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

探究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221000)

摘要:电力供应企业质量服务级别的逐步增加,用户也在逐渐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可靠性是重要的操作和管理的目标。文章根据配电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经验,结合影响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的因素的基础提出加强的配电管理,建立一个强大的配电网络,尤其是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序,改进提高客户可靠性方法的方法。

关键词:配电运行;可靠性;非故障停电;改进方法

前言

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到配电网路的运行管理当中,在提高了配电网路运行管理效率,加强了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给配电运行管理到来了诸多挑战,使得配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供电可靠性的含义

一、供电可靠性不仅是供电企业对用户的供电能力的反映指标,是电力系统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的具体体现

一般是由用户平均停电频率和用户平均停电累计时间以及全部用户平时供电时间占全年时间的百分数来表示,即CAIFI=用户停电总次数/停电用户总数,CAID=用户停电累计时间总和/停电用户总数。提高供电可靠性可减少对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停电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而从用户平均停电频率和用户平均停电累计时间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就要尽量缩短用户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二、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一)常规维修率和非故障停电

供电部门根据维修规定会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在计划维修的时间周期里,无论是否出现故障都需要对设备进行大修或小修。制定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预防在供电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随着电气检测技术的逐渐增强,先进设备的不断引进以及管理水平的逐年提高,过于频繁的常规维修则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它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非故障停电有以下几个方面:如在35kV及以上电线路架设跨越时,要求配网配合停电,设备检修、改造等也会引起配电网停电。近年来,城市农村网络改造以及市政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都需要配网停电,导致非故障停电的次数越来越多,影响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二)故障停电与故障修复时间

由于配电网是露天运行的,经常因为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导致配电线路跳闸,严重影响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线路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雷雨灾害造成的故障;(2)高空落物、树木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的故障;(3)设备、材料的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4)外力破坏引起的电力设备故障等。而故障的修复时间与故障的轻重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有关,故障停电与修复时间也会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

(三)配网技术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对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投入较多,而对配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重视不足,与国外先进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相比,我国的配网技术还只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无论在使用技术、设备使用、生产环境建设等方面发展还不成熟,配网自动化技术普及不足,导致常规检修的时间增多,故障修复的时间增长,很多高端的监测、检修技术无法应用,这一现象极大地滞后了配电运行中的供电可靠性,配网自动化技术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一)积极调整检修工作,努力减少非故障停电制定工作计划,优化实施方案,通过在线监测、红外监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科学地把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实际需要来安排定期检修,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同时,要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检修和故障修复时间,提高施工检修质量,提高停送电管理,杜绝重复停送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开展带电作业和带电检修。这样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减少了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二)加强线路运行管理,努力缩短修复时间在电力线路中,定期修剪树枝以及清理电力通道,配电变压器高、低压接线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加强线路的日常巡视与维护,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通过在线监测及时掌握电力运行状况,老化的设备材料要及时更新。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故障要在安装设备时就考虑远离车行道,避免安装设备在道路视觉死角处,并在设备处安装减速带或明显标识。另外,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以缩短线路修复时间,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三)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提高供电可靠性

1.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意义。配网自动化是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结构设计、供配电实施、通讯技术等为一身的管理系统。它的出现可以充分地改善我国电力系统服务能力不强的局面。长期以来,我国配电网建设不受重视,配网结构比较薄弱,供电可靠性低。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要求积极稳步推进配网自动化,加大配网建设资金投入,实施城农网改造,其主要意义体现在: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用电质量,能够向用户连续提供优质电力服务;提高了城市乡村电力网的整体供电能力;提高配网管理水平;减少配电网的运行维护费用和各种损耗,以实现配电网的经济良性运作。

2.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方向。配网自动化是以实时方式对配电网进行数据收集、控制、调节和事故处理的技术,所以它可以实现以下要求:通过系统监测功能计算线损,使线路能在最佳的经济状态下运行;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通过系统监测功能及时发现用户计量表是否出现故障,能够防止用户窃电,它具备相当完善的、能准确识别故障电流的故障控制器,以实现远程操作。实现快速隔离故障,快速复电。

3.配网自动化的应用模式。目前应用现状有以下几种应用模式:在10kV环形电缆配电网络中采用重合器,配合环网柜实现配电自动化;在10kV辐射线路或树状线路采用重合器、分段器方式;馈线自动化模式,包括就地控制模式和就地、远方混合控制模式。就地控制模式是指利用重合器配合分断器的方式来实现;混合控制模式是指利用具有远方自动化功能的开关进行控制,这种方案可以准确地消除故障,保障供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四、结语

提高供电可靠性无论对供电部门还是居民大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要加强配电运行中的维护和管理,构筑坚强的供电网络,特别重要的是还要加强科技创新产品的应用,多方面综合实施来提高供电可靠性。而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实施也是经济迅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因此,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的原则,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从而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夏书军,程志武.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2).

2001,(7).

[4]唐怡雯.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1,(3).

[5]厉吉丈,李红梅,等.配电系统自动化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J].电网技术,2009,(3).

[6]胡绍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

[7]宋朔.加强配网运行维护与管理,提高供电可靠率[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8]李艳生,程明,郭春斌.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

标签:;  ;  ;  

探究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