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论文摘要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民市民化进程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社会空间”。“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快速城市化而产生的特殊问题。当前“城中村”改造存在日益严峻的矛盾冲突,使“城中村”改造成为影响城市协调发展、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突出问题;成为城市政府、“城中村”村民及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南昌市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城市扩张而形成的一些不断被包围并改变的原农村社区所形成的城中村新社区。这些新的社区聚落群体,体现了大多数城市在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共同特征,也体现了中部江西地区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以及特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轨迹。本研究立足于南昌市“城中村”个案。笔者结合对南昌市部分“城中村”进行的多次实地调研,与笔者就生活在其中而具有的对改造现实的体验,具体针对“南昌市永溪村”的“城中村”改造与整治的现状及实践经验,描述了南昌市“城中村”的经济、社会现象,居民社会生活与社会心理等问题;并从“城中村”演变过程中的制度与政策因素入手,分析了南昌市“城中村”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成因;提出了解决南昌市“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思路与对策建议。意图既可在理论上深化理解城中村问题及现象,又可在实践和政策层面上提供一条中部地区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可行路径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城中村改造理论基础
  • 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 级差地租理论
  • 2.3 城市政体理论
  • 2.4 城市更新理论
  • 2.5 博弈论
  • 第3章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现状描述
  • 3.1 南昌市及其城中村概况
  • 3.1.1 南昌市概况
  • 3.1.2 南昌市城中村概况
  • 3.2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现状调查
  • 3.2.1 南昌市城中村的经济现象
  • 3.2.2 南昌市城中村的社会现象
  • 3.2.3 南昌市城中村村民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心理
  • 3.3 南昌市城中村整治与改造实践
  • 第4章 南昌市城中村演变过程及成因分析
  • 4.1 南昌市城中村演变过程
  • 4.1.1 起步阶段
  • 4.1.2 发展阶段
  • 4.1.3 成熟阶段
  • 4.1.4 衰落或更新阶段
  • 4.2 南昌市城中村形成原因
  • 4.2.1 制度原因
  • 4.2.2 社会原因
  • 4.2.3 政策原因
  • 4.3 南昌市城中村形成的意义
  • 4.3.1 城中村的积极意义
  • 4.3.2 城中村的消极意义
  • 第5章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的路径分析
  • 5.1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
  • 5.1.1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 5.1.2 有利于建设现代化城市
  • 5.1.3 有利于防止贫民窟现象产生
  • 5.1.4 有利于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 5.1.5 有利于解决城中村人口的出路
  • 5.1.6 对农民社会化的意义
  • 5.2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模式概述
  • 5.2.1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空间模式
  • 5.2.2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组织模式
  • 5.3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 5.3.1 立法支撑力度不够
  • 5.3.2 改造资金缺口大
  • 5.3.3 村民思想障碍大
  • 5.3.4 开发商、村民、政府三者间的利益冲突
  • 5.3.5 改造后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缺失
  • 5.3.6 城中村融入城市整体存在障碍
  • 5.3.7 城中村改造对本土文化造成的影响
  • 第6章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对策研究
  • 6.1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目标
  • 6.2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原则
  • 6.2.1 统一规划原则
  • 6.2.2 因地制宜、分类改造原则
  • 6.2.3 统筹协调原则
  • 6.2.4 物质、社会形态相结合改造原则
  • 6.2.5 循序渐进原则
  • 6.3 南昌市城中村改造对策
  • 6.3.1 科学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
  • 6.3.2 努力消除村民思想障碍
  • 6.3.3 积极推进城中村转制工作
  • 6.3.4 适当运用城中村改造模式
  • 6.3.5 多方筹措城中村改造资金
  • 6.3.6 全面完善改造相关配套措施
  • 6.3.7 致力寻求社区多元文化的融合
  • 第7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昆明消防全力服务投资百亿城中村改造[J]. 中国消防 2009(11)
    • [2].城中村现象的经济学研究[J]. 市场观察 2015(S1)
    • [3].浅论我国“城中村”改造发展[J]. 陕西建筑 2010(05)
    • [4].“城中村”社区改造中存在的困境与对策分析——以龙岩市S社区为例[J]. 学术问题研究 2015(02)
    • [5].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标准辨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6].基于紧迫度的城中村台区改造优先级评估方法[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9(04)
    • [7].城市更新视角下基于博弈论的城中村更新模式探究[J]. 城市住宅 2019(12)
    • [8].“城中村”改造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机制探究[J]. 山西农经 2019(24)
    • [9].深圳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增值收益的社会认知及其演变[J]. 城市问题 2019(12)
    • [10].小城镇城中村规划实施策略研究[J]. 居舍 2020(02)
    • [11].城市更新政策变化对城中村改造的影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02)
    • [12].“村集体—企业—高校”联合改造“城中村”可行性分析——以长治市桃园村为例[J]. 辽宁经济 2020(02)
    • [13].海口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村庙的意义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2)
    • [14].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J]. 山西农经 2020(02)
    • [15].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委会的作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4)
    • [16].城中村学校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5)
    • [17].城中村改造下村民的发展问题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 辽宁经济 2020(05)
    • [18].城中村是来自未来的世界遗产[J]. 城市环境设计 2020(01)
    • [19].以“城中村”改造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2)
    • [20].城中村改造中利益主体的冲突与协调途径实证研究——基于协商治理的引入[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4)
    • [21].未来居住:互联网+城中村[J]. 新建筑 2019(S1)
    • [22].南通市区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研究[J]. 城市住宅 2020(08)
    • [23].西安市城中村用地去留问题探析[J]. 小城镇建设 2018(11)
    • [24].城中村改造后居民价值观引导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5].城中村形成原因及改造中应注意的问题[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36)
    • [26].杭州:“城中村”里崛起新产业[J]. 资源导刊 2019(03)
    • [27].城中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4)
    • [28].城镇化进程中昆明市城中村青少年体育参与状况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6)
    • [29].基于城市“微更新”理念下南宁城中村改造的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4)
    • [30].浅谈城中村规划和改造[J]. 门窗 2019(02)

    标签:;  ;  ;  ;  ;  

    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