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前后”空间隐喻对比研究

汉英“前后”空间隐喻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处处皆是,它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和思维中。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最流行和常用的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共性和个性。隐喻可以分为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本体隐喻,这是由语言学家莱克夫所提出的。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空间隐喻对人类概念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论文在吸收和借鉴中外隐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英空间隐喻的认知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用描写和阐释,理论和例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汉英空间隐喻认知的差异。本文从词汇层面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对数量、时间、状态、关系等方面的空间隐喻化认知的异同,分析其原因,然后追寻其研究价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文章从五个章节进行讨论分析,第一章主要说明了论文的选题的依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国内外汉英空间隐喻研究的概况和现状;第二章是本论文的研究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了空间隐喻的内涵,即空间隐喻的认知性;第三章以空间隐喻的认知性为基础,探讨了空间隐喻的认知内涵,并分析了汉英空间隐喻认知的共性,主要是通过时间方面、数量方面、状态方面和关系方面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四章为本论文的重点,从数量域、时间域、关系域和状态域四个方面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空间隐喻的个性,找出其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解决其存在的差异。第五章为本论文所讨论的关键所在,即汉英空间隐喻认知对比的意义,找出其差异,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其差异,从而使汉英空间隐喻有实际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隐喻研究综述
  • 1.3.1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 1.3.2 国内隐喻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空间隐喻研究概况
  • 1.4 语料来源
  • 2 空间隐喻的内涵
  • 2.1 空间隐喻的认知性
  • 2.1.1 空间隐喻认知性的表现
  • 2.1.2 空间隐喻认知的特点
  • 2.2 小结
  • 3 汉英"前后"空间隐喻认知的共性
  • 3.1 汉英"前后"空间隐喻认知的具有普遍性
  • 3.2 汉英空间隐喻"前后"转换的规律性
  • 3.2.1 时间方面
  • 3.2.2 数量方面
  • 3.2.3 状态方面
  • 3.2.4 关系方面
  • 3.3 "前后"的意象图式
  • 3.4 小结
  • 4 "前后"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空间隐喻的个性
  • 4.1 汉语"前后"空间隐喻的个性表现
  • 4.1.1 汉语"前后"在数量域中的个性表现
  • 4.1.2 汉语"前后"在时间域中的个性表现
  • 4.1.3 汉语"前后"在状态域中的个性表现
  • 4.1.4 汉语"前后"在关系域中的个性表现
  • 4.2 英语"前后"空间隐喻中的表现
  • 4.2.1 英语FRONT/BACK空间隐喻中的个性表现
  • 4.2.2 英语FORWARD/BACKWARD空间隐喻中的个性表现
  • 4.2.3 英语AHEAD/BEHIND空间隐喻中的个性表现
  • 4.2.4 英语BEFORE/AFTER空间隐喻中的个性表现
  • 4.3 小结
  • 5 汉英空间隐喻"前后"认知差异的原因及对比的意义
  • 5.1 汉英空间隐喻"前后"认知存在差异的原因
  • 5.1.1 生活环境
  • 5.1.2 风俗习惯
  • 5.1.3 价值观念
  • 5.2 汉英空间隐喻"前后"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
  • 5.3 汉英空间隐喻"前后"的其他意义价值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语的疾病战争隐喻认知模式及其与俄语的对比[J]. 汉字文化 2020(12)
    • [2].从隐喻认知试析彝汉基本颜色词[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7(01)
    • [3].隐喻认知与文化[J].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6(05)
    • [4].隐喻认知域中人类认知的动态性[J]. 文教资料 2011(21)
    • [5].隐喻认知视角下的语言实体研究[J]. 北方文学 2017(14)
    • [6].隐喻认知策略与文本解读[J]. 中学教学参考 2016(16)
    • [7].从隐喻认知模型分析唐诗中的色彩美[J]. 校园英语 2016(26)
    • [8].英语隐喻认知中的意象图式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7(16)
    • [9].英汉基本颜色的隐喻对比研究[J]. 北方文学 2020(06)
    • [10].汉英“尾”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0(16)
    • [11].隐喻认知对一词多义的阐释[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2].隐喻认知与科学传播[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5)
    • [13].英汉“前后”空间隐喻认知的共性[J]. 现代交际 2010(01)
    • [14].提高学生英语隐喻认知能力的重要性[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07)
    • [15].隐喻认知特点探析[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8(03)
    • [16].《离骚》中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4)
    • [17].金融报道中的隐喻认知及其翻译研究[J]. 上海翻译 2016(06)
    • [18].汉维“快乐”情感概念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12)
    • [19].从关联理论赏析《人民的名义》中典故的隐喻认知[J]. 海外英语 2017(16)
    • [20].英汉语“脸”的概念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1].基于隐喻认知功能的英汉轭式搭配诠释[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2].浅议隐喻认知过程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5(04)
    • [23].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对比[J]. 宜春学院学报 2013(02)
    • [24].神经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认知全脑加工取向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5].隐喻认知的文化透视[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6].结构隐喻认知在航海英语词汇教与学中的应用分析[J]. 才智 2020(01)
    • [27].高校大学生隐喻认知状况及价值取向研究[J]. 海外英语 2018(24)
    • [28].隐喻认知的双维理论整合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9].产品隐喻认知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 人类工效学 2017(02)
    • [30].从隐喻认知角度看汉语中“忧愁”的情感表达[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10)

    标签:;  ;  ;  ;  ;  

    汉英“前后”空间隐喻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