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两地生态建设若干实例及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探讨

川藏两地生态建设若干实例及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探讨

论文题目: 川藏两地生态建设若干实例及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探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作者: 宗浩

导师: 王成善

关键词: 生态建设,管理体系构建,应用实例,生态恢复重建,生态示范区,污染治理,生态工程,湿地,小流域,西藏,四川

文献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生态建设是生态学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也是生态工作者长期实践所确立的生态研究的主战场。生态建设使经典的生态学理论面向社会需求,解决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开创了现代生态学欣欣向荣的局面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建设的基本理论很不完善,因此关于它的研究倍受学术界的关注,许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生态建设的管理体系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它是联系生态学理论与生态建设实践的纽带。西部开发是党中央和我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因此,本论文选题和项目地点选在川藏两地。 本论文建立了生态建设管理体系,围绕生态建设的类型选取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者主持并所作的3个类型的生态建设项目模式,组成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证的完整结构。论文的中心是生态建设管理体系,作者取国内外各类管理体系的优点,以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为特色。每个系统要素的内容、系统网络关系都由作者全新构造。3个模式围绕体系展开,是当前生态建设前沿性的工作。 1、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生态建设已成为生态学的主体,但实践中也存在着管理方面的问题。如缺乏一套系统的生态指导方法;基本概念不清;对于生态项目无从下手,套用传统的环境学方法,时常表现为文不对题;抓不住重点;管理仅限于行政手段,缺乏完整的科学方法,漏洞较多等。针对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者采用系统要素流程法(Systematic FllowMethod Of Essential Factor,SFMEF),吸取多种环境管理体系有益成分。尝试组建了生态建设管理体系,该体系是一个生态管理的系统平台。体系分为目的、系统规划、支持系统、实现系统、控制系统、系统更新6个层次。立项、依据、资源承载、制约因子、目标与指标、工程组成、预测与实现度、环评、能力建设、原理和模型、生态设计、生态工程、施工营运、风险与效益、生态安全、突发处理、监测、纠错归档、民众反应、后评估与更新、专家评审21个要素。要素之间呈有机联系,形成系统网络,通过三级反馈调节维持系统的稳定性。突出生态原理、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三大特征,构造全新

论文目录:

论文主要创新点

论文摘要

Abstract

国内外生态建设研究概述

1、生态建设的形成、历史及发展背景

2、国内生态建设进展

3、国外主要进展

3.1 农业生态建设

3.2 工业生态

3.3 城市生态

3.4 恢复生态

3.5 区域生态

3.6 生态环境保护

3.7 自然保护区建设

3.8 生态安全

4、目前国内生态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5、建议及对策

第一篇 生态建设实证

第一章 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的生态学研究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范围及面积

1.2 地貌与地质构造

1.3 气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拉鲁湿地的形成及水文动力

3.2 湿地的历史和环境背景

3.3 拉鲁湿地的环境胁迫

3.4 湿地退化的主导因子分析

3.5 植物群落组成与动物多样性

3.5.1 植被特征

3.5.2 动物多样性

3.6 生态服务功能与评价

3.6.1 湿地的主要服务功能

3.6.2 湿地评价

3.7 湿地的分类鉴定与保护对象

3.8 恢复重建途径与生态工程方案

3.8.1 治水与环境改造工程系列

3.8.1.1 北干渠引水工程

3.8.1.2 中干渠排水与改造工程

3.8.1.3 修建贮水池蓄水工程

3.8.1.4 排沙工程

3.8.1.5 娘热、夺底两条山沟的生态治理工程

3.8.1.6 湿地土壤保护工程

3.8.2 保护工程系列

3.8.2.1 防护林、周边植树造林绿化工程

3.8.2.2 围栏工程

3.8.2.3 植被恢复改造工程

3.8.2.4 野生动物恢复工程

3.8.2.5 修建珍稀和观赏鸟类饲养繁殖场

3.8.2.6 恢复过程和环境的监测

3.8.2.7 湿地喷灌系统工程

4 科学研究项目

第二章 区域生态建设-彭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1 自然与经济概况:

2 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因素

2.1.1 水资源分布不均

2.1.2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2.1.3 森林植被总量不足,生态功能不强

2.1.4 中低产田比例大,生产力低下

2.2 社会经济因素

2.2.1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整体水平较低

2.2.2 城镇化水平不高,小城镇发展不够

2.2.3 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优势产业不够突出

2.2.4 环境因素

2.2.5 西北部交通区位相对劣势

2.2.6 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3 技术因素

3 生态经济分区及分区规划目标

3.1 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

3.2 景观适宜性分析

3.2.1 评分标准

3.2.2 适宜性分析

4 生态经济区的划分与分区概况

4.1 各生态经济区的规划目标

5 生态示范区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任务

5.1 重点建设项目

6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社会事业

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

城乡建设

资源利用

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

生物多样性保护

6.1 指标体系(杨朝飞 2000)

6.2 灰色关联度分析(邓聚龙 1985)

6.3 灰色系统模型:即GM(1,1)模型(刘思峰 1999)

6.4 系统动力学分析(裴铁璠 2001)

6.5 实现度生态评价

第三章 环境生态治理-成都市青白江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

依据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治理目标

技术路线

控制断面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状况

1.2 社会经济条件

1.3 生态环境现状

2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1 水资源现状

2.2 工业和生活供水现状

2.3 水环境现状的总体评价

3 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工业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2 生活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3 面源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4 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5 污水处理厂

4 水环境容量核算

4.1 水环境容量计算

4.1.1 容量计算的主要思路和模型

4.1.2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5 污染防治措施

5.1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达标排放

5.2 控制排污企业数量

5.3 采取有力措施节水、降耗,减少排污量

5.4 优选水污染治理技术,强化水污染治理

5.5 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汇总分析

5.6 加强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减少面源污染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水资源

通过调水解决环境用水,提高工业区水环境容量

6 小流域综合整治

6.1 城镇区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6.2 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

6.3 养殖场污染源与屠宰污染源综合整治

6.4 农业污染源综合整治

6.5 青白江区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

7 项目目标可达性分析

7.1 城镇区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可行性分析

7.2 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可行性分析

7.3 养殖场污染源综合整治可行性分析

8 实施的方案

8.1 项目实施计划

8.2 保障措施

8.2.1 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支持与保证

8.2.2 加强组织领导

8.2.3 加强环保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8.2.4 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

8.2.5 加强科技支持力度

8.2.6 提高市民和企业环保意识

结论

第二篇 生态建设管理体系(ECMS)的构建

1.命题的由来

2、生态建设的内涵

3、生态建设体系组成

4.生态建设管理体系(ECMS)的结构、调控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

5.要素分析

5.1 目的

5.2 立项

5.3 依据

5.4 背景资源与承载力

5.5 制约因子

5.6 目标和指标

5.7 工程组成

5.8 预测与实现度

5.9 环境影响评价

5.10 能力建设

5.11 原理与模型

5.12 生态设计

5.13 生态工程

5.14 施工与营运

5.15 风险与效益

5.16 生态安全

5.17 突发处理

5.18 生态监测

5.19 纠正和预防

5.20 民众反应

5.21 后评估与更新

5.22 专家评审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6-11-01

相关论文

  • [1].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D]. 许克福.安徽农业大学2008
  • [2].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D]. 周荣荣.南京农业大学2002
  • [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关琰珠.福建师范大学2003
  • [4].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 汪中华.东北林业大学2005
  • [5].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杨筠.四川大学2005
  • [6].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D]. 白峰青.长安大学2004
  • [7].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过程研究[D]. 陈为峰.山东农业大学2005
  • [8].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垦区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 陈洪全.南京师范大学2006
  • [9].区域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D]. 王志霞.同济大学2007
  • [10].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平建.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  ;  ;  ;  ;  ;  ;  

川藏两地生态建设若干实例及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