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宿迁供电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我国电力领域的不断发展,不但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民生质量。因此我国电力相关部门要告诉重视电力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努力的处理好相关事宜,有效的保证电力的信息化,科学化,规模化以及正规化建设。从而推进电力配电的自动化朝着高质量以及高效率方向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管理;途径;分析
1导言
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大量数据的采集,由计算机进行自主整理、自主分析、自主判断,发挥计算机快速、精确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的效率和水平,代替了重复性的人力劳动。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电力企业更加加强在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方面的投资,以期更进一步挖掘信息自动化带来的优势,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的不断发展。
2当前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其电力管理的基本现状
2.1电力配电整体发展状况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发展相对不够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困难。电力配电的自动化以及工程后的相关管理工作,需要拥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专业人员进行善后的工作处理。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国家寄予的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只要实现资金的保障与政策上的扶持,才能够顺利开展其相关的后续工作。目前,由于我国在电力的发展过程中,实际应用的电力技术相对较为贫乏,同时电力的相关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水平。此外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导致电力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管理工作总体发展仍然存在着困难。
2.2电力配电建设地区性发展不均匀
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前用电的质量问题,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用电水平。但是综合我国当前地区配电管理的发展状况分析,部分地区电力的发展相对较为完善,还有相当部分地区发展仍然处于探索的时期。例如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的发展方面,严重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所以电力配电的发展过程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无法达到资金方面的支持,因此电力配电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
2.3实用性与智能化的程度相对较低
当前,我国在电力配电的实用性以及智能化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相差很多。导致其中西方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全面覆盖系统。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国内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区域实现了电力配电的自动化管理,而国外部分国家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五。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综上所述,提高国内电力配电系统的实用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由于我国正处于电力配电自动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电力配电的智能化水平相对较弱。
3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增强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
有效开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最核心因素就是人员因素,因此,打造一支优质高效的人才队伍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和市场需求。电力企业要想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点,从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促使其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发展状态中,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具体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第二点,针对各岗位职责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应通过培训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增强技术人员熟练掌控和应用专业技术的能力。第三点,在电力企业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第四点,促使员工积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持续学习,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
3.2提高技术人员的维护水平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科学判断和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此不但能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和优点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发,从而有效增强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能力,进而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进行不断拓展新的途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信息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将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通过数字化变电站以及电网的进一步开发,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强力的技术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采集和处理电力系统运行相关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对电网管理的统一规范化,并大大增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从而保证电网体系的安全运行,有力促进我国电网改造的顺利进行。
3.3全面加大管理力度
由于电力系统对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要想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就必须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修和管理,将由于供电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故障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尽量减少,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一点,要从电力系统的特点出发,针对其自动化技术制定合理的管理责任制度,以达到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分工管理目的,将各项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从而不断增强电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第二点,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加大对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完善这些地区的电力设备,将自动化技术和电力设备充分结合起来,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电力企业应严格要求技术人员定期维修和保养各项电力设备,并积极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从而将电力故障造成的供电中断频率尽可能降低。
3.4合理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配置方式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当前采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要想达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目标,就应在设计电网综合自动化时,全面综合分析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因素,以保证电力系统化自动技术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具体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点,在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分布式设计方式,即把各个电力系统的基本单元相互独立出来,以防止各个单元之间相互产生影响。第二点,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时,不少地方需要用到二次接线,对于这些地方就要尽可能进行电力简化,通过多功能继电器逐步取代以往的二次接线,之后对主控制和各个开关柜进行分布式设计,如此就可以将开关柜内接线有效简化,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第三点,增强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保证自动化技术能够广泛运用到各种电力设备中,进而促使电力设备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达到自动化的实际要求。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企业目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基于当前形势下我国电力配电的自动化的发展状况。电力企业要引起充分的认识,电力自动化发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好,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作为电力企业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努力完善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理念,加强对电力建设的监督管理力度,全面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揭建栋.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5):6-7.
[2]白天.化工企业仪表自动化检修改造项目成本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6):132-133.
[3]鹿建文.应用自动化系统助推开发管理水平提升[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7):53.
[4]崔虎.基于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医院药房管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37.
[5]王永宏.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基本现状及安全管理对策[J].时代农机,2018(07):153.
[6]程志博.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