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文本:生命之在的诗意裸露

萧红文本:生命之在的诗意裸露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从萧红的文学创作及其作品出发,以萧红文本作为审视对象,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文本对浑朴的生命之在的诗意呈现及作者在理性观照下对生命之在的悲悯和神往,即采用回归文本的方法探寻作品“材料”和“结构”的特点和意义,目的在于揭示萧红文本能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本论文分上下两篇紧扣生命之在的诗意裸露对萧红文本进行阐释。上篇分生命样态的呈现和生命价值的叩问两部分对生命之在的浑然裸露逐层深入地加以论述。下篇分独特的构思、多样的抒情和诗化的表达三部分对生命之在的诗意书写加以翔实的论证。上篇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从动植物世界、孩童世界、女性世界、男性世界四个方面展现萧红文本呈现的生命样态。萧红打破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她笔下,动植物也体验着生命律动的欢乐和命运无常的无奈。萧红笔下的孩童世界是纯本真的孩童生命样态,对艰苦粗粝中孩童欢乐世界的尽情描绘反映了萧红对成人世界的失望和潜意识中希望永远长不大的心理。没有女性的苦难,就没有萧红,萧红对普通农妇的日常生活片断以及人人都必须经历的生老病死的描绘使生命的荒凉得以赤裸的展现。同时,身为女性,一生坎坷的萧红也把她深广的忧思和悲悯投向男性世界。第二部分在分析萧红普泛的生命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生命的自在状态、自为状态、自觉状态和自由状态四个方面剖析萧红笔下人物的生命价值,从而阐释了面对呼兰河人麻木、愚昧、不前瞻也不后顾的自在状态和残忍、自私、奸滑的自为生存状态时,萧红体悟到的生命本体的虚无与痛苦,以及在对觉醒者艰难寂寞的自觉生存状态和孩童天真烂漫的自由生存状态的频频反顾中体现的萧红面对生命之在的大悲悯和对生命之根——精神家园的永恒追求。下篇则聚焦于文本对生命之在的裸露方式,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分别从生活化的日常题材和模糊时间的空间结构两方面对萧红作品的题材和结构加以分析,从而揭示出从劳作、吃饭、休息这些人人习以为常的平常事写起正是萧红文本震撼人心的原因。而空间的共时性和时间的模糊性则使文本穿越一时的生死而直指永恒的生死,从而成为人类应如何活着的永久叩问。第二部分从写实抒情、造境抒情和反讽抒情三方面探讨萧红作品的强烈抒情性。萧红善于在细小琐碎事件的描述中笔含情汁,从而不动声色地牵动读者为其作品中的人事喜乐愁苦。萧红还善于通过景物、风俗的描写及反复、不合文法的句子的运用渲染氛围抒情。而前后对照式、自我展露式、人物自嘲式和叙述人语式等多种反讽手法的运用则使萧红文本世界充满了悲凉的格调,从而强化了作者无处可返欲罢不能的生存困顿的悲凉感。第三部分则从稚拙美、绘画美和音乐美三方面探讨了萧红文本在裸露生命时所呈现的诗化特点。萧红语言的稚拙美主要体现在其儿童感知角度、儿童语言、口语及不规则语言的运用上。绘画美在萧红作品中主要体现在小说的结构、叙述的跳跃、景物的描绘、人物和细节的刻画、色彩及比喻拟人的运用上。而萧红作品的音乐美则是从乐音、语音和句法三方面表现出来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生命之在的浑然裸露
  • 一、生命样态的呈现
  • 1、动植物世界
  • 2、孩童世界
  • 3、女性世界
  • 4、男性世界
  • 二、生命价值的叩问
  • 1、生命的自在状态
  • 2、生命的自为状态
  • 3、生命的自觉状态
  • 4、生命的自由状态
  • 下篇: 生命之在的诗意书写
  • 一、独特的构思
  • 1、生活化的日常题材
  • 2、模糊时间的空间结构
  • 二、多样的抒情
  • 1、写实抒情
  • 2、造境抒情
  • 3、反讽抒情
  • 三、诗化的表达
  • 1、稚拙美
  • 2、绘画美
  • 3、音乐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華簡文本復原——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一、二輯為例[J]. 出土文献 2012(00)
    • [2].召唤、整合与摧毁:群体传播时代网络叙述的副文本[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11)
    • [3].古义、真义与大义:以诠释范式为中心看中国古代思想文本的意义生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广义文本情感分析综述[J]. 计算机应用 2019(S2)
    • [5].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要聚合与实用[J]. 语文建设 2020(03)
    • [6].论文本的物质性[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1)
    • [7].基于深度学习的学术文本段落结构功能识别研究[J]. 情报科学 2020(03)
    • [8].Word2vec-CNN-Bilstm短文本情感分类[J]. 福建电脑 2020(01)
    • [9].文本的时空呈现——高校写作教学改革思考之二[J]. 写作 2020(01)
    • [10].语体视角下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及耦合互文路径差异[J]. 当代修辞学 2020(03)
    • [11].重审“作者已死”:论作为“伴随文本”的作者与作品[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2].影视作品及数字媒体文本-类文本共生叙事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6)
    • [13].金融学文本大数据挖掘方法与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20(04)
    • [14].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场景文本检测与识别综述[J]. 软件学报 2020(05)
    • [15].多文本融合下的深度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20(02)
    • [16].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17].全文本视角下文艺类图书出版的意义生成[J]. 出版科学 2020(03)
    • [18].《阿Q正传》译入译出文本的风格计量学对比[J]. 外语研究 2020(03)
    • [19].广义叙述学视域下电子游戏的三种文本初探——以《王者荣耀》为例[J]. 科技传播 2020(12)
    • [20].面向文本的结构——内容联合表示学习模型[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0(S1)
    • [21].明清教材“孝”文本的传播逻辑[J]. 出版广角 2020(15)
    • [22].新型主流媒体的文本互动研究[J]. 传播与版权 2020(07)
    • [23].试论伴随文本对特稿收受与解释的影响——基于《人物》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8)
    • [24].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J]. 文学教育(上) 2019(02)
    • [25].教师培养政策的政策文本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8)
    • [26].浅析手机取证中的文本分类[J]. 科技与创新 2019(22)
    • [27].住建部、工商总局联合修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J]. 建筑技术开发 2017(22)
    • [28].2013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已废止,10月1日已执行2017版[J]. 建筑设计管理 2017(12)
    • [29].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文本传播解读[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6)
    • [30].自然场景图像中的文本检测方法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标签:;  ;  ;  ;  

    萧红文本:生命之在的诗意裸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