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审判权的监督

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审判权的监督

论文摘要

审判权是国家审判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各类诉讼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的权力,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独立执掌审判权的地方各级审判机关,如果失去对审判权的监督,则必然导致法无权威,造成冤假错案,产生司法腐败,损害公平正义。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各级审判机关,并根据人民的授权和委托代表人民监督审判权,既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和法治的精神,又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待,其对审判权的监督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进行理性定位。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审判权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综观地方人大监督发展历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审判权的监督,认识大有提高,权威不断提升,实效明显增强,监督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然而,由于对监督的认识不足以及人大监督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监督还存在行使职权不够、刚性不足、司法化和行政化倾向、地方主义等问题。为维护司法公正,杜绝司法专断,确保各级审判机关依法履行审判职能,防止审判权的滥用、扭曲和变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从立法、制度、机构、程序等多方面加强并完善对审判权的监督。为此,要提高思想认识,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完善监督机构和程序,推进监督方式改革,建立健全报告联络制度、信访制度、法官任免监督制度、备案审查等相关制度。通过运用比较分析、个案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本课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审判权的监督作些有益思考。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理论探析
  • 第一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必要性
  • 一、权力制约的需要
  • 二、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需要
  • 三、维护法制权威的需要
  • 四、实现宪政的需要
  • 五、对审判权监督的现实要求
  • 第二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 一、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正当性
  • 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合法性
  • 第三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持依法行使监督权
  • 三、坚持集体行使监督权
  • 四、坚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 五、坚持公开
  • 第四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特点
  • 一、监督范围的区域性
  • 二、监督方式的更加规范性
  • 三、监督内容的相对微观性
  • 四、法律监督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理性定位
  • 一、审判权独立
  • 二、事后监督
  • 三、间接监督
  • 第二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取得的成效
  • 一、对地方人大监督的认识大有提高
  • 二、监督权威不断提升
  • 三、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
  • 四、监督手段和方式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存在的问题
  • 一、审议监督触及实质不够
  • 二、监督职权行使不够
  • 三、监督手段和方式运用单一
  • 四、监督的司法化、行政化倾向
  • 五、地方保护主义
  • 六、法官任免监督刚性不足
  • 第三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人大自身建设存在的不足
  • 二、监督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审判权的完善途径
  • 第一节 提高思想认识
  • 一、正确认识人大与法院的关系
  • 二、正确认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 三、正确认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与审判权独立的关系
  • 第二节 切实履行监督职权
  • 一、依法履行职权
  • 二、加强人大履职监督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健全监督机构
  • 一、设立人大专门法律监督部门
  • 二、强化内务司法委员会等专委会的权力,增强监督力量
  • 第四节 完善监督程序
  • 一、保持监督程序上的完整性
  • 二、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视察制度
  • 三、明确质询和询问的程序
  • 四、其它监督措施要配套
  • 第五节 完善监督方式
  • 一、要加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方式改革
  • 二、要增加审议工作的透明度
  • 三、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要强化审议前调查研究
  • 四、要多种监督方式和形式综合运用
  • 第六节 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制度
  • 一、建立报告、联络制度
  • 二、加强和完善人大信访制度
  • 三、建立健全法官任免(弹劾)制度
  • 四、完善备案审查制度
  • 五、建立宪法的司法适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加强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之间联系的理论探析[J]. 吉林人大 2019(10)
    • [2].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人大工作[J]. 人民政坛 2015(12)
    • [3].正确处理地方各级人大之间的关系[J]. 人大建设 2016(04)
    • [4].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和产生[J]. 江淮法治 2016(21)
    • [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地位[J]. 江淮法治 2016(23)
    • [6].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原则[J]. 江淮法治 2017(03)
    • [7].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J]. 江淮法治 2017(07)
    • [8].人大代表的名额是如何确定和分配的?[J]. 浙江人大(公报版) 2017(01)
    • [9].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J]. 江淮法治 2017(01)
    • [10].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议事的基本程序[J]. 江淮法治 2017(05)
    • [11].人大代表提出议案的条件和范围[J]. 江淮法治 2017(17)
    • [12].辩论大厅[J]. 法治与社会 2015(08)
    • [13].论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的完善[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4)
    • [14].让人大监督“硬”起来[J]. 人民之友 2017(08)
    • [15].上一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应终止于何时[J]. 法治与社会 2020(02)
    • [16].关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系统建设的思考[J]. 人民之声 2014(09)
    • [17].回首三十年——纪念广东省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J]. 人民之声 2010(01)
    • [18].对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时代主人 2008(09)
    • [19].一次成果喜人的交流和探索[J]. 吉林人大 2019(09)
    • [20].做好地方人大工作的“三三制”[J]. 人大研究 2016(05)
    • [21].人大常委会有权界定重大事项[J]. 公民导刊 2014(11)
    • [22].做好代表工作的思考[J]. 天津人大 2010(07)
    • [23].多管齐下力促代表作用充分发挥[J]. 人民之声 2008(06)
    • [24].关于2020年人大培训班计划安排的函[J]. 人大研究 2019(12)
    • [25].做实新形势下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内蒙古人大 2019(11)
    • [26].把好“四个环节” 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创新提升[J]. 山东人大工作 2018(01)
    • [27].宪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J]. 人民政坛 2018(07)
    • [28].推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J]. 时代主人 2017(05)
    • [29].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若干思考[J]. 人民之声 2017(06)
    • [30].提高监督实效要做到“五要”[J]. 楚天主人 2009(08)

    标签:;  ;  ;  ;  

    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审判权的监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