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碳硫仪分析维护

高频碳硫仪分析维护

一、高频碳硫仪分析的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赵凤俊[1](2021)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EMIA-220V2的分析使用》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介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EMIA-220V2原理、结构、分析应用及影响因素,其在对铁矿石、铁精粉、合金类、熔剂白样类及灰类的碳硫元素进行分析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缩短人员分析时间,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生产的需要。

叶静,张兆雄,余渊[2](2020)在《红外吸收法测定无取向硅钢中超低碳硫》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无取向硅钢中超低碳(<0.0020%)和超低硫(<0.0040%)的分析技术,通过对空白值的扣除、助熔剂的选择、积分延迟时间和炉头维护周期进行试验,选择最佳的测试条件,使无取向硅钢中超低碳硫的分析精度得到了提高,其方法精密度≤1PPM。

沈哲伦[3](2020)在《基于金属扣合工艺的船舶装备特种修补材料—波浪键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扣合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冷修复工艺,完美解决了铸铁件难以焊接的特点,波浪键作为这种工艺的核心,其制备问题即为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制作出具有良好性能的波浪键材料,探索制备波浪键的成形工艺和针对船舶的不同机件的合适的金属材料。本研究对我国船舶装备和海上钻油平台的修复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波浪键的制备整体流程的研究,总结出修补材料波浪键的制备要点,为今后国内生产波浪键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同时,将改变以往只能向国外进口波浪键的状况,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维修成本。本课题主要探讨了金属扣合法的修复原理、波浪键材料的选择以及制备工艺。波浪键的制备采用的是冷墩工艺,主要分为切割、表面处润滑理、压力成形三个步骤。课题选用了硬度更高,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更好的304不锈钢进行研究。通过模拟极性酸性环境,对不同的时长下波浪键成品的防腐蚀性能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冷成形工艺的波浪键相比于原材料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同时,利用显微硬度计对原材料和波浪键成品的力学性能作了对比研究发现,304号不锈钢制作的波浪键相比原件的显微硬度提升了5%以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波浪键成品的初始组织进行表征,可以明显看到合金的锻造流线。通过金相分析发现,冷成形工艺可以使304不锈钢的金相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其硬度。通过对国外的波浪键进行了元素分析发现,其不含Cr元素,对课题以后波浪键的制造提供了思路。利用Abauq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波浪键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厚度条件下进行模拟,证明适当降低工作温度和增大波浪键厚度能有效降低机件断裂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且利用电化学腐蚀试验中的极化曲线测试,得到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304不锈钢波浪键比进口波浪键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李佳[4](2019)在《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FeF3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氟化铁(FeF3)因为其高的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而得到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新型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的备选之一。然而,Fe-F键强离子性所导致的低电导率问题严格限制了其储锂容量的发挥;同时,FeF3晶粒在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会引发电极结构坍塌而导致较差的循环稳定性。针对这些缺陷,采用简单的刻蚀工艺进行表面修饰以及碳材料包覆构筑缓冲空间的手段,改善FeF3的导电性和维持电极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借助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循环伏安扫描等手段,深入探讨了FeF3刻蚀和包覆过程及其电化学性能机理。采用空气刻蚀FeF3晶粒在其表面生成含氧化合物的方式改善FeF3的导电性,通过控制FeF3暴露在热空气中时间调控其表面含氧化合物的含量和组分。结果表明:空气刻蚀能将FeF3晶粒表层氧化成铁氧化合物而实现对其表面修饰改性;形成的FeOF随着刻蚀时间的延长而迅速转变为Fe2O3。适量的铁氧化合物具有增强FeF3的电荷转移能力,界面处的电荷转移电阻减少25.8%;2C电流密度下的可逆比容量可达109.3 mAh·g-1。但是,过多的FeOF/Fe2O3界面削弱了FeOF和Fe2O3对FeF3的改性作用,增加了FeF3与电解液之间电荷转移的阻力。利用水分子能够对材料实施温和刻蚀反应的特性,以FeF3·3H2O中的结晶水为氧源,在脱水处理的同时将FeF3晶粒表面原位氧化成化合物FeOF,实现对FeF3的修饰改性。刻蚀反应随着脱水温度的升高而加剧,从而导致产物FeOF含量的增加以及FeF3晶粒的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升高脱水温度能增加刻蚀程度,引起晶粒塌陷以及促进FeOF向Fe2O3转变。得益于FeOF半导体的特性以及其含量最优值的控制,能够将FeF3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从126.6减小至36.9?,表现比氧刻蚀更优的改性能力;且在2C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可达106.7 mAh·g-1。以Fe2O3和硬脂酸为原料制得Fe3O4/C前驱体,并通过对其进行水热氟化、低温真空脱水处理成功地制备出FeF3/C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的碳骨架不仅能够限制FeF3颗粒自发团聚,增大电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比表面为51.9 m2·g-1);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电极的导电性,减小电荷界面转移电阻;同时为FeF3晶体的体积变化提供缓冲空间,维持循环稳定性。复合电极在低电流(0.084C)条件下具有165.4mAh·g-1的初始放电容量,且循环100次后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为76.4%。但电极在1C和2C电流下的比容量仅为104.1和83.11 mAh·g-1。利用N掺杂能提高碳材料导电能力以及提供大量活性位点的特性,通过增强碳骨架的电化学能力促使FeF3的储锂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倍率性能。导电碳骨架既能固定FeF3纳米粒子以稳定电极结构,获得好的循环稳定性;又可以减小界面电荷转移电阻;同时N掺杂位点能将Li+限制在FeF3表面附近缩短其在电解液中的迁移时间从而促进二者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复合材料的反应动力学性能得到加强,并展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在2C的大电流条件下具有115.9mAh·g-1的实际比容量,经历第200次循环后的容量仍有84.9 mAh·g-1,其每次循环容量的衰减速率仅为0.13%。

弓琴琴[5](2019)在《生物质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质具备来源广泛、可再生和独特的结构等特点,是用来制备高比表面、多级孔结构和优异导电性多孔碳的重要原料。藻类是一种海洋生物,能引起赤潮等水污染,将它制备成多孔碳应用在储能材料领域,从而实现其高值化利用。本论文以藻类-紫菜为原料,采用碳化-水蒸汽活化法制备多孔结构碳材料,并研究其作为LIBs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作为Li-S电池中活性硫的分散载体,对硫的导电性差和“穿梭效应”明显等问题的改善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藻类-紫菜为碳源,金属Ni为催化剂,采用碳化-活化法制备了多孔碳材料。通过改变碳化温度来调控碳材料的石墨化度。随着碳化温度的增加(700-1000℃),石墨碳与无定形碳的含量比例由1:1增加为4:1。随着石墨碳含量的增加,多孔碳材料的倍率性能得到了改善。碳化温度为1000℃制备的多孔碳在5.0 A g-1的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保持在420.9 mAhg-1。(2)金属Ni单质不仅能作为催化剂,而且有造孔的作用。因此,本章节探究催化剂Ni含量对生物碳孔结构的调控规律。Ni颗粒造孔形成的孔径尺寸在30-90 nm;水蒸汽活化形成的孔径在3-5 nm。多级孔结构便于电解液的储存和电荷迁移,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Ni(NO3)2含量为10 g制备得到的多孔碳,由Ni形成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23.2%,在0.1 A g-1下循环200圈,可逆容量保持在1288.1 mAhg-1。(3)采用碳化-水蒸气活化法制备多孔碳,作为碳载体与硫粉复合得到碳-硫复合物,改善Li-S电池中硫粉导电性差和穿梭效应明显等问题。选用乙炔黑和Super P作为对比碳源,多孔碳-硫复合物的石墨化度(ID/IG=1.28)和硫负载量(5.34%)均高于乙炔黑-硫复合物和Super P-硫复合物。乙炔黑,Super P和多孔碳与硫的复合物,在0.1 C A 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充电容量分别为501.5、524.5和660.1 mAhg-1,放电容量分别为357.5、466.8和606.1mAhg-1。采用流动的Ar气氛保护,使硫的负载量很低,从而导致电池容量较低。后续实验改用真空环境,将硫的负载量大大提高(10-20倍)。当硫负载量为45%,得到多孔碳-硫复合物在0.1C A g-1下,容量为1226.2 mAhg-1,经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4.7%。在5C电流密度下,容量为316.3 mAhg-1。

李娜[6](2018)在《CS-2000碳硫测定仪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文中认为为了提高CS-2000碳硫测定仪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对其进行了应用和维护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了CS-2000碳硫测定仪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法,有效降低了仪器的故障率,延长了仪器的使用时间。

浦辰雨,张晨曦,王伟琦,颜学君[7](2017)在《碳硫仪EMIA-820V中红外检测池的维修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红外碳硫分析仪EMIA-820V结构及原理,结合典型红外检测池故障案例,总结出一种红外检测池实用修复方法,与整体更换红外检测池备件相比,该方法维修成本和时间明显降低,作业效率明显提高。

单萍,张俊勇[8](2014)在《CS-2008红外碳硫分析仪测量原理及维护调节方法》文中认为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NCS)生产的CS-2008红外碳硫分析仪,可以快速地分析钢、铸铁、合金、矿石、玻璃等固体材料及某些高分子有机液体材料中的碳和硫。为了保持仪器良好的性能,必须经常对仪器进行维护调节。简要介绍了仪器的基本组成及测量原理,详细介绍了仪器调节和气路维护的方法步骤。

符永际[9](2014)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精锑中的硫》文中认为介绍了采用HW2000型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精锑中硫的含量,确定了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及用量等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的试验,用国家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相对误差(RE)小于0.1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n=6)。用该仪器测定精锑中硫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合,且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分析周期短,已应用于某公司实际生产工作。

刘博[10](2013)在《ELTRA CS-800高频部分的故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高频红外碳硫分析技术及ELTRA CS-800的工作原理,对高频加热部分作了详细的阐述,还列出了高频炉常见故障分析和解决对策,总结了一些维修方法。

二、高频碳硫仪分析的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频碳硫仪分析的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EMIA-220V2的分析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碳硫仪的工作原理
2 硬件组成
3 影响碳硫分析结果的因素
    3.1 坩埚对结果的影响
    3.2 温度对探测器的影响
    3.3 称样量结果的影响
    3.4 灰尘杂质对结果的影响
    3.5 水对于硫的影响
    3.6 助熔剂、样品加入顺序对结果的影响
4 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5 漏气检查
6 结语

(2)红外吸收法测定无取向硅钢中超低碳硫(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工作原理
    1.3 试验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坩埚预处理方法选择
    2.2 钨锡助熔剂添加量的选择
    2.3 积分延迟时间的选择
    2.4 炉头及试剂维护周期的确定
3 结论

(3)基于金属扣合工艺的船舶装备特种修补材料—波浪键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意义
        1.2.1 国内外海上油气运输装备维修现状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金属扣合工艺及相关问题
    2.1 金属扣合修复技术
    2.2 金属扣合修复技术选用原则
    2.3 金属扣合工艺分类及特征
        2.3.1 强固扣合
        2.3.2 强密扣合
        2.3.3 加强扣合
        2.3.4 热扣合
    2.4 金属扣合修复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浪键的制备
    3.1 材料选择
    3.2 波浪键制备工艺
        3.2.1 冷成型工艺概述
        3.2.2 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床概述
        3.2.3 波浪键的制造以及遇到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波浪键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对波浪键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4.1.1 实验流程
        4.1.2 实验结果分析
    4.2 波浪键受热有限元仿真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2 环境温度对整体工件应力的影响
        4.2.3 波浪键厚度对整体工件应力的影响
        4.2.4 结果与分析
    4.3 波浪键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实验
        4.3.1 电极制备
        4.3.2 试验介质的配置
        4.3.3 动电位极化曲线实验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304不锈钢波浪键的应用研究案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FeF3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发展面临的挑战
        1.1.1 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
        1.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1.2 转化型高比容量正极材料的研究
        1.2.1 氧化钒
        1.2.2 单质硫
        1.2.3 金属氟化物
    1.3 电极材料的改性
        1.3.1 纳米结构设计
        1.3.2 元素掺杂
        1.3.3 缺陷工程
        1.3.4 复合电极的设计
    1.4 氟化铁正极材料
        1.4.1 氟化铁的晶体结构
        1.4.2 FeF_3 的合成方法
        1.4.3 FeF_3 的储能机制
        1.4.4 FeF_3 的改性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制备方法
    2.1 实验药品耗材及设备
        2.1.1 主要实验药品及耗材
        2.1.2 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
    2.2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
        2.2.1 FeF_3 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 FeF_3 表面刻蚀改性
        2.2.3 FeF_3/C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2.2.4 样品的预处理以及测试条件
    2.3 电极的制备及扣式电池的组装
        2.3.1 电池极片的制备
        2.3.2 扣式电池的组装
    2.4 电化学性能表征
        2.4.1 充放电性能测试
        2.4.2 循环伏安测试
        2.4.3 电化学阻抗谱(EIS)
第三章 空气刻蚀改善FeF_3导电性的研究
    3.1 空气对FeF_3 晶粒的刻蚀工艺
    3.2 刻蚀过程中的物相演变规律
    3.3 刻蚀时间对晶粒微观结构及表面状态的影响
    3.4 空气刻蚀改性FeF_3 电极的放电性能
    3.5 空气刻蚀增强FeF_3 导电性的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位氧刻蚀机理及改善FeF_3导电性的研究
    4.1 结晶水原位刻蚀FeF_3 晶粒的工艺
    4.2 FeF_3 的物相结构及表面状态的变化
    4.3 原位氧刻蚀过程及机理分析
    4.4 导电性对FeF_3 放电性能的影响
    4.5 Li~+脱嵌对FeF_3 晶粒微观结构的改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复合及提高FeF_3放电容量的研究
    5.1 碳复合FeF_3 电极材料的构筑
    5.2 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
    5.3 电极放电容量与碳含量的关系
    5.4 Li+嵌入对FeF_3 结构及元素状态的改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氮掺杂碳骨架改善FeF_3倍率性能的研究
    6.1 FeF_3@N-C复合电极的制备
    6.2 复合材料的物相成分以及微观结构
    6.3 氮掺杂量及N原子的结合方式
    6.4 N掺杂碳骨架对FeF_3 倍率性能的增强作用
    6.5 复合电极倍率性能的改善机制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生物质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碳材料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与发展
        1.2.1 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与发展
        1.2.2 碳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与发展
    1.3 生物质碳在储能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1.3.1 生物质碳的特点
        1.3.2 生物质碳的制备技术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选题依据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2 实验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设备
    2.2 样品物理性能测试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EM)
        2.2.4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2.2.5 N2 吸脱附测试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2.3 电池的组装
        2.3.1 电极片的制备
        2.3.2 CR-2032 型纽扣电池的组装电池的组装
    2.4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恒流充放电测试
        2.4.2 循环伏安(CV)测试
        2.4.3 电化学阻抗谱(EIS)
3 生物质碳材料的催化石墨化调控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石墨化生物质碳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石墨化碳的形貌、结构表征
        3.3.2 石墨化碳的储锂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生物质碳材料中催化剂含量对孔结构的调控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多孔结构的生物质碳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多孔碳的形貌、结构表征
        4.3.2 多孔碳的储锂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多孔结构藻类衍生碳材料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碳-硫复合物制备的工艺流程
    5.3 不同工艺因素对产物物相、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5.3.1 不同碳源的影响
        5.3.2 不同硫/碳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

(6)CS-2000碳硫测定仪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CS-2000碳硫测定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2 CS-2000碳硫测定仪常见故障及处置方法
    2.1 分析结果不稳定现象
        2.1.1 故障分析
        2.1.2 故障处理
    2.2 分析时间延长
        2.2.1 故障分析
        2.2.2 故障处理
    2.3 样品在分析过程中炉头发出嗡嗡声
        2.3.1 故障分析
        2.3.2 故障处理
    2.4 操作界面上显示没有氧气压力
        2.4.1 故障分析
        2.4.2 故障处理
    2.5 电阻炉升温时间变长
        2.5.1 故障分析
        2.5.2 故障处理
3 结语

(7)碳硫仪EMIA-820V中红外检测池的维修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碳硫仪分析原理及典型故障案例
    1.1 分析原理
    1.2 典型故障及解决措施
2 红外检测原理及失效分析
    2.1 红外检测原理
    2.2 红外检测池结构
    2.3 红外池失效分析
3 结束语

(8)CS-2008红外碳硫分析仪测量原理及维护调节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组成及测量原理
2 仪器调节
    2.1 气流控制器的调节
    2.2 压力开关调节
    2.3 红外基线的控制与调节
    2.4 红外池温度调节
    2.5 动力气系统调节
    2.6 减压阀调节
3 气路维护检漏
4 结束语

(9)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精锑中的硫(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仪器及工作条件
    1. 2 分析步骤
        1. 2. 1 仪器的准备
        1. 2. 2 校正仪器
        1. 2. 3 校正空白
        1. 2. 4 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 1 条件试验
        2. 1. 1 样品的用量
        2. 1. 2 助熔剂的选择
        2. 1. 3 助熔剂和试样的加入顺序选择
        2. 1. 4 助熔剂的用量
    2. 2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
    2. 3 方法检出限
3 结语

四、高频碳硫仪分析的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EMIA-220V2的分析使用[J]. 赵凤俊. 化工管理, 2021(30)
  • [2]红外吸收法测定无取向硅钢中超低碳硫[J]. 叶静,张兆雄,余渊.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7)
  • [3]基于金属扣合工艺的船舶装备特种修补材料—波浪键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沈哲伦.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4]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FeF3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 李佳. 湖南大学, 2019(01)
  • [5]生物质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弓琴琴.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9)
  • [6]CS-2000碳硫测定仪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 李娜. 现代矿业, 2018(11)
  • [7]碳硫仪EMIA-820V中红外检测池的维修方法[A]. 浦辰雨,张晨曦,王伟琦,颜学君. 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7年会论文集, 2017
  • [8]CS-2008红外碳硫分析仪测量原理及维护调节方法[J]. 单萍,张俊勇. 江西科学, 2014(04)
  • [9]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精锑中的硫[J]. 符永际. 湖南有色金属, 2014(01)
  • [10]ELTRA CS-800高频部分的故障分析[A]. 刘博. 2013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

标签:;  ;  ;  ;  ;  

高频碳硫仪分析维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