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A和MCI-186联合治疗延长血栓性脑栓塞大鼠模型的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rt-PA和MCI-186联合治疗延长血栓性脑栓塞大鼠模型的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论文题目: rt-PA和MCI-186联合治疗延长血栓性脑栓塞大鼠模型的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病学

作者: 吴文涛

导师: 邵福源,刘新峰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一氧化氮,超氧岐化酶,神经保护,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技术,血栓性脑栓塞,大脑中动脉阻塞,脑栓塞模型栓,自由基清除剂,联合治疗

文献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建立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的方法较多,国内外文献均有较多的报道,采用的方法如:光化学反应、血管结扎、电凝和线栓等。这些方法与人脑栓塞的发病机制不同,不能近似模拟人脑栓塞的病理机制,在缺血性卒中研究中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尤其不能应用于溶栓治疗。因此探讨建立近似人脑栓塞病理机制的血栓性脑栓塞模型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脑栓塞的病理机制和治疗。 本研究采用Wistar大鼠的供体动脉血栓阻断Wistar大鼠的一侧大脑中动脉建立脑栓塞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动剂rt-PA和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MCI—186)在不同治疗时窗的联合治疗,通过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脑梗体积、(HE染色光镜下)梗死病理改变和出血发生率,并通过观察脑组织中自由基的变化和脑神经元凋亡程度,探讨联合治疗延长rt-PA溶栓治疗时间窗至6小时的可行性,为联合治疗延长治疗时窗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动脉血栓性脑栓塞Wistar大鼠模型的制作和治疗研究

第二部分 MCI-186:单用及和r-tPA联合应用对栓塞大鼠脑组织中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第三部分 溶栓和神经保护在不同时窗的联合治疗抑制脑栓塞大鼠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结与展望

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21

参考文献

  • [1].颅内动脉狭窄的微栓塞与血流动力学研究[D]. 陈洁.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相关论文

  • [1].PGE2对Treg/Th17细胞分化的调节及对胶原诱导性小鼠关节炎发病的影响[D]. 陈海英.河北医科大学2009
  • [2].MicroRNA-126对CD4~+T细胞DNA甲基化调控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D]. 赵莎.中南大学2010
  • [3].IL-21与B细胞PTEN/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 许潇天.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 [4].MicroRNA let-7f调节1型糖尿病内皮祖细胞功能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王晓荣.山东大学2011
  • [5].重组葡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动物实验研究[D]. 施海彬.南京医科大学2005
  • [6].AQP1、VEGF和iNOS参与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及瘤周水肿调节作用机制的探讨[D]. 郭宏川.吉林大学2005
  • [7].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发展进程及细胞凋亡现象的影响[D]. 陈莲华.复旦大学2005
  • [8].L-NNA与L-Arg对大鼠KA诱导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及其细胞学基础与机制探讨[D]. 孙长凯.第四军医大学1997
  • [9].rAAV-LyoVec载体介导的血管抑素和野生型p53联合基因治疗脑胶质瘤研究[D]. 吴畏.中国医科大学2005
  • [10].HSV1-sr39TK/GCV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及“旁观者效应”机制探讨[D]. 徐晓燕.浙江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  ;  ;  ;  

rt-PA和MCI-186联合治疗延长血栓性脑栓塞大鼠模型的治疗时间窗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