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以建宁县濉溪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以建宁县濉溪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论文摘要

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所采取的行为。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将土地整理工作纳入土地管理部门正常业务范畴,相继开展了大量工作,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拨出大量的专项资金。根据全国土地利用规划,到2020年,力争完成农用地整理不少于4333.33万hm2,若按每亩平均投入2000元来计算,到2020年土地整理大约要投入资金1.2万亿元。如此巨大的财力、人力投入是否达到土地整理的预期目标,实际上产生了多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生产力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之后才能进行判断与回答。建立科学完善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大力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为土地整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而且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组织实施中的偏差,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预期目标,促进土地整理项目效益最大化,提高项目实施水平。如何客观地分析评价项目实施的真实效果,将是我国土地整理事业能否持续发展并达到预期效果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借鉴多目标多层次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福建省建宁县濉溪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构建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内涵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和定量评估,以期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济效益评价属于“好”,社会效益评价属于“好”,生态效益评价属于“好”,综合效益评价属于“好”。建宁县濉溪镇土地整理结束后的验收结果也表明,该地区的农田经过整理,基本上达到了田块划分整齐的标准,土地的平整度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农田的水利工程基本上能保证整理区域的灌溉需要,道路交通条件、农田防风、防沙条件及农业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评价结果与验收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运用该模型的判别基本上是可行的。但是,从评价中也反映出当前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提高某些指标成为未来该区未来土地整理工作的重心。要求未来的土地整理工作,应逐步转变思路,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农田防护林建设投资,并投入资金提高耕地特别是新增耕地的质量,逐渐增加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最终达到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土地整理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国外研究概况
  • 2.1.1 土地整理研究概况
  • 2.1.2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概况
  • 2.2 国内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研究概况
  • 2.2.1 土地整理概况
  • 2.2.2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概况
  • 3.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内涵
  • 3.1.1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概念
  • 3.1.2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内容
  • 3.1.3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特点
  • 3.2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3.2.1 成本—效益理论
  • 3.2.2 系统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程序、原则和方法
  • 4.1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程序
  • 4.2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原则
  • 4.2.1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 4.2.2 主成分性与独立性相结合原则
  • 4.2.3 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4.2.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 4.3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
  • 4.3.1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选择
  • 4.3.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步骤和要点
  • 5.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实证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2 评价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1 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指标获取与计算
  • 5.2.2 指标评价矩阵构建造及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5.2.3 单因素评判计算结果分析
  • 5.2.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评价分析[J]. 四川建筑 2019(06)
    • [2].三级医院综合效益内涵界定和评价概述[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熵权系数法应用[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5(04)
    • [4].基于项目群视角的城市综合体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工程经济 2016(12)
    • [5].基于改进模糊层次模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宝鸡市兰家堡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06)
    • [6].军队营房改造再利用的综合效益评价[J]. 山西建筑 2016(21)
    • [7].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公共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 [8].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3)
    • [9].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0].宿迁市三级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06)
    • [11].大洼灌区节水综合效益评价[J]. 内蒙古水利 2020(07)
    • [12].商业街区改造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J]. 建筑经济 2020(02)
    • [13].基于“三生”视角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J]. 人民黄河 2020(10)
    • [14].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23)
    • [15].海岸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辽宁林业科技 2010(05)
    • [16].旅客列车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9(10)
    • [17].渭洛河夹槽地带沙荒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4)
    • [18].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土默特右旗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9].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分析[J]. 科技与企业 2013(03)
    • [20].油田机械采油方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J]. 企业技术开发 2012(08)
    • [21].农业节水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研究[J]. 水利经济 2008(03)
    • [22].关中地区清洁能源供暖综合效益评价——西安某商业建筑的案例实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11)
    • [23].基于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蚌埠市新能源公交评价系统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20(18)
    • [2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土建筑综合效益评价[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5].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绿色物流企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物流技术 2010(16)
    • [26].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3)
    • [27].属性识别模型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05)
    • [28].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4(03)
    • [29].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以高安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5)
    • [30].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综合效益评价[J].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0(01)

    标签:;  ;  ;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以建宁县濉溪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