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的认识与运用探讨

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的认识与运用探讨

论文摘要

中医学经络、气血等学说与西医学血液循环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目前二者的理论联系研究尚有缺陷,因此挖掘整理二者的理论联系对汇通中西医学及临床理论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系统整理中医学经典著作中与血液循环有关的文献论述,着重从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运用等方面认识进行探讨。一、早在《内经》时代,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系统基本要素(心脏、血管及血液运行路线等)等已有一定认识,并认为血液在经脉(血管)内运行循环不止。二、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的生理认识:中医学认为血液与气关系密切,二者合而分、分而合,共同运行于血管中,形成中医学独特的血液循环认识(包括气的运行循环。二者可合称血气循环或气血循环)。中医学认为血液在心、肺、肝、脾等脏腑密切配合下,运行循环不止,以畅通为贵,而且血液的循环运行应与“天地同纪”。三、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的病理认识: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气血异常(气虚、血虚等)及气血运行紊乱(气血倾移、气血郁滞、经脉闭阻不通及气血循环不同纪)等,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四、中医血液循环思想的运用:在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人体应该根据四时、月、日等节律养生,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顺从人体长期进化演变而产生的气血节律变化;并应避免违反气血节律而行事,以及防止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导致气血异常及运行紊乱等。此外,还应常常小劳导引、保持情志舒畅,以到达经脉畅通,气血流畅。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学认为疾病的治疗应当时时保持经脉气血的畅通及良好的气血循环状态,因此,各种通法及诱导气血疗法等治疗法则在临床治疗指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例举了气血倾移案例,解析中医血液循环思想在临床上的运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系统基本要素的解剖、生理学认识
  • 1 心脏
  • 2 血管
  • 2.1 经脉与血管
  • 2.2 血管划分
  • 3 不同的血液运行循环路线模式
  • 3.1 十二经脉运行循环模式
  • 3.2 "心-经脉-络脉-孙络-络脉-经脉-心"循环模式
  • 3.3、谷食水饮吸收运行模式
  • 4 血气的循环性
  • 第二部分 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的生理认识
  • 一 气血阴阳之间的关系
  • 1 气血相互依存,共同运行于经脉之中
  • 1.1 血为气之母
  • 1.2 气为血之帅
  • 2 阴阳是气血状态的一种表述
  • 二 血液运行与脏腑的关系
  • 1 血液运行与心的关系
  • 2 血液运行和肺的关系
  • 3 血液运行与肝关系
  • 4 血液运行与脾关系
  • 三 气血的运行循环特点
  • 1 气血运行以畅通为贵
  • 2 气血运行循环不止
  • 3 气血运行循环应与天地同纪
  • 3.1 人体的气血的昼夜变化与日节律基本相同
  • 3.2 人体的气血变化与月节律相应
  • 3.3 人体的气血变化与年节律相应
  • 四 脉象是反映气血循环状态的窗口
  • 第三部分 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的病理认识
  • 一 血气不和与经脉闭阻不通
  • 1 血气不和
  • 1.1 气血虚弱
  • 1.2.1 上下倾移
  • 1.2.2 表里倾移
  • 1.3 血气郁滞
  • 1.3.1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
  • 1.3.2 朱丹溪"六郁说"
  • 2 经脉闭阻不通
  • 二 血气运行循环不同纪
  • 1 人体自身导致气血运行循环紊乱而不同纪
  • 2 外界环境变化异常导致人体气血运行循环节律不能适应
  • 第四部分 中医血液循环思想的运用
  • 一 预防养生中的运用
  • 1 法于阴阳,与天地同纪
  • 1.1 四时、月、日节律养生
  • 1.2 避其邪气
  • 2 小劳导引,疏通经脉
  • 3 怡情畅志,条达气血
  • 二 治疗总法——通法
  • 三 诱导气血疗法
  • 1 自然疗能
  • 2 诱导气血疗法
  • 四 案例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气血新论[J]. 现代中医临床 2020(03)
    • [2].从气血论治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1)
    • [3].从“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谈颈腰椎病的预防[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55)
    • [4].壮医平衡气血原则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01)
    • [5].女人气血很重要 7种食物能补气血[J]. 科学大观园 2016(21)
    • [6].你的“气血”足吗[J]. 人人健康 2010(05)
    • [7].人老重把气血养 身强体健寿自长[J]. 现代养生 2020(23)
    • [8].气血交互于脉的理论基础与实践[J]. 中医杂志 2020(02)
    • [9].气血越平衡人的寿命就越长[J]. 人民政坛 2019(06)
    • [10].气血“济衡守和”学说刍议[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10)
    • [11].拉肘展臂通气血[J]. 老同志之友 2018(11)
    • [12].你的气血足么?[J]. 人人健康 2015(22)
    • [13].夏季,老人纳凉也别随心所欲[J]. 老年人 2014(08)
    • [14].女人养气血按摩四部位[J]. 幸福家庭 2014(09)
    • [15].自辨气血“十二看”[J]. 祝您健康 2012(04)
    • [16].让自己气血两旺[J]. 分忧 2012(07)
    • [17].你的气血是否充足[J]. 长寿 2012(11)
    • [18].自辨气血状况十二看[J]. 求医问药 2010(07)
    • [19].中医说:夏天就该“热”着过[J]. 共产党员 2008(14)
    • [20].12法则,判定气血是否充足[J]. 安全与健康 2010(03)
    • [21].气血足,百病除[J]. 全国新书目 2010(03)
    • [22].论月经病与调理气血[J]. 光明中医 2010(05)
    • [23].12法则,判定气血是否充足[J]. 福建农业 2009(07)
    • [24].调理气血类中成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02)
    • [25].《黄帝内经》气血理论对后世医家的指导意义[J]. 新疆中医药 2020(03)
    • [26].试从宁气血、清热毒的角度论治癌性疼痛[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03)
    • [27].从“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谈颈腰椎病的预防[J]. 江西中医药 2015(03)
    • [28].你的气血充足吗?[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0(07)
    • [29].自辨气血状况十二看[J]. 大家健康 2010(08)
    • [30].壮医气血理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1)

    标签:;  ;  ;  ;  

    中医学对血液循环的认识与运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