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B细胞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

调节性B细胞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B细胞异常改变是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 pSS)特征性表现之一。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 Breg)是一组具有抑制免疫应答反应的新成员,在保持机体免疫功能平衡和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Breg的研究以动物模型为主,已知的Breg亚群有CD5+B-la细胞、CD19hiCDldhiCD5+B细胞、CD19+CD21hiCD23+CD24hi CD93+T2-MZP Breg细胞以及CD19hiCDldwCD5+B10细胞(IgM+CD21+CD23"CD24hi CD93-)[7]等,分泌IL-10是其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标志[8-11] Breg在人体中的研究不多;目前发现人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12]具有免疫调节功能;CD19+CD5+Fox3+B细胞可能为潜在的Breg亚群。Breg在pS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pSS临床表现方面的关系仍不明确。本研究中,我们尝试评价外周血Breg匕例、CD69、 CD80、 BAFF-R等B细胞活化标记的外周表达在pSS、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 HC)间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对Breg亚群的功能进行探索,尝试解释Breg在pS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明确pSS诊断患者34例、明确SLE诊断10例,健康对照19例。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BMC中Breg (CD19+CD24hiCD38hi)在淋巴细胞及CD19+B细胞中的比例;检测各组CD69、 CD80、 BAFF-R在CD19+B细胞Breg表达百分比及强度。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按照2009年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评分(ESSDAI)评价pSS患者疾病活动度。根据治疗(初治组、免疫抑制治疗组和其他治疗组)、有无口眼干症状、ESSDAI评分及血清IgG水平对pSS患者进行分组。流式细胞分选去除Breg细胞,CD3单抗刺激培养3天后检测去除Breg组和未去除Breg组CD4+IFN-Y+Thl细胞及CD19+IL-10+B细胞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IFN-γ浓度。[结果]1、pSS患者外周血Breg细胞占CD19+B细胞百分比(2.63+2.65%)高于SLE患者(0.93±1.18%,p=0.024)和HC组(1.32±±1.32%,p=0.025);各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变化。初治pSS患者组Breg占CD19+B细胞百分比(3.544±3.01%)高于SLE组(p=0.005)和HC组(p=0.001)。初治pSS患者组Breg占淋巴细胞百分比(0.17±±0.21%)高于免疫抑制治疗组(0.10±±0.15%,p=0.026)和其他治疗组(0.05+0.04%,p=0.032)、SLE组(p=0.000)及HC组(p=0.004)。2、有口干症状患者B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0.08±0.06%)低于无口干患者(0.25±±0.28%,p=0.029);占CD19+B细胞百分比前组(1.88±±2.06%)亦显著低于后组(4.62±±3.11%,p=0.004)。有眼干症状患者B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0.09±±0.11%)低于无眼干症状患者(0.19±0.25%,p=0.014)。轻度活动(ESSDAI≤6)pSS患者和中度以上活动组(ESSDAI>6)间Breg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gG>20g/L组Breg占CD19+B细胞百分比(3.82±3.34%)明显高于IgG≤20g/L组(1.63±1.31%,p=0.045)。3、pSS患者Breg细胞表面BAFF-R表达百分比(87.42±±28.84%)和强度(10065.20±6526.50)均高于SLE组(43.73±±48.19%,p=0.009,2295.35±2580.39,p=0.000),低于HC组(99.38±1.52%,p=0.001,34017.21±56136.49,p=0.010)。4、各治疗分组间Breg细胞表面CD69表达百分比(p=0.008)、强度(p=0.023)、CD80表达强度(p=0.025)、BAFF-R表达强度(p=0.003)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免疫抑制治疗Breg细胞表达CD69百分比(p=0.021)、CD80强度(p=0.020)及BAFF-R强度(p=0.038)较初治组均降低。5、初治pSS患者Breg占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血清C4(p=0.044,R=-0.589)成负相关,与IgA(p=0.044,R=0.546)、IgG(p=0.029,R=0.545)成正相关:Breg占CD19细胞百分比与C4(p=0.030,R=-0.624)成负相关;与IgG(p=0.004,R=0.680)成正相关。6. pSS患者CD19+B细胞表达CD80百分比(9.53±6.61%)低于SLE患者(17.6±11.41%,p=0.033),表达强度(2357.23±320.30)高于SLE患者(2071.38±±218.39,p=0.006):表达BAFF-R强度(19567.03±±7841.24)高于HC组(72025.89±19532,p=0.010)。pSS患者各治疗组间CD19+B细胞表面CD69、 CD80、 BAFF-R表达百分比及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SS患者CD19+B细胞表达CD69百分比与IgG成正相关(p=0.013,R=0.440);pSS患者CD19+B细胞表达BAFF-R强度与C3(p=0.030,R=0.462)正相关。7、分选去除Breg培养后CD19+IL-10+细胞百分比降低,CD4+IFN-r+Thl细胞百分比升高,培养上清中IL-10浓度降低,IFN-γ浓度降低。[结论]在pSS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中Breg表达水平较HC组高,且与患者血清IgG呈正相关;初治组Breg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免疫抑制组高,推测pSS外周血Breg比例升高预示着病情较重。Breg表面BAFF-R表达百分比、强度均低于HC组。初步检测pSS患者外周血Breg功能基本正常。提示Breg细胞参与pSS的发病,可能在pSS中起抑制过度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对象
  • 二、化学试剂和耗材
  • 三、实验方法
  • 1. 实验流程
  • 2. 外周血Breg及CD69、CD80和BAFF-R流式细胞仪检测
  • 3. Breg功能检测
  • 4. ELISA法检测细胞分选培养后上清中IL-10、IFN-γ水平
  • 5. 统计方法
  • 结果
  • 一、病人基本情况
  • 二、pSS患者、SLE患者及HC组外周血Breg百分比分析
  • 三、pSS、SLE患者及HC外周血B细胞活化标记表达情况
  • 四、临床相关性分析
  • 五、Breg功能检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一:调节性B细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银屑病关节炎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2002年AECG干燥综合症诊断国际分类标准
  • 附录2: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
  • 附录3: ACR 1997年的SLE分类标准
  • 附录4: 英文缩略词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S1)
    • [2].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对月经过多女性铁缺乏的诊断价值[J]. 空军医学杂志 2015(04)
    • [3].锌对婴幼儿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18)
    • [4].NK细胞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4(04)
    • [5].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06)
    • [6].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01)
    • [7].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验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6)
    • [8].维持性血液透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CKD-MBD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08)
    • [9].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06)
    • [1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J]. 内科 2016(03)
    • [11].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CD4+CD25+FOXP3+细胞分析[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02)
    • [12].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肿瘤临床 2012(09)
    • [13].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炎症因子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07)
    • [14].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J]. 临床军医杂志 2015(08)
    • [15].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表达[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03)
    • [1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循环CD34~+细胞计数的临床研究[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2(09)
    • [17].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内科杂志 2019(06)
    • [18].降钙素原与感染细胞监测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15)
    • [19].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43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12)
    • [2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肺腺癌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21].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导致医院感染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观察[J]. 临床急诊杂志 2015(12)
    • [22].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病毒核酸与淋巴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10)
    • [23].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35)
    • [24].孕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T细胞亚群变化[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20(03)
    • [25].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亚群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 2012(04)
    • [26].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04)
    • [27].HIV/AIDS病人CD_4~+T淋巴细胞Th1型与Th2型变异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8(03)
    • [28].NK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0(02)
    • [29].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01)
    • [30].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手术效果及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 2020(06)

    标签:;  ;  ;  

    调节性B细胞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