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自1990年代以来,对TRIPS框架内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在我国确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背景下,深入、全面、客观认识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法学的方法,对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开创性地构建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包含内生创新的知识产权经济增长动态模型,揭示了知识产权制度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复杂性和两面性,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应是其立法强度和执法强度的综合。(2)一个国家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随着其经济增长水平起初下降然后提高,两者呈U型关系。(3)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保障制度,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间接推动经济增长。(4)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5)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20年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7%;我国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差异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差异。(6)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最终影响是两者的综合,积极影响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一国的特定经济法律环境。本文的有益探索,为研究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研究思路
  • 1.3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3.1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1.3.2 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2.1 古典增长理论
  • 2.2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2.1 熊彼得的创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2.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2.2.4 索洛增长模型
  • 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典型模型
  •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测定及验证
  • 3.1 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测度方法
  • 3.1.1 问卷调查法
  • 3.1.2 立法评分法
  • 3.1.3 综合评分法
  • 3.2 对现有测度方法的评析
  • 3.2.1 测定的范围
  • 3.2.2 法律的执行
  • 3.2.3 测度的再现性
  • 3.2.4 测度的公正性
  • 3.2.5 不同指数间的关联性
  • 3.3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Ginarte-Park方法的缺陷
  • 3.3.2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
  • 3.3.3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计算
  • 3.4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验证
  • 3.4.1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时间序列的验证
  • 3.4.2 中国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 4.1 知识产权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述评
  • 4.1.1 最优专利保护期模型(诺德豪斯模型)
  • 4.1.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水平创新模型
  • 4.1.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垂直创新技术扩散模型
  • 4.1.4 包含FDI的技术扩散模型
  • 4.2 一个包含内生创新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模型
  • 4.2.1 理论模型
  • 4.2.2 实证验证
  • 4.2.3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机制的实证分析
  • 5.1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 5.2 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5.2.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3 小结
  • 5.3 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扩散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2 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许可关系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 5.3.3 小结
  • 5.4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1 相关文献综述
  • 5.4.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识产权制度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研究
  • 6.1 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6.1.1 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6.1.2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6.1.3 小结
  • 6.2 知识产权制度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研究综述
  • 6.2.1 相关研究综述
  • 6.2.2 小结
  • 6.3 知识产权制度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分析
  • 6.3.1 OLI理论
  • 6.3.2 知识产权制度对外国直接投资影响的OLI理论分析
  • 6.3.3 小结
  • 6.4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 6.4.1 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状况分析
  • 6.4.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实证分析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总体分析
  • 7.1 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 7.1.1 激励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
  • 7.1.2 促进技术扩散
  • 7.1.3 促进信息的获取和传播
  • 7.2 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
  • 7.2.1 垄断价格形成,消费者福利损失
  • 7.2.2 技术模仿、获取、使用成本增加
  • 7.2.3 管理和执法成本增加
  • 7.2.4 劳动力就业减少,就业压力增大
  • 7.2.5 知识产权滥用
  • 7.3 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
  • 7.4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的原因
  • 7.4.1 经济增长水平低
  • 7.4.2 市场机制不完善
  • 7.4.3 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 7.4.4 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能力不强
  • 7.4.5 知识产权行政司法机制不完善
  • 7.4.6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缺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