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研究

市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研究

论文摘要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要求和规划,结合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实际情况,围绕“扩展监察视野、增强监管水平、提高应急能力、强化行政效能、节约行政成本、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的总目标,建立起市、企业两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与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形成完备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网络体系。增强全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动态监管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消除各种隐患,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全市整体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目前市重大危险源企业共有83家,共有重大危险源99个,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危险源的数量和危险性还将进一步增加。作为市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与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做好全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与控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总体结构
  • 2.1 系统总体结构图
  • 2.2 系统逻辑结构
  • 2.3 企业报警流程示意图
  • 2.4 系统构成
  • 第三章 监控中心业务软件系统
  • 3.1 系统建设原则
  • 3.2 系统性能设计
  • 3.3 系统的相关理解
  • 3.3.1 系统交互
  • 3.3.2 系统目标
  • 3.3.3 网络建议
  • 3.3.4 建设内容
  • 3.4 项目的技术选型
  • 3.4.1 基础软件平台
  • 3.4.2 应用开发技术
  • 3.5 系统总体设计
  • 3.5.1 系统架构设计
  • 3.5.2 业务模型结构
  • 3.5.3 功能结构设计
  • 3.5.4 系统设计特点
  • 3.5.5 业务流程设计
  • 3.5.6 数据流程设计
  • 3.5.7 安全专题数据库的设计
  • 3.6 系统功能设计
  • 3.6.1 网上申报登记子系统
  • 3.6.2 动态监管子系统
  • 3.6.3 安全监管政务系统
  • 3.6.4 实时监控子系统
  • 3.6.5 事故应急救援子系统
  • 3.7 系统整合与数据对接
  • 3.7.1 与国家"金安"工程一期系统
  • 3.7.2 与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系统
  • 3.8 企业现场端技术方案
  • 3.8.1 监控网络系统
  • 3.8.2 监控软件系统
  • 第四章 监控中心网络存储
  • 4.1 综合布线
  • 4.2 LED显示屏
  • 4.3 会议室、监控室、设备间装修
  • 4.4 网络系统
  • 4.4.1 网络总体优化设计说明
  • 4.4.2 内网接入
  • 4.4.3 无线传输网接入
  • 4.4.4 有线传输网接入
  • 4.5 网络安全
  • 4.6 会议扩声系统
  • 第五章 监控中心大屏幕系统
  • 第六章 重大危险源企业现场监控—企业端建设
  • 6.1 系统结构
  • 6.2 监控现场系统
  • 6.3 传输网络
  • 第七章 危化品远程无线监控系统
  • 7.1 危化品快速检测设备
  • 7.2 便携式气象\地理信息检测设备
  • 7.3 危化品远程无线检测车
  • 7.3.1 TD远程实时传输系统
  • 7.3.2 3G(TD-SCDMA)单兵无线图传系统
  • 7.3.3 卫星电话通讯
  • 7.3.4 检测车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市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