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距手机镜头的光学设计

变焦距手机镜头的光学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完善及加工工艺的提高,应用变焦距光学系统的领域不断增多。特别是应用各类光学系统设计软件提高了变焦距镜头的设计效率后,变焦距光学系统更是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中多个领域。手机的使用普及后,人们越来越追求手机的多功能性。可拍照手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低端的数码相机,但还不能满足人们要求。要想拍照手机拥有更好的性能,就必须研究能适用于手机上的500万像素以上的变焦距、内置式手机镜头。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适用于手机上的变焦距镜头系统的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做工作如下:1)阐述了可拍照手机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突出信息时代可拍照手机镜头的作用和发展前景;2)结合当前手机镜头的发展趋势,从实际应用中手机镜头对光学系统性能与质量的要求、光学系统对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及光学系统设计的经济性等方面考虑变焦距手机镜头结构的选型及相关传感器类型、驱动器类型的选配;3)用全动型近轴光学理论计算法初步拟定一个手机镜头系统结构,要求其满足56~0视场角(FOV)、2.5倍光学变焦、800万像素。最后以其它运动组及像面相对于第一镜片组的距离为变量构造凸轮曲线,实现内置式变焦距手机摄像镜头的光学设计;4)运用专业光学设计软件CODE V对整个设计进行优化并检测系统成像质量,所得系统成像像面的像散、场曲及畸变都满足手机镜头的性能要求,而且弥散斑大小均匀,调制传输函数(MTF)值在空间频率201p/姗处大于0.8,在2281p/mm处大于0.1。并且公差分析结果为镜头的加工制造提供了允许误差范围;5)研究能否在理论计算出的2.5倍光学变焦手机镜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得到更高变倍率的手机镜头结构。结果显示,在达到3倍光学变焦时系统成像像面的像散、场曲及畸变都能满足手机镜头的性能要求,但在最大空间频率大于2501p/mm时调制传输函数(MTF)值就会小于0.1,这就限定了这个镜头只能达到500万像素的要求。因此,变倍率增大时能达到的像素要求就会降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拍照手机的发展
  • 1.2 手机拍照镜头与数码照相镜头的比较
  • 1.3 手机摄像镜头的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章工作及框架
  • 第二章 变焦物镜类型讨论
  • 2.1 光学补偿式变焦距系统
  • 2.2 机械补偿式变焦距系统
  • 2.2.1 单变倍单补偿型机械补偿式变焦距物镜
  • 2.2.2 双组联动型变焦距物镜
  • 2.3 多组元全动型变焦距物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机镜头的近轴光学理论计算
  • 3.1 手机镜头组元组合形式的选择
  • 3.2 适用于手机上的变焦距系统的理论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用于手机镜头的镜片材料、传感器及驱动器件
  • 4.1 可供手机镜头使用的光学材料
  • 4.2 传感器类型讨论
  • 4.2.1 CCD传感器
  • 4.2.2 CMOS传感器
  • 4.3 驱动器件
  • 4.3.1 凸轮曲线的拟合计算
  • 4.3.2 凸轮驱动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5倍光学变焦800万像素手机摄像镜头的光学设计
  • 5.1 镜头满足的主要技术指标
  • 5.2 镜头结构的理论计算
  • 5.3 凸轮曲线的拟合
  • 5.4 镜头系统各方面性能的分析
  • 5.4.1 像差、场曲及畸变的分析
  • 5.4.2 点列图分析
  • 5.4.3 调制传输函数分析
  • 5.4.4 公差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3倍光学变焦500万像素手机摄像镜头的光学设计
  • 6.1 镜头系统元件基本参数
  • 6.2 镜头系统各方面性能的分析
  • 6.2.1 像差、场曲及畸变的分析
  • 6.2.2 点列图分析
  • 6.2.3 调制传输函数分析
  • 6.2.4 公差分析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J]. 物理教学探讨 2017(04)
    • [2].基于可变焦距的非球面人工复眼定位技术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8(12)
    • [3].大口径折反式三组元连续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10)
    • [4].全球面变焦距光刻系统设计[J]. 光学学报 2013(06)
    • [5].变焦距手机镜头的光学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3)
    • [6].铝合金变焦距组件硬质氧化质量问题分析[J]. 材料保护 2010(03)
    • [7].变焦距曲面复眼的定位模型研究[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8(01)
    • [8].航空变焦距斜视成像几何畸变的自动校正[J]. 光学精密工程 2015(10)
    • [9].变焦距变波长的非准确联合变换相关[J]. 激光杂志 2008(03)
    • [10].变焦距手机镜头的光学设计[J]. 通讯世界 2015(19)
    • [11].可变焦距的非球面复眼优化及定位技术[J]. 光子学报 2018(10)
    • [12].改变焦距看风景——“沉淀溶解平衡的综合复习应用”教学设计案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Z1)
    • [13].车载近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4].一种连续变焦距电视的变倍补偿机构设计[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5].变焦距安防镜头的光学设计[J]. 科技传播 2015(24)
    • [16].高分辨率详普查结合型遥感成像技术[J].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03)
    • [17].紧凑型变焦距数码镜头设计[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0(11)
    • [18].靶场光学测量中的变焦距光学系统[J]. 中国光学 2011(03)
    • [19].光学补偿式步进变焦距物镜[J]. 光电工程 2009(06)
    • [20].谈变焦距镜头在电视教材摄制中的应用[J]. 电影评介 2008(09)
    • [21].超大幅宽低畸变成像系统设计与分析[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7(06)
    • [22].三组元变焦目镜的光学设计及其凸轮曲线的绘制[J]. 光学技术 2011(06)
    • [23].可见光变焦距电视光学系统设计[J]. 光子学报 2008(09)
    • [24].非球面在小变倍比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25].两档变焦距电视用摆动式镜组切换机构设计[J]. 仪器仪表学报 2018(01)
    • [26].长焦距大口径连续变焦距光学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 2014(09)
    • [27].中波红外三视场变焦光学系统设计[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02)
    • [28].装备[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9(08)
    • [29].新型离轴反射变焦距光学系统的多视场检测方法[J]. 物理学报 2016(08)
    • [30].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的研究[J]. 科技资讯 2013(33)

    标签:;  ;  ;  

    变焦距手机镜头的光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