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oline配体效应与三氟乙酰胺基邻位效应共同促进的CuI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L-Proline配体效应与三氟乙酰胺基邻位效应共同促进的CuI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铜催化的Ullmann交叉偶联反应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几年,随着配体与催化剂相结合的催化体系的发展,Ullmann反应进入了后Ullmann时代,如何应用Ullmann反应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已成为当今Ullmann反应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着眼于Ullmann反应的应用研究,将配体促进效应与邻基促进效应相结合,通过Ullmann反应参与的串联反应,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在本文的第二章中,我们对氨基酸促进效应和邻基促进效应共同作用下的铜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应用于合成吡咯并[1,2-a]喹喔啉-4-酮及类似结构杂环化合物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我们以2-吡咯甲酸甲酯与邻碘三氟乙酰苯胺的反应为模板,通过考查,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我们以此优化条件,对不同取代的2-吡咯甲酸甲酯和邻卤三氟乙酰苯胺类化合物进行了底物拓展,成功合成了各种取代的吡咯并[1,2-a]喹喔啉-4-酮类杂环化合物。此外,若将邻卤三氟乙酰苯胺类化合物以2-溴-3-三氟乙酰胺基吡啶类化合物替代,则可合成吡啶并[3,2-e]吡咯并[1,2-a]吡嗪-6-酮类杂环化合物;而若以2-吲哚甲酸甲酯替代2-吡咯甲酸甲酯,则可合成吲哚并[1,2-a]喹喔啉-6-酮类杂环化合物。针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重要现象,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进行解释。在本文的第三章中,我们首先对氨基酸促进效应和邻基促进效应共同作用下的铜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应用于合成2,3-二氢-1H-咔唑-4-酮类杂环化合物的方法进行研究。我们以邻碘三氟乙酰苯胺与1,3-环己二酮的反应为模板,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我们以此优化条件对各种芳基碘化物进行了底物拓展,均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对于反应活性相对较差的芳基溴化物,我们只需将1,3-环己二酮的投料量增加至1.5当量,同时将部分溴化物的偶联反应温度提高至50℃,便能以中等至优秀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接着,我们以1,3-环戊二酮替代1,3-环己二酮,对合成2,3-二氢环戊二烯并[b]吲哚-1-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我们以邻碘三氟乙酰苯胺与1,3-环戊二酮的反应为模板,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我们以此优化条件对芳基碘化物、溴化物进行了底物拓展,发现溴化物及部分碘化物需将反应温度提高至50-70℃才能使偶联反应顺利进行。由于采用酸性条件水解脱酰,对于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的底物,我们以较好的收率得到了最终环化产物,而对酸较敏感的底物,则无法得到产物。此外,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我们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加以解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 1.2 铜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 1.3 铜(I)催化的Ullmann交叉偶联反应参与的串联反应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
  • 第二章 L-Proline配体效应与三氟乙酰胺基邻位效应共同促进的CuI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在合成吡咯并[1,2-α]喹喔啉-4-酮及类似结构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2.1 研究背景介绍
  • 2.2 反应条件摸索
  • 2.3 通过Ullmann偶联/脱三氟乙酰基/环化串联过程合成吡咯并[1,2-α]喹喔啉-4-酮的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碘化物的适用性
  • 2.4 通过Ullmann偶联/脱三氟乙酰基/环化串联过程合成吡咯并[1,2-α]喹喔啉-4-酮的方法的适用性研究——溴化物的适用性
  • 2.5 反应机理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体与邻基效应共同促进的CuI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在合成2,3-二氢-1H-咔唑-4-酮和2,3-二氢环戊二烯并[b]吲哚-1-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3.1 研究背景介绍
  • 3.2 研究思路的演化
  • 3.3 邻碘三氟乙酰苯胺类化合物与1,3-环己二酮经偶联/脱酰/环化过程合成2,3-二氢-1H-咔唑-4-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 3.4 邻溴三氟乙酰苯胺类化合物与1,3-环己二酮经偶联/脱酰/环化过程合成2,3-二氢-1H-咔唑-4-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 3.5 邻碘三氟乙酰苯胺类化合物与1,3-环戊二酮经偶联/脱酰/环化过程合成2,3-二氢环戊二烯并[b]吲哚-1-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 3.6 邻溴三氟乙酰苯胺类化合物与1,3-环戊二酮经偶联/脱酰/环化过程合成2,3-二氢环戊二烯并[b]吲哚-1-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 3.7 反应机理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论文工作总结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硫代乙酰胺对川芎嗪-CuI荧光材料的荧光猝灭作用[J]. 广东化工 2017(09)
    • [2].CuI催化酰胺与卤代烃偶联反应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12)
    • [3].CuI促进下乙羧氟草醚的合成[J]. 化学工程师 2012(09)
    • [4].废弃螃蟹壳粉负载CuI高效、绿色合成炔丙胺类化合物[J]. 有机化学 2016(08)
    • [5].CuI催化下金属钐介入的查尔酮偶联与环化[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6].微乳液法制备六边形薄片状γ-CuI晶体的研究[J]. 材料导报 2012(10)
    • [7].交联聚乙烯基咪唑负载CuI催化合成芳基叠氮化合物及三唑化合物[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4(03)
    • [8].美国定密策略的重新调整——以CUI为例[J]. 保密科学技术 2019(03)
    • [9].CuI催化的酚与富电子对溴苯甲醚和缺电子间溴苯甲醚的O-芳基化反应研究[J]. 有机化学 2013(04)
    • [10].γ-CuI晶体的发光衰减时间和对X射线的能量响应[J]. 无机材料学报 2017(02)
    • [11].由p型CuI颗粒覆盖层诱发的全无机CsPbI_2Br钙钛矿薄膜的相变研究(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12)
    • [12].2-碘代硒苯与2-唑烷酮在CuI催化下的C-N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1(06)
    • [13].2-碘代硒苯与苯甲酰胺在CuI催化下的C-N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02)
    • [14].CuI催化无溶剂一锅法合成苯二氮酮类化合物[J]. 有机化学 2017(04)
    • [15].CuI促进的2-溴苯并呋喃(噻吩)类化合物的氰化反应[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16].单轴取向p型半导体CuI薄膜的制备与表征[J]. 新技术新工艺 2010(05)
    • [17].铜催化的2,x-二溴吡啶与硫酚的高度区域选择性偶联反应[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05)
    • [18].铜膜碘化法制备p型CuI薄膜及其用作空穴传输层的反型钙钛矿电池性能[J]. 无机材料学报 2016(04)
    • [19].Daniel超声波流量计CUI诊断软件在气田的应用[J]. 石化技术 2018(04)
    • [20].利用CuI掺杂NPB结构增强有机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注入[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1].CuI催化苯丙氨酸与溴苯发生C-N偶联反应机理理论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5(01)
    • [22].CuI催化芳硼酸与三甲硅基苯基硫醚偶联反应合成二芳基硫醚[J]. 辽宁化工 2015(08)
    • [23].CuI与2,2,6,6四-甲基氮氧自由基催化H_2O_2氧化醇类[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0(06)
    • [24].CuI催化溴代苯与L-缬氨酸的反应机理的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25].CuI催化炔基苯甲醛分子内环化反应的理论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6].CuI催化取代碘苯与乙酰丙酮的偶联反应[J].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7].聚乙二醇支持的CuI催化Huisgen环加成反应合成三氮唑(英文)[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8].CuI促进的多组分一锅法合成3-取代异喹啉衍生物[J]. 有机化学 2016(12)
    • [29].CuI/TMEDA催化合成芳基葡萄糖碳苷化合物[J]. 合成化学 2016(03)
    • [30].CuI催化邻溴三氟乙酰基苯胺和端炔合成吲哚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有机化学 2013(10)

    标签:;  ;  ;  ;  ;  ;  ;  ;  ;  ;  ;  ;  

    L-Proline配体效应与三氟乙酰胺基邻位效应共同促进的CuI催化的Ullmann偶联反应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