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湖南省平江县妇幼保健院湖南岳阳414500

【摘要】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试验组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治疗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并缩短其症状改善时间,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

细菌感染性腹泻是指因各种细菌感染而导致的腹泻,属于儿科常见疾病,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发病率相对较高[1]。儿童抵抗力较小,对各种病原菌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在感染相关病原菌后很容易导致其出现腹泻的情况[2]。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发病后,患儿的营养吸收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本研究对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8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试验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6岁,平均(3.22±0.82)d,病程1~5d,平均(3.13±0.64)d。试验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2~5岁,平均(3.19±0.78)d,病程2~5d,平均(3.09±0.59)d。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其中患儿高热时给予其退热治疗,脱水患儿实施补液治疗,并对患儿的酸碱失衡进行纠正,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大便常规和血常规指标进行严密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合理调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主要是让患儿按照50~60㎎/㎏·d的标准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主要是按照20~80㎎/㎏·d的标准使用头孢曲松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连续,并统计两组治疗指标。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1周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大便次数和性质基本恢复正常,大便细菌培养转阴为显效;治疗1周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次数减少且性状有所改善,大便细菌培养转阴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治疗指标统计主要是对患儿腹泻消失、发热改善和大便转阴的时间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

对表1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表1两组疗效(例/%)

3.讨论

细菌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多病原和多因素疾病,患儿发病后大便次数明显增加且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和呕吐症状,并且会导致患儿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情况,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而腹泻会导致其营养吸收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患儿发病后身体发育容易受到阻碍,影响其正常成长。临床上对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治疗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其中首先对患儿的发热、腹泻和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情况进行改善,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其相应的药物治疗,以此让其病情得到改善[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临床上用于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常见药物,其含有的阿莫西林具有较好的抗敏感性维生素的作用,能通过对细胞壁粘多肽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让微生物的繁殖被阻断,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克拉维酸钾具有青霉素类似的β-内酰胺结构,能有效阻断β-内酰胺酶的活性部位,让大部分细菌产生的这些酶失活,两种药物同时作用可对多种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一般能让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病情得到改善[4]。但根据临床实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让患儿的病情改善。头孢曲松钠是是一种头孢类抗菌药,其作用与头孢噻肟钠作用相似,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其中头孢噻肟钠属于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其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对格兰仕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及较广的抗菌谱[5]。相关研究表明,将头孢曲松钠应用于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治疗中时,通常能起到较好的杀菌作用,让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本研究对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儿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睿,魏晓岗,张颖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D64和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腹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02):240-242.

[2]赵敏,马秀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4):160-161.

[3]吴蕾.240例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学检测与临床用药效果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04):32-34.

[4]裴宏亮.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54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08):165.

[5]冯新民.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56.

标签:;  ;  ;  

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