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应用于胰腺癌淋巴磁导向化疗的实验研究

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应用于胰腺癌淋巴磁导向化疗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采用胰腺癌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以磁性多壁碳纳米管(mMWNT)和磁性纳米活性炭(mCH40)作为药物载体,携载吉西他滨(GEM)后进行淋巴转移的磁靶向化疗实验,探讨磁性纳米药物载体携载GEM靶向治疗胰腺癌淋巴道转移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化学方法合成mMWNT,采用研磨法制成mCH40,对这两种载体进行物理表征,并研究其对大鼠淋巴结的示踪性。(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种载体吸附GEM后加和不加恒定磁场下淋巴结和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其对胰腺癌细胞BxPC-3和SW1990的体外杀伤效应,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增殖指数和凋亡率。(3)以BxPC-3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胰腺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系,并制备裸鼠胰腺癌淋巴转移模型。将肿瘤模型随机分成10组,观察不同处理的效果和毒副作用。淋巴结进行常规病理和CK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并用TUNEL法检测淋巴结内肿瘤细胞凋亡。结果(1)mMWNT和mCH40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mMWNT呈长管状,直径40~60nm,长度1~2μm,mCH40呈球状,直径约25~30nm,两者具有明显的磁响应性,mMWNT的磁性较mCH40强。mMWNT和mCH40均具有良好的淋巴示踪性。mMWNT和mCH40随淋巴液移行,经过淋巴结,主要分布于皮质区,透射电镜显示部分mCH40被巨噬细胞吞噬。mMWNT和mCH40爪垫皮下注射后,局部无明显毒性反应,如红肿、过敏或溃疡。组织学检查未发现mMWNT和mCH40在大鼠重要脏器内聚集,或炎症、纤维化、肉芽肿等病理性改变。(2)mMWNT和mCH40能有效吸附GEM,并通过其淋巴趋向和磁响应性被导向至靶淋巴结。GEM在两种载体的作用下,在淋巴结内缓慢释放,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而血清中的浓度明显低下。mMWNT载体对GEM的淋巴靶向滞留性明显优于mCH40。mMWNT和mCH40载体对胰腺癌细胞的毒性均较小,而携载GEM后对胰腺癌细胞的毒性要较GEM强,同时mMWNT具有强大的细胞膜穿透性,能更有效地将GEM带入肿瘤细胞内。GEM使胰腺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G2/M期比例下降,mMWNT使细胞S期和G0/G1期同时增加,增强了GEM的细胞毒作用。(3)经过3轮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了具有高淋巴道转移潜能的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LN3,在裸鼠爪垫皮下接种后,淋巴结转移率达100%,肿瘤细胞转移至腘窝、腹股沟、髂动脉旁、腹主动脉旁和肾门等处淋巴结,淋巴结内存在微转移。mMWNT和mCH40对转移的淋巴结具有良好的淋巴示踪性,淋巴结内的转移灶并不影响载体运行,显微镜下可见磁性微粒聚集于转移灶周围。mMWNT和mCH40携载GEM后,在磁场作用下抗淋巴转移效果较无磁场作用要好,高剂量GEM组的疗效优于低剂量GEM组,mMWNT-GEM组的疗效又优于mCH40-GEM组。GEM在mMWNT和mCH40的作用下,对裸鼠淋巴转移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而mMWNT组、mCH40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未发现明显的抗淋巴转移效果。尽管mMWNT和mCH40携载或不携载GEM在给药后2周注射部位皮肤仍有黑染,但无红肿、过敏或溃疡,裸鼠的健康状况也无任何影响,各项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位于正常范围,而单用GEM产生了骨髓抑制。结论mMWNT和mCH40是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同时具有淋巴趋向和磁靶向给药的优点,是磁靶向给药系统中的有力武器。除了可以作为淋巴示踪剂外,两者既能提高化疗药物抗肿瘤淋巴转移的靶向治疗效果,又能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mMWNT具有碳纳米管(CNT)独特的性质,其携载化疗药物后抗淋巴转移的效果较mCH40要好,应用前景也更为广阔。

论文目录

  • 一、中英文缩略词表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前言
  • 1.淋巴转移是胰腺癌首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 2.胰腺癌淋巴转移的治疗现状
  • 3.LC载体的研究现状
  • 4.提高LC疗效的方法
  • 五、第一部分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和磁性纳米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淋巴趋向性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六、第二部分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吉西他滨和磁性纳米活性炭-吉西他滨的淋巴靶向滞留性及体外抗胰腺癌细胞效应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七、第三部分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吉西他滨和磁性纳米活性炭-吉西他滨靶向治疗胰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实验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八、小结
  • 九、参考文献
  • 十、文献综述
  • 十一、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十二、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胰腺癌诊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2].胰腺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12)
    • [3].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最新关注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8)
    • [4].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潜在可治愈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更新解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12)
    • [5].自噬在胰腺癌及其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06)
    • [6].胰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12)
    • [7].十大恶性肿瘤影像分级检查推荐方案(1.0版)之胰腺癌[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05)
    • [8].2019年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01)
    • [9].胰腺癌临床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1)
    • [10].中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7)
    • [11].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0(04)
    • [12].从基础到临床:2019年胰腺癌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02)
    • [13].胰腺癌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医学信息 2020(03)
    • [1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及胰腺外影像学表现[J]. 重庆医学 2020(08)
    • [15].胰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J]. 当代医学 2020(11)
    • [16].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J]. 上海医药 2020(10)
    • [17].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3)
    • [18].胰腺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6)
    • [19].胰腺癌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03)
    • [20].外泌体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20(19)
    • [21].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与胰腺癌[J]. 肿瘤防治研究 2020(07)
    • [22].可切除/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综合治疗[J]. 肝胆外科杂志 2020(03)
    • [23].微生物与胰腺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8)
    • [24].自噬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20(15)
    • [25].大数据推动胰腺癌诊疗水平提高[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18)
    • [26].日本胰腺学会《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评介[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10)
    • [27].胰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及手术时机[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0(05)
    • [28].胰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0(01)
    • [29].胰腺结核19例临床分析[J]. 胃肠病学 2020(04)
    • [3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诊疗价值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01)

    标签:;  ;  ;  ;  ;  ;  ;  

    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应用于胰腺癌淋巴磁导向化疗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