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及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对话理论及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

本文从小学生身心特点、语言文字的特点和作文教学现状三个方面阐述了作文难的原因。明确指出,这种“难”客观上是缘于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汉语文字的特点来讲的,而现实作文中的“难”更多地来源于人为因素。脱离实际生活的命题方式,致使学生想写的却不能写;普遍偏高的作文要求,致使学生想写作文却不知怎么写;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批改方式,致使作文写好写坏成了老师个人的事。在此基础上,从“对话”词义本身、国内外学者对“对话理论”的理解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对话理论的要义,归纳总结了“对话教学”民主性、生成性、创新性、多元性等主要特点,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相应对策。第一,针对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问题,把提高观察力和阅读量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进行了阐述,把学生学会“外储式学习”作为对话的前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打开感官;走进文本,扩大语言知识积累量。第二,针对学生对话、写作受约束和限制太多太死的问题,把如何命题、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怎么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进行了阐述,把改革命题方式作为激发对话的关键,力求把题目出到学生的心坎上,让题目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让题目插上想象的翅膀,增加学生自由对话、自由写作的空间。第三,针对作文批改中师生地位不平等、批评过多等问题,把如何对待学生作文、怎样通过平等对话修改作文和怎么指导学生批改作文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进行了阐述,把体验作文的乐趣作为对话的原则,通过多鼓励、少批评,多互批、少自改,多指导、少包办,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体验作文的快乐。第四,针对作文写作要求太高的问题,把如何正确看待作文本身的特点、怎样降低写作难度和教师如何进行示范引导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进行了阐述,把循序渐进作为引导学生对话的方法,由自欺欺人说作文不难、到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作文并不容易,由简单容易到复杂创造、逐步增加作文难度,由单纯指导到亲自示范、引导学生自由地对话。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小学生作文难的症结与现状分析
  • (一) 从小学生身心特点来看,作文确实比较难
  • (二) 从语言文字的特点来看,作文要比说话难
  • (三) 从教学现状来看,人为地制造了许多“难”
  • 1. 命题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有话难表达
  • 2. 作文要求过高,学生怕写作文
  • 3. 僵化的讲评模式,学生不愿写作文
  • 二、对话理论的要义及对话教学的特点
  • (一) 对话理论的要义
  • (二) 对话教学的特点
  • 1. 民主性
  • 2. 生成性
  • 3. 创新性
  • 4. 多元性
  • 三、对话理论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一) 对话的前提:指导学生学会“外储式学习”
  • 1. 走进生活,打开感官
  • 2. 走进文本,扩大语言知识积累量
  • (二) 对话的关键:改革命题方式
  • 1. 把题目出到学生的心坎上
  • 2. 让题目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 3. 让题目插上想象的翅膀
  • (三) 对话的原则:体验作文的乐趣
  • 1. 多鼓励,少批评
  • 2. 多互批,少自改
  • 3. 多指导,少包办
  • (四) 对话的引导:循序渐进
  • 1. 由自欺欺人到实事求是
  • 2. 由简单容易到复杂创造
  • 3. 由单纯指导到亲自示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对话理论及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