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的不断深化,我国证券市场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对于证券市场定位的偏颇和重刑轻民的法律传统,在整个证券法律体系中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重视,相关法规内容空洞进而缺乏可操作性。对于证券市场民事损害赔偿案件中最重要的损害额的计算问题,由于法律规定没有可操作性,而相关学者的意见也分歧巨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院对此类案件都无法处理。鉴于以上情况,2003年1月9日最高院作出了《关于审判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对于损害额的计算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也就标志着涉及虚假陈述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真正得以确立。文章以具体案件入手,找出在计算损害额的问题上各方存在的分歧,’然后采用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各方观点分别论证,以期找出一个即符合法律规定,又合情合理的损害额计量方法。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一个已经实际发生且经过法院审理的案件的案情,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的抗辩理由和法院最后的判决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找出该案件中双方在民事损害赔偿问题上的几点主要分歧,总结为以下几点:(一)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性质如何认定;(二)虚假陈述揭露日或更正日如何确认;(三)投资者损失额的计算应选何种方法;(四)市场系统性风险如何认定和计量。第三部分,介绍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于以上分歧的主要学说和观点。第四部分,通过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认定为侵权责任,将假陈述揭露日或更正日的认定更加细化,对损失额的计算采用基于加权平均的差额损失法,将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认定和计量与证券市场的量化指标相联系,从而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案情介绍
  • 二、案件焦点
  • 三、争议与分歧意见
  • (一) 关于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性质认定的争论
  • 1. 区分说
  • 2. 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竞合说
  • 3.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说
  • (二) 关于虚假陈述揭露日或更正日确认的争论
  • (三) 关于投资者损失额的计算方法的争论
  • 1. 价格反映法
  • 2. 系统风险法
  • 3. 实际损失法
  • 4. 算术平均法
  • (四) 关于市场系统性风险如何认定和计量争论
  • 四、研究结论
  • (一) 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
  • 1. 虚假陈述行为形态
  • 2. 虚假陈述行为的特殊认定标准
  • (二) 关于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性质认定的结论
  • (三) 关于虚假陈述揭露日或更正日确认的结论
  • (四) 关于投资者损失额的计算的结论
  • (五) 关于市场系统性风险如何认定和计量的结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