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与口腔功能的作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与口腔功能的作用

郑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口腔科福建宁德355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与口腔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并在两组患者结束护理后,对比其伤口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的伤口愈合率和口腔功能恢复率分别为95.00%和97.50%,对照组的伤口愈合率和口腔功能恢复率为75.00%和7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个性化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有效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口腔颌面;口腔;伤口;作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

本文为进一步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与口腔功能的作用,特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其中采取个性化护理的40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现报告整理完毕,具体陈述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实验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3-65之间,平均年龄为(42.09±10.34)岁,男性患者数量和女性患者数量的分布比值22:18,其中有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23例、颌面部骨性损伤患者17例。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4-66之间,平均年龄为(42.49±10.25)岁,男性患者数量和女性患者数量的分布比值23:17,其中有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24例、颌面部骨性损伤患者16例。

经确认,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等研究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数据资料可用于研究对比中。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照组护理人员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或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为患者讲解用药机制;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

1.2.2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指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色彩护理、健康教育、伤口护理及口腔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经不同护理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观察。

伤口愈合标准:患者的伤口愈合严密,创缘整齐。

口腔功能恢复标准:口腔咀嚼功能和咬合功能恢复正常,张口度小于2cm。

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在0-10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对经不同护理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伤口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率使用计数资料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间的P值小于0.05,代表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伤口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率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伤口愈合率和口腔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表[n(%)]

组别伤口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率

实验组(n=40)38(95.00)*39(97.50)*

对照组(n=40)30(75.00)30(75.00)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护理满意度评分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36±10.54)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0.34±10.17)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口腔颌面损伤易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口腔生理功能受损等症状,给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此给予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机械性,护理过程中缺乏专业性和人性化,由于不能了解患者的主诉,易导致护理缺乏针对性,不能较好地促进患者恢复,其应用局限性较为明显[2]。个性化护理是临床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专业化、人性化的优点,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众多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3]。本研究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的40例患者其伤口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故认为个性化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优势。

个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包括[4-5]:(1)色彩护理: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将床单被褥更换成暖色调颜色,以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2)健康教育:采用书面教育、口头教育及视频教育的方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机制,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减少疾病的诱发;(3)伤口护理:对伤口周围实施消毒,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组织胶水黏合(颌面齐整,长度、深度在20cm和3cm内),并在使用之前告知患者使用的目的和效果,伤口较大的患者应给予皮下缝合,确保伤口对合整齐,操作过程必须遵循无菌操作;(4)口腔护理:对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督促患者在餐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并使用镊子将残留物夹出,操作过程避免碰到伤口。

综上所述,给予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个性化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有效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三兰,陈丽,田思维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及口腔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14-1316.

[2]郭三兰,田思维,陈琼等.一体化救治护理干预对颌面损伤患者口腔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16):47-48.

[3]李莹莹.口腔颌面损伤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204-2205.

[4]罗文静.口腔颌面部损伤急救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2):223.

[5]陈静,蒋黎,陆爱娇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困难气管插管护理配合[J].护理研究,2013,27(29):3269-3270.

标签:;  ;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与口腔功能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