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模具冲压与精加工

机械模具冲压与精加工

宋文文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手段是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方式是工具和机器的推广和使用,而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技术的高低,直接对生产品产生重要的影响,关系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技术人员是技术使用和改进的重要分子和因素,一个国家技工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出技术底子的厚薄和发展后劲。而机械加工是社会需求和应用范围涵盖范围很大的一个职业,大到机器的装配、维修和调试,小到工具和模具的制造和加工,无一不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面。

〔关键词〕科技机械冲压模具模具是工业和机械业中,用来生产有特定规格的一种工具和装置,它通过各种手法制成,如常见的吹塑、压铸和拉伸等等,而冲压是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分离和成型手段得到预订材料,包括机冲和模冲等方法,通过一定的操作运动和机械使用手法,达到模具要求的实现。

1机械加工模具的冲裁操作1.1算好尺寸,务求精准。把卸料板和板料紧密贴在一起,凸膜降到与板料接触的部位,进入凹膜,然后通过相对运动,使板料分离。这其中涉及到两个关键点:一是凸凹膜接触要严丝合缝,而是有足够的压料力。

我们常见的问题是,在冲压之后,废料与工件不易分离,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凸凹模的卸料板上增加一些限位块,这样落料冲孔后,先从凹膜中推出工件,然后再从凹凸膜上推落废料,这样两者就自然而然的分开了。

有的模具的冲孔数量多,这样我们要用很大冲压力去做,在手头工具缺乏和冲床吨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选用不同规格和长度的冲头,将冲孔运动分时进行,这样可以达到目的。对有弯曲精度要求的冲孔,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个斜楔结构,然后进行弯曲冲压,再做水平方向上的冲孔运动以达到目的。

1.2模具拉伸工艺中的冲压与制造。有的模具需要综合各种工艺,如弯曲和拉伸等,对于此种工件,应该分工艺进行分别的控制和操作。比较简单的模具,结构如果不复杂,我们只要提高冲压速度,保证足够的冲压力,符合要求,提高效率就可以,而对于形状复杂的连续模具设计的工件,我们可以将其分解,分段冲压,最后整合即可。如一个半圆形的元件,我们可以先将其做成有90度的弯曲圆弧,成型后,再做一次更小角度的弯曲圆弧,最后整体抱圆,再做精度校正。

2机械精加工与热处理问题研究2.1厚度的考虑与机械精加工。对于不同的加工材料,常见的像塑料薄膜、胶木板、软铝,硬铝、紫铜、黄铜和纯铁等,另外还有钢、硅钢和锡青铜等模件,其壁厚应该在0.8t与1.2t之间,料厚数据在0.5mm与0.7mm之间,保证加工的统一性。以上材料要保证在连接凹凸模的时候,不会存积废料,消除胀力,机械加工模具的设计和耐用性是使用的基础。机械加工冲压模件的制作,首先要合理安排程序工艺,选用质量高的材料,机械压力的精度要高,保护冲模零件。机械加工要掌握好力度大小,孔距大小、装配凸模对于支撑面的垂直度和凹凸模之间间隙的均匀性,制作与装配精确度越高工作面粗糙度越小,模具的耐用度就越高,能提升模具的耐用度和使用寿命。

2.2元件的热处理与淬火。第一要保证元件具有要求的硬度,有的工件制成后,硬度不达标,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是废品,而且浪费人力财力,造成损失。第二是保证适度的内应力,防止加工时尺寸精确,防止变形,对不同的材质,采取有效的不同处理方式,如9CrSi材质的元件,这种材质内淬火后存留的内应力大,淬火后加工,容易导致元件破损开裂,所以在淬火后应趁热回火,以便消除淬火应力。

3机械电加工与表体处理3.1机械电加工操作。对各种复杂形状的材料,进行电加工,是常用的省时省力的做法。当中要注意的几点。关于上线切割机。我们可以先做成要求的大体形状后,通过热处理,去应力,在磨床上先磨出一个平面,这样在精细加工过程中,不容易走形。在有凸起形状的材料加工中,首先要正确装卡和固定,确保工件的稳定性,然后进行线切割加工,或者装入磁铁,用于吸附固定等,先进行第一次的粗加工,再进行锤度的加工,最后再精加工,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3.2机械表体的整体的处理。在做成成品后,难免在表面留下痕迹,如切割的印记和线等,这样容易破裂,钳工应及时进行打磨处理,防患于未然。如对边边角角进行钝化,通过构建表面抛光处理,将硬化层打磨掉。

其次是对材料进行去磁,因为电加工过程中,会有磁力产生,吸附一些干扰物质,对材料各处的间隙,包括衔接口之间的间隙,层层排查,防止问题出现。结合理论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好用的方法,和可以操作的小技巧,为日常工作带来方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符合我们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经验、能力和技术。

此外,机械加工模具的设计和耐用性是使用的基础。机械加工冲压模件的制作,首先要合理安排程序工艺,选用质量高的材料,机械压力的精度要高,保护冲模零件。机械加工要掌握好力度大小,孔距大小、装配凸模对于支撑面的垂直度和凹凸模之间间隙的均匀性,制作与装配精确度越高工作面粗糙度越小,模具的耐用度就越高,越能提升模具的耐用度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1逯萍.机械加工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82汪哲能.工艺与技能培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23张如华.机械加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14吴伯杰.机械工艺与模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65刘坤.车床加工与检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5~696孙力等.模具成型工艺[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3~567彭家先.车床加工与调配[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5~44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标签:;  ;  ;  

机械模具冲压与精加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