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与会计监督研究

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与会计监督研究

论文摘要

会计监督一直是会计领域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但是长期、热烈的关注始终没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本性的帮助,会计失真现象仍然存在。回顾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有两个方面是制约会计监督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所在,它们分别为:主流的会计监督研究并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未能从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出发分析问题;对会计监督机制的认识局限于追求一种适合所有企业的外能模式,没能认识到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针对不同企业类型构建一种基于企业“分类治理”的具体会计监督机制。本篇论文正是基于上面的两点认识对企业的会计监督问题进行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为基础,首先对企业的“分类治理”基础进行研究,其后建立“分类治理”体制下的具体会计监督机制,以期能够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文章从企业的所有权安排过程开始分析,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两次集体选择的结果。首先,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为剩余价值的创造做出了贡献,他们都有权分享企业的剩余,最终各个利益相关者能够分享的剩余比例由利益相关者之间基于资源影响力的集体选择过程决定。其次,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剩余分享比例达成协议后,其中的风险规避者为了规避剩余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将其拥有的剩余索取权进行出让,并在出让剩余索取权的同时让渡相应的剩余控制权从而实现两权的对应,所有权交易双方就所有权的转让价格进行讨价还价。企业最终形成的所有权配置格局是利益相关者就其所占有的所有权自由转让的结果,这个过程也是利益相关者间优化风险配置的过程。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了两类:所有者和固定合同收入者。两类利益相关者的个体目标都通过企业的运营得以实现,但由于契约类型的不同它们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其中所有者的个体目标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目标,企业的行为体现为为所有者的目标实现服务。由此,我们界定了企业与市场的边界,进而将企业的所有者界定为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固定合同收入者界定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而企业的公司治理正是处理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利关系的一套制度安排,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治理主体的不同,进而直接影响治理模式的不同。按照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构成不同对企业进行分类,进而实施“分类治理”是公司治理改革的出路。由于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为出于管理需要的经理层会计监督、出于治理需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和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其中后两个部分构成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出于企业治理需要的会计监督是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关键部分,其具体机制的建立应该依据企业治理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单方主导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设计应关注监事会及外部会计监督的作用发挥;“几方共享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设计则应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制衡作用的发挥;而“全体参与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决策效率的问题。企业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并不直接的实施会计监督行为,而是通过一定的代理机构来完成,如何控制选举代理机构成员的过程以及代理机构做出决策的过程是这一机制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而上述的两个过程都是一个投票选择的过程,集体选择机制也就是投票方法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此都很有应用价值,不同会计监督机制的应该选择不同的投票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贡献
  • 2 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 2.1 所有权安排概述
  • 2.2 企业所有权安排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
  • 2.3 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有权分享比例的集体选择过程分析
  • 2.4 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有权转让过程的集体选择分析
  • 2.5 小结
  • 3 适于分类治理的企业分类
  • 3.1 利益相关者个体目标与企业目标
  • 3.2 基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 3.3 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结构特征的企业分类
  • 3.4 小结
  • 4 企业利益相关者结构特征与会计监督体制研究
  • 4.1 会计监督与公司治理
  • 4.2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行为分析
  • 4.3 不同利益相关者结构特征的会计监督安排
  • 4.4 小结
  • 5 分类监督体制下的会计监督机制研究——集体选择理论的再借鉴
  • 5.1 集体选择机制研究成果介绍
  • 5.2 集体选择机制在分类监督机制中的应用研究
  • 5.3 小结
  •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梳理
  •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思考[J]. 营销界 2020(17)
    • [2].试论会计监督机制与发展趋势[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17)
    • [3].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浅析[J]. 财会学习 2018(01)
    • [4].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1)
    • [5].如何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监督机制[J]. 中外企业家 2017(20)
    • [6].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思考[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5(09)
    • [7].现行会计监督机制的分析与探讨[J]. 经济师 2016(02)
    • [8].关于完善金融机构会计监督机制的思考[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15)
    • [9].对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J]. 金融经济 2014(22)
    • [10].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商 2015(13)
    • [11].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探索[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26)
    • [12].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J]. 财富生活 2020(04)
    • [13].论公路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30)
    • [14].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J]. 中国商贸 2013(28)
    • [15].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20(20)
    • [16].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研究[J]. 财富生活 2020(22)
    • [17].国企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3)
    • [18].国企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对策[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09)
    • [19].如何建立并完善企业会计监督机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4)
    • [20].试论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02)
    • [21].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5)
    • [22].试论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09)
    • [23].关于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探讨[J]. 中国市场 2014(38)
    • [24].如何强化会计监督机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22)
    • [25].试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J]. 天津经济 2011(08)
    • [26].论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J]. 现代商业 2011(33)
    • [27].企业分类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机制研究[J]. 财会通讯 2010(12)
    • [28].强化会计监督机制营造诚信会计环境[J]. 商场现代化 2015(04)
    • [29].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探索[J]. 中国商贸 2013(20)
    • [30].现行会计监督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国商界 2010(02)

    标签:;  ;  ;  

    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与会计监督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