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

辽宁省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突发性多样化的灾害事件频繁发生,沿海城市作为一个海陆交错的地区,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沿海城市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带。此外,沿海城市承载着大量的人口、集中了大量的经济,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致灾因子论盛行后,灾害的风险研究不断的受到重视,作为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脆弱性评价研究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对沿海城市进行脆弱性评价研究对其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脆弱性进行评估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不同学者或机构对脆弱性及脆弱性概念的理解,以及国内外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的进展情况。其次,本文在所确定的脆弱性评价理念和思路的指导下,构建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本文以辽宁省沿海六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本文致力于提高沿海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方法,对沿海城市进行脆弱性评价研究。本文以辽宁省沿海六市为研究对象,广泛借鉴国内外灾害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从自然、经济、人口和环境设施等方面筛选指标,构建沿海城市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辽宁省沿海六市进行脆弱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沿海六市中,葫芦岛市、锦州市、丹东市为高脆弱区;营口市为中脆弱区;盘锦市和大连市为低脆弱区。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总结沿海城市脆弱性的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框架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灾害脆弱性
  • 2.1 脆弱性的概念
  • 2.2 国内外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
  • 2.3 脆弱性的评价方法
  • 2.3.1 定性分析法
  • 2.3.2 定量分析法
  • 第三章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 脆弱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可操作性原则
  • 3.1.3 简明性
  • 3.1.4 系统性
  • 3.1.5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性
  • 3.2 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及指标解释
  • 3.2.1 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指标解释
  • 3.3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AHP 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3.3.2 各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3.3.3 权重赋值结果
  • 3.4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构建
  • 3.4.1 建立因素集
  • 3.4.2 建立评语集
  • 3.4.3 建立权重集
  • 3.4.4 隶属函数的构建
  • 3.4.5 模糊综合评判
  • 第四章 辽宁省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
  • 4.1 辽宁省概况
  • 4.2 辽宁省沿海六市概况
  • 4.2.1 丹东市概况
  • 4.2.2 大连市概况
  • 4.2.3 营口市概况
  • 4.2.4 盘锦市概况
  • 4.2.5 锦州市概况
  • 4.2.6 葫芦岛市概况
  • 4.3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指标标准化处理
  • 4.4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4.5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特点与对策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贫困脆弱性研究进展及评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23)
    • [2].生计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02)
    • [3].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05)
    • [4].提升抗逆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生计系统“风险-脆弱性”应对策略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4)
    • [5].老年人受骗脆弱性的理论与测量方法[J]. 应用心理学 2020(03)
    • [6].多重压力下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计脆弱性——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J]. 生态学报 2020(20)
    • [7].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尊与危机脆弱性的关系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10)
    • [8].健康贫困及健康贫困脆弱性内涵探析[J]. 医学与社会 2018(05)
    • [9].脆弱性人群对雾霾的认知与应对——基于福州市的调查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10].社会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11)
    • [11].贫困脆弱性的研究评述[J]. 商 2015(07)
    • [12].重大疫情下城市脆弱性及规划应对研究框架[J]. 城市规划 2020(09)
    • [13].网络空间政治安全治理中的国际合作:缘由、脆弱性及中国理念[J]. 教学与研究 2020(09)
    • [14].社会资本、收入多样化与农户贫困脆弱性[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2)
    • [15].贫困脆弱性理论与政策研究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17(06)
    • [16].金融虚拟性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5(Z2)
    • [17].家庭经济脆弱性:理论、实证与应对[J]. 学习与探索 2016(05)
    • [18].遗产、价值与脆弱性[J]. 遗产 2019(01)
    • [19].城市脆弱性的内涵及评价体系[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0].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J]. 灾害学 2014(03)
    • [21].城市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5)
    • [22].由银行危机联想到银行脆弱性[J]. 商 2013(05)
    • [23].脆弱性主体——锚定人类境遇的平等[J]. 比较法研究 2013(04)
    • [24].基于经典内生理论的银行脆弱性测度[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05)
    • [25].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与实证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1)
    • [26].极端天气背景下辽宁省城市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1)
    • [27].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不对称安全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7)
    • [28].脆弱性理论与国家治理责任新解[J]. 学术月刊 2017(03)
    • [29].城市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热点问题评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 2017(08)
    • [30].“脆弱性相互依赖”析论[J]. 太平洋学报 2016(02)

    标签:;  ;  ;  ;  

    辽宁省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