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分离式开发模式探究 ——以广西三江县侗族文化分离式开发为个案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分离式开发模式探究 ——以广西三江县侗族文化分离式开发为个案

论文摘要

发展问题是一切少数民族在当代所面临的主题。民族旅游的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重要途径。然而,一些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带来的民族文化展示庸俗化、传统民族文化价值取向退化等文化变迁的负面影响使得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在民族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仍能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是民族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基于游客“舞台真实”体验的分离式开发模式。该模型以理性眼光透视民族文化舞台真实性的内涵,尝试性地把民族文化体系划分为核心文化与外围文化,保护核心文化,包装和利用外围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效益的双赢。论文选择广西三江县作为这一模式应用的案例研究区。就如何应用这一模式提出具体思路与对策,发挥侗族文化的艺术内涵,发挥旅游经济价值。旨在通过论证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三江县侗族文化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之路,并可为其它民族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借鉴。民族文化旅游分离式开发模式作为尝试性的探索,只是一个雏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它的提出可能为民族旅游地如何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的研究方向,提供较有新意的学术话题。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与价值
  • 1.2.1 理论方面
  • 1.2.2 现实方面
  • 1.3 基本范畴与关键词解析
  • 1.3.1 民族文化
  • 1.3.2 民族旅游及其内涵
  • 1.4 研究思路
  • 1.4.1 理论构建
  • 1.4.2 案例研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2.1 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2 民族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 第3章 原真性价值取向是民族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
  • 3.1 民族旅游业文化商品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民族旅游业中文化表述的失真性与文化再现的偏颇
  • 3.1.2 民族旅游业中的文化肤浅化与庸俗化
  • 3.2 民族文化商品化是民族旅游原有之义
  • 3.2.1 民族旅游地文化保护的"原教旨主义"
  • 3.2.2 民族文化商品化涵义的重新诠释
  • 3.3 民族旅游原真性价值导向的必要性
  • 3.3.1 民族文化保护的要求
  • 3.3.2 旅游活动中求异心理的价值取向
  • 第4章 民族文化旅游分离式开发思路
  • 4.1 "舞台真实"与"旅游空间与舞台猜疑"理论
  • 4.2 民族旅游"舞台真实"性透视
  • 4.2.1 舞台真实性的涵义
  • 4.2.2 舞台真实性的时间历史性透视
  • 4.2.3 舞台真实性的空间性透视
  • 4.2.4 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民族旅游舞台真实性的理解
  • 4.3 民族文化适度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4.3.1 "舞台真实"是"本体真实"的艺术化形式
  • 4.3.2 民族文化适度旅游开发的积极意义
  • 4.4 民族文化分离式游开发的思路
  • 4.4.1 保存内在精神,出售外显形式
  • 4.4.2 确保后台封闭,展示舞台真实
  • 第5章 民族文化分离式旅游开发模式
  • 5.1 分离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文化与外围文化
  • 5.1.1 剖析民族文化体系中的深层文化内涵
  • 5.1.2 核心文化与外围文化的定性衡量
  • 5.2 分离式开发方式
  • 5.2.1 核心文化的重要性
  • 5.2.2 分离式旅游开发模式
  • 5.3 模式运作实施的指导原则
  • 5.3.1 重视社区参与
  • 5.3.2 关注民族心理
  • 第6章 案例研究:三江县侗族文化的分离式开发
  • 6.1 三江县概况
  • 6.2 核心文化的限制式保护开发
  • 6.2.1 核心文化限制式保护开发的必要性
  • 6.2.2 限制式保护开发的措施
  • 6.2.3 传承与提倡
  • 6.2.4 政策保障
  • 6.3 外围文化的开放性旅游开发
  • 6.3.1 题材创新
  • 6.3.2 传统民族旅游商品的深入挖掘
  • 6.3.3 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
  • 6.3.4 节庆活动营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指导教师评语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探讨[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8(02)
    • [2].基于促进黔东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6)
    • [3].民族文化旅游符号的提取与构建——以云南省施甸县布朗族为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03)
    • [4].精准扶贫战略下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刍议——以赫哲族为例[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12)
    • [5].浅谈民族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01)
    • [6].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01)
    • [7].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措施[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01)
    • [8].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浅析[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9(01)
    • [9].浅析民族文化旅游产权保护[J]. 度假旅游 2019(04)
    • [10].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24)
    • [11].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基本导向[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7)
    • [12].对发展隆林县民族文化旅游的思考[J]. 才智 2017(35)
    • [13].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研究[J]. 农家参谋 2018(01)
    • [14].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背景下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 凯里学院学报 2018(01)
    • [15].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03)
    • [16].谈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及保护策略[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2)
    • [17].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思考[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8(20)
    • [18].黔桂边民族文化旅游带整合发展路径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01)
    • [19].延边州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困境及对策[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6(12)
    • [20].文化产业语境下西南三省民族文化旅游模式[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2)
    • [21].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 当代经济 2017(05)
    • [22].新形势下民族文化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14)
    • [23].民族文化旅游展示和阐释中的科学性问题刍议——以广西宜州市刘三姐故里旅游区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 2017(04)
    • [24].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5].基于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视域下的金秀大瑶山瑶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究[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 [26].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J]. 广西民族研究 2016(05)
    • [27].体验经济视角下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发展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5)
    • [28].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以云南兴蒙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4)
    • [29].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创新研究[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2)
    • [30].浅谈民族文化旅游商品设计[J]. 科技资讯 2015(06)

    标签:;  ;  ;  ;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分离式开发模式探究 ——以广西三江县侗族文化分离式开发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