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损伤及肝再生影响的研究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损伤及肝再生影响的研究

论文题目: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损伤及肝再生影响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理学

作者: 许翠萍

导师: 韩德五,刘近春

关键词: 肝大部切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肝再生

文献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脏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活体肝部分移植因其具有供肝质量高、疗效佳等优点而迅速发展。临床上活体肝部分移植的供肝来自健康人体,因此首先必须充分保证供体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要保证所供肝脏的重量满足受体最基本的肝功能需要。目前研究发现严重创伤与大手术的动物均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 肝大部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是一种大手术,是否伴有IETM,后者对残余肝脏有何损伤,特别是对残余肝再生有何影响罕见报道。本研究共分四部分:①肝大部切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及其机制;②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残余肝组织形态、功能及再生状态的影响;③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残余肝组织CD14 基因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④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体重180~220g 共120 只,随机分3 组。正常对照(normal contrast,NC)组不施加处理因素;PH 组依据Higgins 的经典方法制作模型;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开腹仅翻动肝左叶和中叶,不作肝叶切除,关闭腹腔。以NC 组为0h 观察时间点,以SO、PH 组术后6h、12h、24h、36h、48h、72h、120h、168h 为动态观察时间点。在各观察时间点至少选6 只大鼠纳入研究,留取血浆、肝组织、小肠粘膜标本。通过生化、放免、酶联免疫、电镜、病理、免疫组化、RT-PCR、FCM 等方法检测相关指标。实验一肝大部切除大鼠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H 后72h 内血浆内毒素(endotoxin, ET)水平升高,并于12h、48h 两次出现峰值。实验二肝大部切除大鼠小肠粘膜屏障动态变化的光、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光镜下发现PH 后24h 内有不同程度的肠粘膜受损表现。电镜下发现PH 后48h 内均有细胞间隙不同程度增宽,其间出现数量不等的镧颗粒沉积,部分镧颗粒出现在细胞内。SO 组仅见6h 出现肠粘膜细胞间隙增宽,有少量镧颗粒沉积。实验三肝大部切除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谷氨酰胺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H 后12h,24h 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释放入血增加,血浆DAO 动态变化与血浆ET 动态变化呈正相关。PH 后12h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著

前言

第一部分 肝大部切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及其机制

1.1 肝大部切除大鼠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

1.2 肝大部切除大鼠小肠粘膜屏障动态变化的光、电镜观察

1.3 肝大部切除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谷氨酰胺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动态变化

1.4 肝大部切除大鼠残余肝组织枯否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动态变化

第二部分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残余肝组织形态功能及再生状态的影响

2.1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残余肝组织重量体积的影响

2.2 肝大部分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残余肝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2.3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肝细胞的损伤

2.4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肝脏白蛋白合成功能的影响

2.5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肝脏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2.6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肝脏透明质酸代谢的影响

2.7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残余肝组织再生率的影响

2.8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对残余肝组织S期肝细胞的影响

2.9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残余肝组织PCNA 表达的影响

第三部分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残余肝组织CD基因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3.1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对残余肝组织CD14mRNA表达影响

3.2 肝部分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残余肝组织NF-кB 蛋白表达影响

第四部分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4.1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血浆TNF-α的影响

4.2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残余肝组织TNF-α的影响

4.3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 对血浆与肝组织IL-1β的影响

4.4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IETM对血浆TGF-α、TGF-β1的影响

总结

综述

概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组织再生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

个人简介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5

相关论文

  • [1].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 李夏.山西医科大学2004
  • [2].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创伤性休克和阻塞性黄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 陈玺华.山西医科大学2003
  • [3].内毒素对枯否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甘氨酸拮抗作用的研究[D]. 贠克明.山西医科大学2003
  • [4].抗肠源性内毒素药物《双利肝》的药学研究[D]. 赵正保.山西医科大学2005
  • [5].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肺综合征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慧英.山西医科大学2005
  • [6].肠黏膜屏障在肝硬化代偿期向失代偿期转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殷云勤.山西医科大学2006
  • [7].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慢性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 李红.山西医科大学2006
  • [8].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李文星.山西医科大学2006
  • [9].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基础研究及药物干预[D]. 王春妍.吉林大学2007
  • [10].rhALR在大鼠肝部分切除及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震侠.四川大学2007

标签:;  ;  ;  ;  

肝大部切除大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损伤及肝再生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