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

论文摘要

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它为人们提供了优质蛋白质、就业机会、经济发展和休闲娱乐等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本质问题。近年来,随着部分地区和部分种群的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渔业水域污染加重、人口剧增、水产品消费意愿增强等问题的出现,对渔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测度、分析、评估正成为国内外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重点和热点领域。认真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指数测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渔业资源的特性、供应情况、人口发展与消费模式变化等相关因素,提出用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测度、比较、分析和趋势预测,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可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发展和研究历程,引起了人们对发展观的重新认识。综述多种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并全面充分分析最新的生态足迹测度方法,发展出生态足迹指数方法,用于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包括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牧业生态足迹指数、林业生态足迹指数、农用地生态足迹指数、建设用地生态足迹指数和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指数等在内的生态足迹指数多样性概念,用于在宏观上测度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渔业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状况及一般过程,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全球变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栖息地破坏、人口与收入水平、技术进步、渔业水域开发利用状况、渔业综合管理、渔业补贴、水生生态系生物入侵、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状况等因素均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分析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的原则、理论框架、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渔业生态足迹指数测度方法的理论假设、计算步骤、应用范围、数据来源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等。在案例研究中对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2001年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用渔业生态足迹指数方法进行了动态测度,并对我国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变动

论文目录

  • 摘 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0.2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的作用
  • 0.2.1 全面、客观地评价渔业产业发展的状况
  • 0.2.2 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
  • 0.2.3 全面、客观地测度未来渔业资源的发展潜力
  • 0.2.4 为渔业资源的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 0.2.5 对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提供改进建议
  • 0.3 本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0.4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 0.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 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测度的生态环境方法
  • 1.1 可持续发展
  • 1.1.1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
  • 1.1.2 可持续发展
  • 1.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1.2 可持续发展测度的生态环境方法
  • 1.3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测度方法近期进展
  • 1.3.1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 1.3.2 国内外生态足迹应用研究
  • 1.3.3 生态足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和建议
  • 1.3.4 小结
  • 1.4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可持续发展测度?
  • 1.4.1 生态足迹指数的理论假设
  • 1.4.2 生态足迹指数的计算
  • 1.4.3 生态足迹指数分析方法
  • 1.4.4 数据来源
  • 1.5 生态足迹指数多样性
  • 2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
  • 2.1 渔业资源的概念及其特性
  • 2.1.1 渔业资源
  • 2.1.2 渔业资源的特性
  • 2.1.3 渔业资源的分类
  • 2.1.4 世界渔业资源开发概况
  • 2.1.5 渔业资源开发的作用
  • 2.2 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 2.2.1 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过程
  • 2.2.2 全球捕捞渔业面临的危机
  • 2.3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 2.3.1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 2.3.2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 2.4 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分析
  • 2.4.1 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
  • 2.4.2 全球变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 2.4.3 水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
  • 2.4.4 人口与收入水平
  • 2.4.5 技术进步
  • 2.4.6 近海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 2.4.7 渔业综合管理薄弱
  • 2.4.8 渔业补贴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 2.4.9 水生生态系生物入侵
  • 2.4.10 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状况
  • 3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理论和方法
  • 3.1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
  • 3.1.1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
  • 3.1.2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的原则
  • 3.2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理论框架
  • 3.2.1 一般可持续发展模式
  • 3.2.2 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3.2.3 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基础的指标框架
  • 3.2.4 压力——状态——响应可持续发展模式
  • 3.2.5 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 3.2.6 小结
  • 3.3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方法
  • 3.4 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分析方法
  • 3.4.1 渔业生态足迹指数
  • 3.4.2 计算国家渔业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
  • 3.4.3 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计算
  • 3.4.4 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测度
  • 3.4.5 数据来源
  • 3.4.6 应用范围
  • 3.4.7 渔业生态足迹指数计算方法的完善
  • 4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测度
  • 4.1 渔业水域资源概况
  • 4.1.1 海洋水域资源
  • 4.1.2 内陆水域资源
  • 4.2 渔业资源概况
  • 4.2.1 海洋渔业资源
  • 4.2.2 浅海、滩涂渔业资源
  • 4.2.3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
  • 4.3 渔业资源利用状况
  • 4.3.1 捕捞渔业
  • 4.3.2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 4.4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测度
  • 4 4.1 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计算方法及说明
  • 4 4.2 基础数据
  • 4.4.3 计算结果与简要分析
  • 4.5 我国渔业生态足迹指数变动的因素分析
  • 4.5.1 人口的快速增加
  • 4.5.2 国际渔业法律制度的发展对我国海洋渔业的影响
  • 4.5.3 捕捞渔业过度开发
  • 4.5.4 渔业水域污染加剧
  • 4.5.5 水产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
  • 4.5.6 我国水产养殖开发政策的作用
  • 5 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 5.1 加强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养护和加快渔业水域污染治理
  • 5.1.1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
  • 5.1.2 实施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保护
  • 5.1.3 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 5.2 加快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5.2.1 近期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成就
  • 5.2.2 现阶段水产养殖业发展值得关注的突出问题
  • 5.2.3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养殖业
  • 5.3 加快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进程
  • 5.3.1 延续海洋捕捞渔船报废补助政策
  • 5.3.2 加大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扶持力度
  • 5.3.3 积极探索渔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 5.4 继续实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战略
  • 5.4.1 “十一”五期间人口发展战略目标
  • 5.4.2 继续实施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战略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3 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展望
  • 附表1 1978 年--2001 年中国人口、水产品产量表
  • 附表2 1978 年--2001 年中国水产品进出口分析表
  • 附表3 1978 年--2001 年中国水产品总消费量分析表
  • 附表4 1978 年--2001 年中国渔业生产水域面积变化表
  • 附表5 1978 年--2001 年中国渔业生态足迹表
  • 附表6 1978 年--2001 年中国渔业水域可用面积表
  • 附表7 1978 年--2001 年中国渔业生物承载力表
  • 附表8 1978 年--2001 年中国渔业生态足迹指数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甘肃省张掖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思考[J]. 甘肃科技 2019(22)
    • [2].APEC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行动[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4)
    • [3].在战“疫”中学会可持续发展[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03)
    • [4].从可持续发展寻找国际化战略的支撑[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06)
    • [5].新冠疫情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08)
    • [6].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 农家参谋 2020(24)
    • [7].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观[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09)
    • [8].新形势下广东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23)
    • [9].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获政策支持[J]. 中国商界 2019(01)
    • [10].我国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体育文化导刊 2019(02)
    • [11].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 中国市场 2019(06)
    • [12].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探究[J]. 南方农业 2019(02)
    • [13].乡村振兴战略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J]. 乡村科技 2019(05)
    • [14].陕北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园艺 2019(11)
    • [15].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19)
    • [16].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J]. 辽宁经济 2019(09)
    • [17].林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探讨[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09)
    • [18].深圳再出发——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推进[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19(Z1)
    • [19].企业“一号位”应当是“首席可持续发展官”[J]. 中关村 2019(11)
    • [20].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在行动[J]. 中国发展观察 2019(21)
    • [21].“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栏目介绍[J]. 资源与产业 2017(05)
    • [22].我国环境会计探析——基于全球化视角[J]. 经贸实践 2017(24)
    • [23].浅谈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3)
    • [24].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4)
    • [25].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展望[J]. 山西农经 2017(23)
    • [26].分析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 中国新通信 2018(01)
    • [27].农村道路客运可持续发展研究[J]. 山西农经 2017(24)
    • [28].国际光日[J]. 科技导报 2018(05)
    • [29].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 砖瓦 2018(04)
    • [30].论沈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08)

    标签:;  ;  ;  ;  ;  ;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