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鄂西南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鄂西南地区是西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枢纽,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景观以及浓郁的地域风情。该地区村落布局自然和谐,民居建筑造型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和风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可持续发展和风景园林学的理论为基础,遵循保护——发展——更新的系统思路,通过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研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传统村落景观的影响,归纳总结了村落景观的价值取向,并以鄂西南自然村落景观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生产性空间景观和生活性空间景观。结合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归纳总结出鄂西南村落景观的特点,并讨论其可持续发展策略。鄂西南村落景观的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整体保留型、局部保留型和整体更新型。整体保留型村落景观的格局保留完整,景观破坏度较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局部保留型村落景观属于传统景观与新生景观夹杂相生的类型,处于传统村落向现代化村落转型的过程中;整体更新型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村落的消失,村落景观逐渐转变为其他景观类型。另一种则是由于城镇扩张,村落被纳入了城镇空间系统中,使得景观类型发生改变。三种类型的村落景观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论文针对三种类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村落景观,通过选取典型的代表村落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整体保留型村落景观:恩施市滚龙村和咸丰县官坝村。从村落景观的地方风貌特色和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村落景观的特色保护分区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有琥珀式被动发展、生态博物馆式主动发展和旅游开发式被动发展三种方式;局部保留型村落景观:宣恩县小茅坡营村和恩施市的小溪村。通过调查和分析村落景观的现状特征,提出了村落景观更新的具体实施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有旅游开发式被动发展和规划渐进式主动发展两种方式;整体更新型村落景观:宣恩县卸甲坝村,通过调查分析村落景观的现状以及相邻城镇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村落景观规划的指导原则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有旅游开发式被动发展和规划渐进式主动发展两种类型。

论文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研究的缺憾与趋势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2 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 2.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 2.1.1 定义
  • 2.1.2 发展历程
  • 2.2 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 2.2.1 人与环境
  • 2.2.2 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 2.2.3 村落层面的意义与价值
  • 2.3 村落景观的价值取向
  • 2.3.1 生产使用价值
  • 2.3.2 文化遗产价值
  • 2.3.3 生态环境价值
  • 2.3.4 旅游传播价值
  • 2.4 小结
  • 3 鄂西南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类型研究
  • 3.1 区域背景分析
  • 3.1.1 区位
  • 3.1.2 历史沿革
  • 3.1.3 自然背景
  • 3.1.4 人文背景
  • 3.2 鄂西南村落景观的构成
  • 3.2.1 村落生产性空间景观
  • 3.2.2 村落生活性空间景观
  • 3.3 选点原则
  • 3.3.1 覆盖性
  • 3.3.2 代表性
  • 3.3.3 示范性
  • 3.3.4 发展性
  • 3.4 鄂西南村落景观的发展类型
  • 3.4.1 整体保留型
  • 3.4.2 局部保留型
  • 3.4.3 整体更新型
  • 3.5 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指标
  • 3.5.1 村落景观评价
  • 3.5.2 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特征
  • 3.5.3 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 3.6 小结
  • 4. 整体保留型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4.1 保护与发展——矛盾的统一
  • 4.2 案例分析——恩施市滚龙坝村
  • 4.2.1 概述
  • 4.2.2 地方风貌特色
  • 4.2.3 保护价值的分析及保护的指导思想
  • 4.2.4 特色保护分区及具体实施
  • 4.2.5 关于滚龙坝村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4.3 案例分析——咸丰县官坝村
  • 4.3.1 概述
  • 4.3.2 交通体系现状分析
  • 4.3.3 村落建筑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4 地方风貌特色
  • 4.3.5 村落景观保护更新的具体措施
  • 4.3.6 关于官坝村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4.4 小结
  • 5. 局部保留型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5.1 旧村更新——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
  • 5.2 案例分析——宣恩县小茅坡营村
  • 5.2.1 概述
  • 5.2.2 地方风貌特色
  • 5.2.3 村落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 5.2.4 村落景观更新的具体措施
  • 5.2.5 关于小茅坡营村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5.3 案例分析——恩施市小溪村
  • 5.3.1 概述
  • 5.3.2 地方风貌特色
  • 5.2.3 村落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 5.3.4 特色保护分区及具体实施
  • 5.3.5 关于小溪村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5.4 小结
  • 6 整体更新型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6.1 景观的消退与重生——村落景观的更新
  • 6.2 案例分析——宣恩县卸甲坝村
  • 6.2.1 概述
  • 6.2.2 村落景观的现状调查
  • 6.2.3 村落规划指导原则
  • 6.2.4 具体措施
  • 6.2.5 关于卸甲坝村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6.3 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6)
    • [2].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性发展思考——基于海南岛屿传统村落视域的问题探微[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3].问题导向的城郊传统村落活化设计探析[J]. 装饰 2019(1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州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0)
    • [5].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探索——以马关县梁子上村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5)
    • [6].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类型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6)
    • [7].文化视角下的丽水传统村落与乡土记忆论析[J]. 丽水学院学报 2019(06)
    • [8].资水流域传统村落发展困境与景观重构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3)
    • [9].贵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效果与问题研究[J]. 山西建筑 2019(22)
    • [10].景观基因视角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土坑村为例[J]. 南方园艺 2019(06)
    • [11].传统村落保护设计中景观资源的评价及态势分析法的运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5)
    • [12].盐城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结构评价与保护[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 [13].传统村落中景观基因的价值与保护[J]. 中国名城 2020(01)
    • [14].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调研报告[J]. 绿色科技 2019(23)
    • [15].以河南省愚公村为例谈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形态变化[J]. 山西建筑 2020(02)
    • [16].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南方农村 2019(06)
    • [17].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18].基于类型划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系初探——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19].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下传统村落复兴路径研究——以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20].陕南地区村落景观提升设计研究[J]. 大众文艺 2020(02)
    • [21].《村落》[J]. 皖西学院学报 2019(06)
    • [22].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J]. 贵州民族研究 2019(12)
    • [23].行政村合并之后村落共同体的可重塑性[J]. 区域治理 2019(37)
    • [24].我国传统村落公益诉讼保护制度构建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25].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的机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2)
    • [26].徽州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构想[J]. 池州学院学报 2019(06)
    • [27].京西传统村落空间布局中的水适应性研究[J]. 安徽建筑 2020(01)
    • [28].传统村落多维价值评价及实证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9].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0].传统村落“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标签:;  ;  ;  ;  

    鄂西南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