1.1.4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 1.2 氧化还原反应
  • 1.2.1 内配位界传递机理(Inner-sphere 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
  • 1.2.2 外配位界传递机理(Outer-sphere 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
  • 1.2.3 内配位界传递机理与外配位界传递机理的区别
  • 1.3 氧原子转移反应
  • 1.3.1 氧原子转移反应概述
  • 1.3.2 氧络金属功能团
  • 1.3.3 氧原子转移反应实例
  • 1.4 氢原子转移反应
  • 1.4.1 氢原子转移反应概述
  • 1.4.2 氢转移反应机理
  • 1.4.3 Marcus 理论在氢原子转移反应中的应用
  • 1.5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 1.5.1 主级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 1.5.2 次级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 1.5.3 溶剂同位素效应
  • 1.6 含大环配位体的二氧化钌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 1.6.1 钌配合物的概述
  • 1.6.2 钌配合物氧化动力学及机理
  • 1.7 高锰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
  • 1.7.1 高锰酸钾的概述
  • 1.7.2 高锰酸钾氧化动力学及机理
  • 1.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大环钌配合物氧化NADH 类似物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 2.1.1 研究意义
  • 2.1.2 研究内容
  • 2.2 路易斯酸催化、高锰酸钾氧化醇类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 2.2.1 研究意义
  • 2.2.2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大环二氧化钌配合物氧化(NADH)类似物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1.1 NADH 的研究意义
  • 3.1.2 NADH 氢转移机理的研究进展
  • VI(tmc)(O)2](PF6)2'>3.1.3 大环二氧化钌配合物trans-[RuVI(tmc)(O)2](PF6)2
  • VI(N202)(O)2] (C1042'>3.1.4 大环二氧化钌配合物trans-[RuVI(N202)(O)2] (C1042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VI(tmc)(O)2](PF6)2'>3.3.1 [RuVI(tmc)(O)2](PF6)2
  • VI(N202)(O)2] (C1042'>3.3.2 [RuVI(N202)(O)2] (C1042
  • 3.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路易斯酸催化高锰酸钾氧化醇类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1.1 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烷烃
  • 4.1.2 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醇类
  • 4.1.3 高锰酸钾氧化醇类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仪器
  • 4.2.2 动力学测定
  • 4.2.3 锰氧化态的测定
  • 4.2.4 产物分析
  • 4.2.5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 4.2.6 活化参数的测定
  • 4.2.7 取代基效应的测定
  • 4.2.8 理论模拟
  • 4.3 结果和讨论
  • 4/BF3 催化氧化醇类'>4.3.1 KMn04/BF3催化氧化醇类
  • 4/Sc3+催化氧化醇类'>4.3.2 KMn04/Sc3+催化氧化醇类
  • 4/其他Lewis acid 催化氧化醇类'>4.3.3 KMn04/其他Lewis acid 催化氧化醇类
  • 4.3.4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金属钌、锰配合物氧化有机化合物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