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头鲈和斜带鱼在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研究

座头鲈和斜带鱼在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研究

一、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驼背鲈和斜带石斑鱼生长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通[1](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斑鱼(Epinephelus),因其肉质鲜、嫩、爽口,并且富含各营养元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北方也有养殖。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对石斑鱼需求的扩增,石斑鱼养殖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在石斑鱼养殖中也引发相关问题,如石斑鱼种质退化、易感病、畸形率高等。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来维持。杂交育种作为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生物种质遗传资源退化的有效手段,在石斑鱼养殖中广泛应用。对于众多的杂交子代,对其表型以及遗传性状的研究尤为重要。1、云龙石斑鱼生长、畸形性状测定及转录组测序分析云龙石斑鱼是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石斑鱼新品种。云龙石斑鱼兼具父母双方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相比,云龙石斑鱼表现出显着的生长优势,已通过国家新品种审核。本文利用雄性鞍带石斑鱼与雌性云纹石斑鱼建立了28个云龙石斑鱼杂交家系,另外建立3个云纹石斑鱼纯系。云龙石斑鱼家系的受精率平均值是55.5%±26.7%,畸形率平均值是8.3%±0.9%。在45-245日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分别为W=0.0392L2.8912(R2=0.9869),W=0.0255L3.0216(R2=0.9908),在此生长过程云龙石斑鱼呈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是等速生长型。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的体重与体长平均值分别为(316.7±57.3)g、(22.5±1.7)cm,云纹石斑鱼的为(123.2±30.2)g,(16.8±1.3)cm,云龙石斑鱼体重和体长分别是云纹石斑鱼的2.6倍,的1.3倍。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为期12个月的对比养殖,体重是珍珠龙胆的1.3倍,全长为1.2倍。云龙石斑鱼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石斑鱼育种中普遍存在畸形鱼的现象,给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培育的云龙石斑鱼家系中,平均畸形率为8.3%±0.9%,个别家系畸形率高达44.7%。目前,对石斑鱼畸形的发生研究缺少,因此我们借助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对高畸形率家系的正常鱼与畸形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进行测序。在18个RNA-seq文库中,共获得10.5亿条高质量的reads。共组装了87,888个基因,注释到36,268个基因,长度在201-28,922 bp。我们对正常鱼和畸形鱼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分别在脑、垂体、脊椎骨中获得398、136和2,3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06个上调基因,2,169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DNA结合、激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反应、神经性配体受体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作用、雌激素信号和矿物质吸收通路参与到脊椎骨畸形的发生中。进一步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与畸形性状相关的三个模块,筛选到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E3泛素-蛋白连接酶RNF19A。在blue模块中,发现有多数基因与小白蛋白(OCM)、血小板糖蛋白Ibα链(GPIB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联,这三个基因均与脊椎骨发育密切相关。另外通过q PCR验证表明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是高质量的,满足生物信息学分析要求。2、杂交石斑鱼线粒体结构及进化分析石斑鱼种类丰富多样,线粒体DNA有其特有的特点,是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标记。本文对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子代的线粒体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线粒体DNA长度为16,695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22个转运RNA(t RNA)、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control)。基因的组成与顺序与其它脊椎动物一致。在这13个PCGs中,有12个分布在重链,ND6编码在轻链。杂交子代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在碱基使用上具有较高的AT,AT为正值,GC为负值。起始密码子除了COX和ND4的为GTG,ATP6的为CTG,其余皆为AT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类型,包括T(ND2,COXII,ND3,ND4和Cytb)、TA(COXIII),TAA(其余PCGs)。所有t RNA中除了t RNASer(AGN)由于缺少经典的环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式。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子代与云纹石斑鱼关系最近,显示杂交子代的线粒体遵循母本遗传特征,结果对于鉴定物种、系统进化和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在石斑鱼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杂交组合的可行性、杂交子代的遗传特性进行评估。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是一个新的杂交组合,从生长发育、染色体分析、线粒体分析和微卫星分析四个方面展开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研究。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在水温20.3-24.7℃,盐度30的条件下,历时40 h 55 min孵化出膜,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赤点石斑鱼为41 h 18 min。胚后变态发育阶段分为前期仔鱼(1-3 d)、后期仔鱼(4-31 d)、稚鱼期(32-57 d)、幼鱼期(58 d-)四个时期。至一龄时,杂交子代的体重达到(176.6±28.7)g,全长达(22.4±1.1)cm,赤点石斑鱼的体重达(81.4±15.0)g,全长达(17.5±1.0)cm,杂交子代体重是赤点石斑鱼的2.17倍,全长的1.28倍。与赤点石斑鱼相比,杂交子代的体表附有黑色斑块,条带不明显,体型与赤点石斑鱼相似。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法,对四月龄的赤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进制备染色体制片。使用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2%,核型公式是2n=3sm+3st+42t。赤点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0%,核型公式是2n=4sm+6st+38t,蓝身大斑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为2n=2sm+46t,说明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父母本各一套染色体。杂交子代的线粒体DNA长度为16,928 bp,包含包括13个PCGs、2个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对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杂交后代系统进化分析说明线粒体DNA在遗传中遵循母本遗传。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杂交子代进行遗传性状分析。对于这24对微卫星位点,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4297,shannon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531,其中有20个位点为高度多态性,平均值为1.479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E.AT的群内近交系数、总群体近交系数和群体间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平均为0.0713、0.3097、0.2566、0.7242。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的是赤点石斑鱼(3.5883),然后是杂交子(3.3288)和蓝身大斑石斑鱼(1.9306)。平均观测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447)、赤点石斑鱼(0.5089)、蓝身大斑石斑鱼(0.3097)。平均期望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569)、赤点石斑鱼(0.56035)、蓝身大斑石斑鱼(0.3479),3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3042-0.5898,最高的是杂交子代,表明杂交子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与母本赤点石斑鱼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

李子奇[2](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性腺发育及相关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石斑鱼是世界性的名贵海产鱼类,也是我国海水捕捞和养殖的重要鱼类,养殖产量位居海水鱼类前列,在产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作用。近年来,石斑鱼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直接导致苗种需求量的急剧增大。但是石斑鱼人工育种技术难度大、苗种成活率低、大规模的生产还可能会导致种质资源的退化,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在石斑鱼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杂交育种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杂交育种,选育一些苗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品种便可以解决这一科学问题。云龙石斑鱼是近年来通过杂交获得的新品种,其结合了双亲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目前,该新品种已在沿海多个省份进行规模化养殖,部分苗种还出口国外,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本课题围绕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的正交F1代云龙石斑鱼展开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杂交后代生长特性以鞍带石斑鱼为母本,云纹石斑鱼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了种间反交实验,并对反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并与亲本及正交子代的表型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反交F1代可正常发育至幼鱼阶段,其体色具有4种表现型。通过对亲本及正交子代的生长对比,正反交F1的发育速率均介于亲本之间,均快于云纹石斑鱼,慢于鞍带石斑鱼,反交F1生长速率慢于正交F1。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优势性状形成及遗传解析提供了一定数据基础。(2)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倍性及性腺发育分析石斑鱼为雌雄同体,但是其杂交后代云龙石斑鱼至今已超过5龄,仍未见有性成熟的迹象。为了探明云龙石斑鱼发育至5龄但仍未达到性成熟不产卵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一方面提出或因自然杂交产生三倍体致不育的假设,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的方法来验证云龙石斑鱼是否为三倍体。另一方面通过普通组织学切片来观察不同年龄的云龙石斑鱼性腺发育程度。结果显示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组175尾云龙石斑鱼的荧光值为101.3±8.01;对照组6尾云纹石斑鱼的荧光值为104.2±9.77,二者比值为1.02,结果显示这175尾云龙石斑鱼中并未发现多倍体的出现,均是常规的二倍体。同时观察了不同年龄的云龙石斑鱼的性腺切片,从原始性腺形成初期至5龄,发现原始性腺发育速度与云纹石斑鱼相近,3-5龄的云龙石斑鱼卵巢发育停留在Ⅲ期末至Ⅳ期初期的时间较长,同比5龄的云纹石斑鱼已产卵,经历了Ⅴ期卵巢后已出现皱缩,卵母细胞也退化至4时相,云龙石斑鱼性腺发育显着慢于其纯合母本云纹石斑鱼。研究结果为今后的杂交石斑鱼多倍体检测及多倍体育种奠定了基础检测方法,对杂交云龙石斑鱼的性腺发育做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材料。(3)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垂体转录组对比分析本研究为分析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在生长发育和生殖发育方面相关的分子机制,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二者的垂体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7736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垂体组织样本(EM-VS-EML)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412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5324个。然后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分析,筛选了与二者生长和生殖发育相关的通路,结果显示与生长相关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的差异基因富集程度较高,其受到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催乳素(prolactin,PRL)的共同调控。其中云龙石斑鱼垂体中GH和PRL基因的表达较云纹石斑鱼均有显着性上调。初步推测这种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过程与其在生长方面的杂种优势有关。在生殖相关通路的筛选中二者差异主要集中在催产素信号通路,云龙石斑鱼的催产素受体OTR、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PLC)、蛋白激酶C(PKC)和肽链延伸因子2(EEF2)相关的基因均有显着性下调,初步推测催产素-催产素受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能是造成云龙石斑鱼性腺发育缓慢的主要原因,但还需要进一步实验加以论证。该研究对云龙石斑鱼的生长优势及生殖劣势做了分子层面的研究,为今后分子育种及生殖调控等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邝杰华,陈刚,马骞,黄建盛,张健东,施钢,王忠良,汤保贵[3](2021)在《军曹鱼的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观察》文中认为为了探明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本实验通过连续显微观察,记录分析其胚胎及仔稚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特点。结果显示,军曹鱼受精卵呈圆球形,为浮性卵,卵径(1.245±0.065) mm,油球1个,油球直径(0.325±0.027) mm。在水温(27.0±0.5)℃、盐度29、pH值8.3的条件下,军曹鱼卵从受精至孵化出膜约需26 h 30 min,经历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出膜7个阶段,共24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3.254±0.096) mm,仔鱼在孵化后第3天开口摄食,眼囊变黑,卵黄囊被消耗约80%,第5天卵黄囊消失,第7天油球耗尽,转化为外源性营养。孵化后第14天全长(19.933±1.118) mm,各鳍鳍条形成,进入稚鱼期;22日龄稚鱼全长(41.140±3.779) mm,尾柄部开始出现鳞片,46日龄的后期稚鱼全长达(116.667±5.916) mm,体表完全覆盖鳞片,除尾鳍形状外,体形与成鱼相似。

穆伟[4](2020)在《驼背鲈幼鱼最适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驼背鲈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饲料中不同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肠道形态学、脂质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进一步确定驼背鲈幼鱼对饲料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最适需求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驼背鲈幼鱼最适精氨酸需求量研究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60%、1.20%、1.80%、2.40%、3.00%、3.60%精氨酸制成七组等能(14.23千焦/克干重)、等氮(50%,占饲料干重)、等脂(10%,占饲料干重)饲料,各组饲料精氨酸水平实测值分别为占饲料干重的1.74%、2.42%、3.14%、3.58%、4.06%、4.54%、5.21%。选择初均重6.55±0.1g实验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三个平行,每缸12尾鱼在室内循环海水系统中进行了8周的喂养实验。喂养实验取样结束后,剩余实验鱼再正常投喂两天,而后进行12小时铜胁迫实验,探讨精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抗氧化和免疫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实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驼背鲈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和蛋白质增长值(PPV)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3.58%处达到峰值。饲料系数(FCR)和每日饲料摄入量(DFI)呈现相反趋势。摄食1.74%精氨酸饲料实验鱼肝体比(HSI)最高,摄食3.58%精氨酸饲料实验鱼前肠和中肠绒毛高度(h V)、绒毛宽度(w V)、肠上皮细胞高度(h E)和微绒毛高度(h MV)均高于其它组(P<0.05)。3.14%和3.58%组实验鱼下丘脑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受体(GHR),肝脏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多肽1(S6K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铜胁迫后,摄食3.58%精氨酸饲料实验鱼的存活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Ig M浓度最高(P<0.05)。摄食3.14%精氨酸饲料实验鱼肝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m RNA水平最高(P<0.05)。用WGR为评价指标进行二项式回归分析,得出满足驼背鲈最大生长的最适精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重的3.39%,相当于饲料蛋白的6.78%。2.驼背鲈幼鱼最适赖氨酸需求量研究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1.09%、2.18%、3.27%、4.36%、5.45%、6.55%赖氨酸硫酸盐制成七组等能(14.23千焦/克干重)、等氮(50%,占饲料干重)、等脂(10%,占饲料干重)饲料,赖氨酸水平实测值为占饲料干重的1.91%、2.35%、2.92%、3.38%、3.84%、4.35%、4.76%。选择初均重6.8±0.1g的实验鱼随机分为七组,每组三个平行,每缸11尾鱼,在室内循环海水系统中进行了10周的喂养实验,探讨赖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肠道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饲料赖氨酸水平对实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着影响(P<0.05)。摄食3.84%赖氨酸饲料实验鱼的WGR最高,而3.38%赖氨酸组实验鱼PPV最高,摄食3.38%和3.84%赖氨酸饲料实验鱼的PER高于其它组,FCR则低于其它组。摄食1.91%赖氨酸饲料实验鱼肝体比(HSI)最高(P<0.05),饲料中适宜的赖氨酸水平还能够提高前肠和中肠的肠道形态学指标,包括h V、w V、h E和h MV。摄食3.84%赖氨酸饲料实验鱼的GH、GHR、IGF-1、TOR和S6K1的m RNA水平最高(P<0.05)。用WGR为评价指标进行二项式回归分析,得出满足驼背鲈最大生长的最适赖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重的3.99%,相当于饲料蛋白的7.98%。3.驼背鲈幼鱼最适蛋氨酸需求量研究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20%、0.40%、0.60%、0.80%、1.00%、1.20%蛋氨酸制成七组等能(14.23千焦/克干重)、等氮(48.91%,占饲料干重)、等脂(10%,占饲料干重)饲料,胱氨酸水平恒定为占饲料干重0.14%(占饲料蛋白0.29%),饲料蛋氨酸水平实测值为占饲料干重的0.70、0.88、1.04、1.27、1.46、1.61和1.76%。选择初均重6.57±0.14g的实验鱼随机分为七组,每组三个平行,每缸14尾鱼,在室内循环海水系统中进行了8周的喂养实验,探讨蛋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脂肪代谢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饲料蛋氨酸水平对实验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着影响(P<0.05)。0.70%和0.88%蛋氨酸组实验鱼的WGR最低,PER和PPV的变化趋势与WGR相似,而DFI与FCR的变化趋势与WGR相反。0.70%蛋氨酸组实验鱼的HSI最高,肠体比(ISI)和肥满度(CF)最低(P<0.05)。0.70%和0.88%蛋氨酸组实验鱼全鱼、肌肉的蛋白和脂肪含量、前肠和中肠的h V、w V、h E和h MV均低于其它实验组(P<0.05)。摄食0.70%蛋氨酸饲料实验鱼的生长轴相关基因(GH、GHR和IGF-1),TOR通路相关基因(TOR和S6K1)以及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相对m RNA水平均低于其它实验组,而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以及脂肪β氧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以WGR为评价指标,在胱氨酸水平恒定为0.14%(占饲料蛋白0.29%)的情况下,根据折线模型分析求得驼背鲈幼鱼最适饲料蛋氨酸需求量为占1.07%(占饲料蛋白2.19%)。

张善发,董宏标,王茜,张家松[5](2021)在《温度对驼背鲈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温度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低温组(24℃±1℃)、常温组(28℃±1℃)和高温组(32℃±1℃),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21.38±1.27) g的驼背鲈幼鱼30尾,养殖试验共进行56 d,试验结束后分析其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驼背鲈幼鱼在水温为24~32℃时均能较好生长,水温28℃时其生长性能最佳,体质量增长率达(55.81±8.15)%,显着高于24、32℃组(P<0.05);驼背鲈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在24、28、32℃时耗氧率分别为(0.20±0.01)、(0.23±0.02)、(0.28±0.02)mg/(g·h),窒息点分别为(1.55±0.04)、(1.81±0.06)、(2.18±0.12) mg/L;温度系数(Q10)分析发现,试验鱼对高温区间(28~32℃)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高于低温区间(24~28℃);驼背鲈幼鱼的临界耐受温度随养殖温度升高而升高,24~32℃下的临界高温(θC,h)和临界低温(θC,l)分别为37.12~41.05℃和12.70~17.76℃,正常生长水温下驼背鲈对升温的敏感性弱于降温;32℃组幼鱼肝脏和鳃组织HSP70蛋白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背鲈幼鱼耗氧率、窒息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高温32℃对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适宜水温28℃时其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最佳。

何明旺[6](2019)在《乳酸乳球菌HNL12和裂壶藻对驼背鲈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益生菌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和对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乳酸菌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等益生菌具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宿主免疫力等作用,同时因其对环境无压力,遂逐渐成为抗生素的良好替代品之一。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因富含DHA等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弥补水产动物因DHA的匮乏而导致的生长乏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从野生驼背鲈(CromZleptes altivelis)肠道中分离得到一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并命名为HNL12,探究其体外部分益生特性,并分别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NL12以及不同浓度和比例的HNL12与裂壶藻联用对驼背鲈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HNL12对模拟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及自凝集效果分析:研究了乳酸乳球菌HNL12对不同pH人工模拟胃/肠液处理4h后的耐受性,结果表明,pH2.0组HNL12的数量有微弱下降,但与对照组(0h)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pH4.0组HNL12的数量基本不变,pH6.8组HNL12的数量与对照组(Oh)相比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着(p>0.05);pH8.0组HNL12的数量有微弱下降,但与对照组(0h)相比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HNL12对人工模拟胃/肠液有较好的耐受性。自凝集实验结果显示,HNL12自凝集率随着室温下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室温孵育1h时HNL12自凝集率为35.57%,而室温孵育10h时自凝集率上升到79.2%,表明HNL12有较好的粘附特性。(2)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A组,对照)、1×106CFU/g(B组)、1×108CFU/g(C组)和1 ×1010CFU/g(D组)的HNL12并连续投喂4周后,检测各组驼背鲈的体重、体长。结果表明,C组的体重及体长均显着性高于其他三组(p<0.05),C组和D组的增重率(PWG)、特定生长率(SGR)显着高于B组及对照组(p<0.05);各组实验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投喂1周后,C组和D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性增高(p<0.05);投喂2周后,3个实验组的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力、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3周后,C组的呼吸爆发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B组和C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D组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性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4周后,D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C组的溶菌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4周后,同时以哈维氏弧菌攻毒,结果显示:C组的相对保护率(RPS)最高,达到了 53.14%;其次是D组,相对保护率为50.20%;B组最低,相对保护率为30.98%。(3)以分别添加终浓度为1×108CFU/g HNL12(菌单用组)、1%裂壶藻粉(藻单用组)以及1×108CFU/g HNL12和1%裂壶藻粉(菌藻联用组)的饲料连续投喂驼背鲈4周后,裂壶藻或HNL12单用及联用的实验组的体重、体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菌藻联用组的体长与菌或藻单用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菌藻联用组的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菌或藻单用组(p<0.05)。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菌藻联用组的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RB)活性显着增加(p<0.05),在第三周时达到最大;投喂1周后,菌藻联用组的S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3周后,菌藻联用组的AKP活性均显着高于菌或藻单用组和对照组(p<0.05);投喂4周后,菌藻联用组的AKP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连续投喂4周后以哈氏弧菌攻毒检测的结果显示:菌藻联用组的相对保护率为68.63%,藻单用组的相对保护率为59.41%,菌单用组的相对保护率为56.08%。总之,乳酸乳球菌HNL12在体外对模拟人工胃肠液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较高的自凝集率;将其拌料投喂驼背鲈,发现其对驼背鲈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以及提高抗哈维氏弧菌的作用。裂壶藻与HNL12联用对促进驼背鲈生长、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等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裂壶藻或HNL12。表明乳酸乳球菌HNL12和裂壶藻作为驼背鲈的免疫增强剂具有良好研究与应用前景。

胡金城[7](2017)在《珍珠龙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总结了天津滨海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成功养殖技术,以期为珍珠龙胆石斑鱼在我国北方沿海的养殖推广提供参考。进行了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前两代循环水养殖车间基础上改良,设计了第三代封闭循环水处理工艺。本研究试验设计,利用六级水处理方式对养殖回水进行处理。第一级是采用弧形筛,去除颗粒较大的残饵和粪便;第二级是泡沫分离器,气泡吸附去除水中的多种溶解性有机物;第三级是生物净化,降解水中的NH4+、NO2-等;第四级处理是脱气池,分解CO2和H2S气体;第五级处理是采用液氧增氧,保证养殖系统高溶氧量;第六级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杀灭有害病菌,降低病害发生几率。养殖实验证明,平均体重为10 g的健康珍珠龙胆石斑苗种10000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经过240 d的精心管理和投喂,养殖成活率为96.89%,平均体重达到730.5 g,总产量达到7077.8 kg总产值达到43.88万元,净利润为10.07万元。

许蒙[8](2016)在《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类泛素化修饰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石斑鱼在我国南方省区广泛养殖,经济价值极高。近年来,随着石斑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种病害层出不穷,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抑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病毒病是危害石斑鱼健康养殖的常见病,主要病原包括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和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等。目前,石斑鱼与病毒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缺乏深入了解。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 like proteins,Sumo)在哺乳动物体内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且参与一些病毒性疾病的免疫调节过程,但该蛋白在鱼体内是否也与病毒感染有关还不明朗,相关研究有待开展。Sumo化修饰作为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方式,具有核质运输、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转录活性调控、参与DNA损伤修复等功能。该系统包含4个重要成员——sumo蛋白、激活酶E1、结合酶E2、连接酶E3。研究发现人体内含有四种sumo基因,即sumo1、sumo2、sumo3、sumo4,而本研究从斜带石斑中成功克隆到两个sumo基因,还有sumo唯一的结合酶E2-Ubc 9。本研究对斜带石斑鱼的sumo1、sumo2和结合酶Ubc9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sumo1的cDNA全长为749bp,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62bp和381bp,ORF区含306bp,编码101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大小为11.4KDa。Sumo2的cDNA全长为822bp,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39bp和492bp,ORF区含291bp,编码97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大小为10.9KDa。Ubc9的ORF区含477bp,编码159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大小为18.13KDa。取健康鱼体的肝脏、脾脏、肾脏、脑、心脏、肠道、皮肤、肌肉、鳍条、胃、鳃丝、头肾共十二个组织进行组织分布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基因在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其中sumo1和sumo2在肠道和鳃的表达量较高,而且sumo2的表达量较高;ubc 9在肠道和鳃的表达量较高。SGIV和poly:IC刺激鱼体后sumo1和sumo2的表达量均为先升高后降低。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umo1和pET-32a-sumo2后,进行了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随后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验证标明抗体具有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可作为标签用于筛选sumo靶蛋白。构建真核重组载体 pEGFP-N3-sumo1、pEGFP-N3-sumo2 和 pEGFP-N3-ubc9 后,转染石斑鱼脾脏细胞(GS cell)后观察其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前两者均为全细胞分布,ubc9为细胞核分布,用制备的抗体进行免疫荧光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构建pcDNA-3.1-flag-sumo1 和 pcDNA-3.1-flag-sumo2 重组质粒,转染 GS 和石斑鱼脑组织细胞(GB cell)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发现过表达sumo1和sumo2可以促进SGIV和NNV的复制,而sumo2的促进作用强于sumol。总之,本研究为sumo化修饰在石斑鱼免疫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宋振鑫,陈超,吴雷明,李炎璐,王鲁,翟介明[9](2014)在《七带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幼鱼在封闭循环水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文中研究指明观测研究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幼鱼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幼鱼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特性,用SPSS 17.0软件中的Curve Estimation对相关数据进行模型分析与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经过122 d的养殖,七带石斑鱼幼鱼平均体质量由(114.836±25.343)g增加到(213.861±38.604)g,相对增长率为0.707%,全长(TL)与养殖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TL=-0.006t3+1.622t+13.954,体质量(W)与体长(BL)的关系式为W=0.436BL2.055;云纹石斑鱼幼鱼平均体质量由(79.620±13.007)g增加到(238.086±46.307)g,相对增长率为1.631%,全长(TL)与养殖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TL=-0.013t2+2.008t+11.540,体质量(W)与体长(BL)的关系式为W=0.018BL3.083。两种幼鱼丰满度生长差异不显着(P>0.05),都保持在2.2-3.4之间。

杨明秋,刘金叶,王永波,郑飞,王国福,符书源[10](2014)在《不同养殖模式对驼背鲈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采用相同的饵料,分别在工厂化流水车间和池塘的网箱中放养全长(13.50±0.88)cm,体质量(31.78±7.73)g的驼背鲈各500尾,1年后,车间养殖的驼背鲈全长增至(25.71±1.65)cm,体质量为(260.05±45.99)g;池塘养殖的驼背鲈全长为(26.89±1.90)cm,体质量为(330.00±44.91)g。结果表明,驼背鲈在池塘网箱中的生长速度快于在工厂化流水车间网箱中的生长速度(P<0.05)。

二、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驼背鲈和斜带石斑鱼生长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驼背鲈和斜带石斑鱼生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杂交育种
        1.1.1 鱼类杂交育种的发展
        1.1.2 鱼类远缘杂交的障碍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
        1.1.4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
        1.1.5 石斑鱼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1.2 鱼类中的骨骼畸形
        1.2.1 骨骼畸形原因
        1.2.2 研究骨骼畸形的方法
        1.2.3 鱼类骨骼畸形机制研究
        1.2.4 石斑鱼中的畸形
    1.3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1.3.2 染色体显带技术
        1.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3.4 石斑鱼类染色体研究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
        1.4.1 线粒体DNA研究
        1.4.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应用
    1.5 转录组学
        1.5.1 测序技术发展
        1.5.2 石斑鱼转录组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云纹石斑鱼与云龙石斑鱼家系建立
        2.2.2 云纹石斑鱼和云龙石斑鱼苗种培育
        2.2.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及云龙石斑鱼家系间生长对比
        2.2.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2.5 生长性状和畸形率统计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受精率
        2.3.2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畸形率
        2.3.3 云龙石斑鱼家系间及父系半同胞家系间生长对比
        2.3.4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2.3.5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2.3.6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4 讨论
        2.4.1 云龙石斑鱼家系的生长差异
        2.4.2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2.4.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2.4.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云龙石斑鱼畸形性状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鱼的来源
        3.2.2 取样以及RNA提取
        3.2.3 cDNA文库构建以及illumina测序
        3.2.4 序列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3.2.5 差异基因分析
        3.2.6 样本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3.2.7 基因表达网构建
        3.2.8 模块-性状关系以及关键基因鉴定
        3.2.9 基因验证
    3.3 结果
        3.3.1 正常鱼与畸形鱼的外在表现
        3.3.2 云龙石斑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的转录组De novo组装与分析
        3.3.3 Unigenes的注释
        3.3.4 样本聚类以及差异基因鉴定
        3.3.5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3.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3.3.7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3.3.8 畸形相关模块的鉴定以及功能注释
        3.3.9 基因鉴定以及网络构建
        3.3.10 荧光定量验证实验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4.2.2 PCR扩增与测序
        4.2.3 线粒体DNA注释及分析
        4.2.4 系统发育树构建
    4.3 结果
        4.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4.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4.3.3 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4.3.4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间隔和重叠区域
        4.3.5 L链的复制起点和控制区
        4.3.6 线粒体的母性遗传
        4.3.7 系统发育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受精卵的获取与孵化
        5.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5.2.3 取样与观察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胚胎发育
        5.3.2 胚后发育
        5.3.3 E. AT与E. A生长性状比较
        5.3.4 E. AT与E. A第二背鳍棘与第一腹鳍棘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头肾-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
        6.2.3 线粒体DNA序列测定
    6.3 结果
        6.3.1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E. AT与E. A染色体数目及组成
        6.3.2 E.AT线粒体DNA分析
    6.4 讨论
        6.4.1 杂交子代E.AT染色体组成
        6.4.2 杂交子代E.AT线粒体
    6.5 小结
第七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与父母本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7.2.3 SSR引物
        7.2.4 PCR扩增和自动荧光检测
        7.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 结果
        7.3.1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7.3.2 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
        7.3.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7.3.4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7.3.5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
    7.4 讨论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资助项目
致谢

(2)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性腺发育及相关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杂交研究进展
        1.1.1 鱼类远缘杂交概述
        1.1.2 石斑鱼杂交概述
    1.2 鱼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1.2.1 原始性腺的形成和分化
        1.2.2 硬骨鱼类性腺的性腺发育
        1.2.3 硬骨鱼类性腺分化的类型
        1.2.4 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
    1.3 转录组研究进展
        1.3.1 鱼类环境因子相关转录组研究概述
        1.3.2 鱼类致病机理及免疫相关转录组综述
        1.3.3 其他鱼类转录组概述
第2章 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杂交后代生长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仔、稚、幼鱼培育条件
        1.3 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胚胎发育
        2.2 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特征
        2.3 仔、稚、幼鱼的全长生长
        2.4 鳍棘生长变化
    3 讨论
        3.1 正反交子代与亲本发育时间及所需温度
        3.2 正反交子代及亲本发育的比较
        3.3 杂交后代的遗传基础分析
第3章 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倍性及性腺发育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1.3 DNA含量检测
        1.4 性腺切片的制作
    2 实验结果
        2.1 云龙石斑鱼DNA含量的检测
        2.3 云龙石斑鱼及云纹石斑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2.4 云龙石斑鱼生长情况及肝体指数、性体指数
    3 讨论
        3.1 石斑鱼杂交及倍性
        3.2 石斑鱼的生长及性腺发育
第4章 云纹石斑鱼、云龙石斑鱼垂体转录组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总RNA的提取及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1.2.1 Trizol法提取总RNA
        1.2.2 RNA质检
        1.2.3 转录组文库构建
        1.3 数据质控
        1.4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1.5 样本关系分析
        1.6 差异表达基因GO与KEGG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序质控分析
        2.2 转录组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情况分析
        2.3 样本间关系情况分析
        2.4 组间差异分析
        2.4.1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2.4.2 差异基因KEGG分析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资助项目
致谢

(4)驼背鲈幼鱼最适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鱼类精氨酸营养研究概况
        1.1.1 精氨酸营养生理功能
        1.1.2 精氨酸需求量
        1.1.3 精氨酸的缺乏和过量反应
    1.2 鱼类赖氨酸营养研究概况
        1.2.1 赖氨酸营养生理功能
        1.2.2 赖氨酸需求量
        1.2.3 赖氨酸的缺乏和过量反应
    1.3 鱼类蛋氨酸营养研究概况
        1.3.1 蛋氨酸营养生理功能
        1.3.2 蛋氨酸需求量
        1.3.3 蛋氨酸的缺乏和过量反应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驼背鲈幼鱼最适精氨酸需求量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设计及饲料配方
        2.2.2 实验鱼与饲养管理
        2.2.3 铜胁迫实验
        2.2.4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5 组织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2.2.6 生长性能等指标的计算
        2.2.7 总RNA提取和反转录
        2.2.8 肝脏IGF-1、TOR和S6K1 基因,下丘脑GHR基因和头肾Nrf2、Keap1和HSP70 基因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2.2.9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
        2.3.2 全鱼组成和体形态学
        2.3.3 肠道形态学
        2.3.4 GH-IGF轴相关基因和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2.3.5 存活率和抗氧化相关指标
        2.3.6 头肾HSP70 基因表达及血清Ig M浓度
    2.4 讨论
        2.4.1 驼背鲈幼鱼精氨酸需求量与其它鱼类比较
        2.4.2 饲料精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2.4.3 饲料精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体组成及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4.4 饲料精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驼背鲈幼鱼最适赖氨酸需求量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设计及饲料配方
        3.2.2 实验鱼与饲养管理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4 组织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3.2.5 生长性能指标的计算
        3.2.6 总RNA提取和反转录
        3.2.7 肝脏IGF-1、TOR和 S6K1 基因,下丘脑GH和 GHR基因实时定量PCR分析
        3.2.8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生长和饲料利用
        3.3.2 全鱼组成和体形态学
        3.3.3 生长及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3.3.4 肠道形态学
    3.4 讨论
        3.4.1 驼背鲈幼鱼赖氨酸需求量与各种饲料原料赖氨酸含量
        3.4.2 饲料赖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3 饲料赖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体形态学和肠道形态学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驼背鲈幼鱼最适蛋氨酸需求量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设计及饲料配方
        4.2.2 实验鱼与饲养管理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4 组织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4.2.5 生长性能指标的计算
        4.2.6 总RNA提取和反转录
        4.2.7 肝脏蛋白合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大脑生长轴相关基因实时定量PCR分析
        4.2.8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生长和饲料利用
        4.3.2 体形态学及全鱼和肌肉组成
        4.3.3 脑和肝脏生长及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4.3.4 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4.3.5 肠道形态学
    4.4 讨论
        4.4.1 驼背鲈幼鱼蛋氨酸需求量和其它鱼类的比较
        4.4.2 饲料蛋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3 饲料蛋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全鱼和肌肉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4 饲料蛋氨酸水平对驼背鲈幼鱼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温度对驼背鲈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1.2.2 生长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1.2.3 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与计算
        1)耗氧率测定试验。
        2)窒息点测定试验。
        3)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Q10)。
        1.2.4 不同温度下临界温度(θC)值的测定
        1.2.5 鱼体肝脏和鳃组织HSP70蛋白表达量的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温度组驼背鲈幼鱼的生长与存活情况
    2.2 各温度组驼背鲈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
    2.3 各温度组驼背鲈幼鱼的热耐受性能
    2.4 各温度组驼背鲈幼鱼肝脏和鳃组织HSP70蛋白的表达量
3 讨论
    3.1 温度对驼背鲈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3.2 温度对驼背鲈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3.3 温度对驼背鲈幼鱼临界耐受温度的影响
    3.4 不同温度下驼背鲈幼鱼HSP70蛋白表达与生长的相关性

(6)乳酸乳球菌HNL12和裂壶藻对驼背鲈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驼背鲈
        1.1 驼背鲈的分类、分布与形态特征
        1.2 驼背鲈的研究现状
    2 乳酸菌
        2.1 乳酸菌简介
        2.2 乳酸菌的主要益生功能
        2.2.1 提高免疫力
        2.2.2 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组成
        2.2.3 分泌抑菌物质,拮抗致病菌
        2.2.4 促进宿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2.2.5 竞争粘附位点及营养物质
        2.2.6 调节水质
        2.3 乳酸菌在水产上的应用
        2.4 乳酸乳球菌
    3 裂壶藻
        3.1 裂壶藻的分类、主要成分及营养价值
        3.2 裂壶藻粉在水产上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乳酸乳球菌HNL12的益生特性及其对驼背鲈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及其配置
        1.1.3 实验用鱼及菌株
        1.1.4 检测试剂盒
        1.2 实验方法
        1.2.1 菌株培养
        1.2.2 饲料的制作
        1.2.3 实验分组及管理
        1.2.4 益生特性的评价
        1.2.5 不同浓度的HNL12对驼背鲈生长、先天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1.2.6 攻毒实验
        1.2.7 数据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HNL12对模拟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及自凝集效果分析
        2.1.1 HNL12对模拟人工胃/肠液耐受性
        2.1.2 HNL12的自凝集效果
        2.2 不同浓度HNL12对驼背鲈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2.2.1 HNL12对生长的影响
        2.2.2 HNL12对驼背鲈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2.3 HNL12对驼背鲈抗病力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裂壶藻和HNL12单用及联用对驼背鲈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及其配置
        1.1.3 实验用鱼及菌株
        1.1.4 检测试剂盒
        1.2 方法
        1.2.1 菌株的培养
        1.2.2 饲料的制作
        1.2.3 实验分组及管理
        1.2.4 生长指标的测定
        1.2.5 样品的采集及血清的制备
        1.2.6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
        1.2.7 攻毒实验
        1.2.8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生长指标
        2.2 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检测
        2.3 血清免疫学指标
        2.4 抗病力检测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致谢

(7)珍珠龙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研究现状
        1.1 循环水养殖模式国内外发展概况
        1.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
        1.2.1 生物过滤
        1.2.2 物理过滤
        1.2.3 杀菌、消毒设备
        1.2.4 增氧设备
        1.3 我国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
    2.石斑鱼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现状
        2.1 石斑鱼生物学特性
        2.2 石斑鱼养殖模式
        2.2.1 石斑鱼池塘养殖模式现状
        2.2.2 石斑鱼网箱养殖模式现状
        2.2.3 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
第二章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
    1.1 设计背景
    1.2 循环水系统设计
        1.2.1 养殖池
        1.2.2 弧形筛
        1.2.3 蛋白分离器
        1.2.4 生物滤池
        1.2.5 脱气池
        1.2.6 增氧池(溶氧槽)
        1.2.7 紫外消毒器
第三章 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实际应用
    1.1 材料和方法
        1.1.1 试验准备
        1.1.2 苗种挑选引进
        1.1.3 养成日常管理
        1.1.4 系统日常保养
    1.2 结果与讨论
        1.2.1 养殖过程中水质参数变化
        1.2.2 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1.2.3 品质控制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类泛素化修饰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斜带石斑鱼的生物学性状及养殖现状
    1.2 石斑鱼典型病毒病的的相关研究
        1.2.1 虹彩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1.2.2 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的生物学特点
        1.2.3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流行情况
        1.2.4 神经坏死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1.3 类泛素化修饰(SUMOYLATION)系统的研究进展
    1.4 病毒感染与宿主SUMO化修饰的相互作用
    1.5 RACE技术在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石斑鱼SUMO1、SUMO2和UBC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
    引言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鱼类细胞系
        2.1.3 原核载体、真核载体和受体菌株
        2.1.4 病毒毒株
    2.2 实验试剂
        2.2.1 试剂盒
        2.2.2 限制性内切酶及其他工具酶
        2.2.3 LB培养基、细胞培养基的配制
        2.2.4 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和G418等抗生素溶液的配制
        2.2.5 常用溶液的配制
        2.2.6 本文所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网站
    2.3 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石斑鱼组织总RNA的提取(试剂盒方法)
        2.4.2 引物设计
        2.4.3 cDNA模板第一链的合成
        2.4.4 用RACE技术扩增cDNA序列及PCR反应程序
        2.4.5 目的片段切胶回收
        2.4.6 双酶切目的片段与载体质粒
        2.4.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氯化钙制备法)
        2.4.8 TA克隆与转化
        2.4.9 菌液PCR鉴定阳性克隆
        2.4.10 抽提重组质粒(Takara去内毒素质粒提取试剂盒方法)
        2.4.11 荧光定量试剂盒(SYBR qPCR Mix)的使用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总RNA提取
        2.5.2 Sumo1、Sumo 2和Ubc9的序列分析
        2.5.3 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
        2.5.4 目的蛋白三维结构预测
        2.5.5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2.5.6 组织分布
        2.5.7 Sumo1和sumo2表达时序分析
    2.6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石斑鱼SUMO相关基因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和细胞定位分析
    3.1 主要材料和试剂
        3.1.1 细胞有关试剂
        3.1.2 蛋白表达诱导剂
        3.1.3 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DE3)
        3.1.4 亲和层析柱——镍柱
        3.1.5 蛋白纯化和超滤
        3.1.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3.1.7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相关溶液的配制
        3.1.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溶液的配制
    3.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32a-sumo1和32a-sumo2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3.3.2 融合蛋白的纯化与超滤
        3.3.3 蛋白质SDS-PAGE电泳
        3.3.4 Western bolt检测融合蛋白
        3.3.5 蛋白浓度的测定
        3.3.6 弗氏佐剂与抗原的乳化
        3.3.7 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
        3.3.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效价
        3.3.9 免疫荧光
        3.3.10 日常细胞的培养
        3.3.11 细胞瞬时转染
        3.3.12 固定和染核后进行亚细胞定位: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蛋白表达与纯化后电泳
        3.4.2 His tag单克隆抗体检测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
        3.4.3 蛋白浓度的测定
        3.4.4 Western blot检测抗血清
        3.4.5 ELISA测定抗体效价
        3.4.6 免疫荧光
        3.4.7 亚细胞定位结果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石斑鱼SUMO1和SUMO2蛋白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引言
    4.1 仪器与设备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稳转细胞系的筛选(G418)
        4.2.2 细胞计数步骤
        4.2.3 病毒感染与收样
        4.2.4 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稳转细胞系的验证
        4.3.2 qPCR检测石斑鱼Sumo1和sumo2对SGIV和RGNNV病毒的影响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9)七带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幼鱼在封闭循环水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石斑鱼幼鱼的体质量生长
    2.2 幼鱼全长与养殖时间的关系
    2.3 体长生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3 讨论

(10)不同养殖模式对驼背鲈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系统结构
    1.2 苗种来源
    1.3 饲养管理
    1.4 生长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养殖模式对养殖系统温度变化的影响
    2.2 不同养殖模式对驼背鲈全长、体质量变化的影响
    2.3 养殖水温度与驼背鲈生长的关系
3 讨论

四、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驼背鲈和斜带石斑鱼生长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D]. 李振通.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性腺发育及相关遗传分析[D]. 李子奇.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3]军曹鱼的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观察[J]. 邝杰华,陈刚,马骞,黄建盛,张健东,施钢,王忠良,汤保贵. 水产学报, 2021(11)
  • [4]驼背鲈幼鱼最适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研究[D]. 穆伟. 海南大学, 2020
  • [5]温度对驼背鲈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J]. 张善发,董宏标,王茜,张家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01)
  • [6]乳酸乳球菌HNL12和裂壶藻对驼背鲈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研究[D]. 何明旺. 海南大学, 2019(06)
  • [7]珍珠龙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D]. 胡金城. 天津农学院, 2017(07)
  • [8]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类泛素化修饰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特征分析[D]. 许蒙. 海南大学, 2016(01)
  • [9]七带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幼鱼在封闭循环水条件下的生长特性[J]. 宋振鑫,陈超,吴雷明,李炎璐,王鲁,翟介明. 渔业科学进展, 2014(05)
  • [10]不同养殖模式对驼背鲈生长的影响[J]. 杨明秋,刘金叶,王永波,郑飞,王国福,符书源. 热带生物学报, 2014(02)

标签:;  ;  ;  

座头鲈和斜带鱼在封闭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