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模式探析 ——构建“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模式探析 ——构建“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既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又处于传统工业化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型期。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在行政管理上我们应该同时借鉴传统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也就是在理性官僚制、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之间走出一条复合行政之路,以适应我国的多元经济结构。理性官僚制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产生,与传统工业化相适应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理性化是理性官僚制的精神内核。我国绝大部分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所以理性官僚制是当代中国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的现实需要。并且我国公共行政存在的问题不是西方国家所宣称的官僚制过度膨胀,而是官僚制理性化不足,具体表现在我国行政体制、行政运行、行政文化、人事行政等层面都存在着众多非理性因素。因而,我国在转型期不应该抛弃理性官僚制,而应该进一步完善官僚制,强化其理性因素。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西方各国面临着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挑战,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进一步复杂化,传统官僚制行政越发暴露出效率低下、组织僵化等缺陷。此时,西方各国掀起了被称作“新公共管理”或“政府再造”的行政改革。新公共管理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通过行政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服务对象的顾客化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行政改革有价值观念与技术层面的启示和借鉴。然而,随着行政改革的实践不断向纵深推进,新公共管理由于过分强调市场机制和工具理性,从而导致了诸如公共性丧失、公平和民主价值弱化等弊端。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美国学者登哈特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以公民服务为核心,对民主、公平、正义、公共利益、社会责任等基本价值有了回应和关照,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所在。然而,西方新近发起的新公共服务模式需要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作为行政背景。但是我国目前官僚制理性不足、市场经济不发达、宪政及法律制度不健全、公民缺乏民主参与意识、公民社会相对弱小,因此不具备新公共服务独立成为单一行政模式的背景条件。本文的研究正是在上述一系列背景下展开的,首先回顾了公共行政模式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状况,并对当代的三种行政模式从内涵、特征、理论基础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理论阐述。其次,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具体考察理性官僚制、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与当代中国行政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再次,借鉴罗森布鲁姆的多元行政观,将理性官僚制、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有机整合到多元化行政模式之中,提出了“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的理论构想,并且明确了复合行政的内涵、理论基础、原则目标和必要性。最后,综合了理性官僚制、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三种模式的优势,分别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在我国构建“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的有效途径:树立管理与服务双重理念;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发展“协同政府”;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建立有机的政府组织;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公共行政模式理论概述
  • 一、公共行政模式的概念
  • 二、公共行政模式的发展背景
  • 三、当代公共行政模式的理论阐释
  • (一) 官僚制管理
  • (二) 新公共管理
  • (三) 新公共服务
  • 第三章 三种模式与中国行政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 一、理性官僚制与中国行政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 (一) 理性官僚制是当代中国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的现实需要
  • (二) 官僚制理性不足是当代中国行政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与中国行政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 (一) 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 (二) 宪政及法律制度有待健全
  • (三) 公民民主意识需进一步增强
  • (四) 公民社会相对弱小
  • 第四章 “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的理论构想和目标设计
  • 一、“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的理论构想
  • (一) 复合行政的理论根源
  • (二) 复合行政的内涵
  • 二、“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的目标设计
  • (一) 复合行政的原则目标
  • (二) 构建“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的必要性
  • 第五章 当代我国构建“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的途径
  • 一、树立管理与服务双重理念,提高科学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 二、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双重效能
  • 三、发展“协同政府”,积极培育民间组织
  • 四、强化政府责任,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 五、建立有机的政府组织,增强其适应性和回应性
  • 六、重整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 七、实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区域合作的基础:复合行政与法国经验[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04)
    • [2].区域公共服务创新: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新路向——以复合行政理论为视角[J]. 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 2012(02)
    • [3].复合行政:我国中部区域管理之模式[J]. 当代社科视野 2008(02)
    • [4].合理行政区划,促进地方发展[J]. 华商 2008(11)
    • [5].城市群发展的体制创新与合作管理[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04)
    • [6].作为复合行政行为的城市规划[J]. 城市规划 2011(05)
    • [7].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行政区划改革与重构——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8].区域经济发展与省管县改革协调问题——以辽宁省为个案[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9].治理理论关照下的县政改革[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0(04)
    • [10].县政改革:进路与交点[J]. 政治学研究 2010(02)
    • [11].从“复合行政”到“复合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经济矛盾解决的新视角[J]. 南方经济 2009(06)
    • [12].“两型社会”背景下地方政府组织规模优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 桂海论丛 2011(03)
    • [13].区域合作的基础:复合行政与法国经验[J]. 湖北社会科学 2011(10)
    • [14].复合行政:解决“3+5”城市群边界争议的新方法[J]. 求索 2009(10)
    • [15].济南都市圈治理初探[J]. 山东经济 2011(02)
    • [16].跨区域污染治理:一个复合行政理论的应用[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02)

    标签:;  ;  ;  ;  ;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模式探析 ——构建“管理+服务”复合行政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