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素、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实验研究

丹参素、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丹参素、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并在细胞分子水平探讨其动员作用可能的机理。方法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丹参素组(300mg.kg-1.d-1)、川芎嗪组(50mg. kg-1.d-1)、rhG-CSF组(250ug. kg-1.d-1)、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d1~7,每日1次,采用外周血WBC、MNC计数检测各组给药后不同时间对外周血WBC、MNC的影响;另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丹参素组(300mg.kg-1.d-1)、川芎嗪组(50mg. kg-1.d-1)、rhG-CSF组(250ug. kg-1.d-1)、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d1~7,每日1次,采用外周血WBC、MNC计数检测给药后对外周血WBC、MNC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后对外周血CD34+细胞、CD49d阳性细胞的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检测给药后CFU-GM、CFU-MK、CFU-E的产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给药后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V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丹参素组给药后第8天外周血WBC、MNC数量升至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3.0倍和3.4倍,其外周血CD34+、CD49d阳性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V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03±0.24)%、(12.59±2.64)%和(50.86±8.77)%,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其CFU-GM、CFU-MK和CFU-E产率分别为(14.90±2.88)%、(12.50±4.06)%和(16.10±6.36)%,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川芎嗪组给药后第8天外周血WBC、MNC数量升至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3.2倍和3.9倍,其外周血CD34+、CD49d阳性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V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86±0.42)%、(12.91±2.84)%和(48.47±7.87)%,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川芎嗪组CFU-GM、CFU-MK和CFU-E产率分别为(11.70±3.32)%、(11.20±2.88)%和(24.50±8.10)%,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丹参素、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的动员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上调小鼠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丹参素、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第2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02)
    • [2].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作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2)
    • [3].丹参素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05)
    • [4].HS6101对正常小鼠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05)
    • [5].丹参素、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08(05)
    • [6].复方扶芳藤合剂对小鼠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7)
    • [7].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单次给药对恒河猴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1(04)
    • [8].社交网站群体传播中的动员现象分析——以电影《失恋33天》的宣传为例[J]. 传媒国际评论 2013(00)
    • [9].活血化瘀类中药对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02)
    • [10].论新闻媒体的动员作用[J]. 新闻世界 2010(08)
    • [11].农户社会资本对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机制:浙江实证[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9(02)
    • [12].论点摘编[J]. 公安研究 2011(08)
    • [13].细胞因子对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趋化和动员作用[J]. 解剖学报 2008(01)
    • [14].上海抗美援朝运动时期的时事宣传[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15].发挥广播独特的组织动员作用[J]. 中国广播 2008(04)
    • [16].北伐中的宣传战[J]. 理论学刊 2016(03)
    • [17].浅谈《新青年》与其所建构的公共领域[J]. 新闻世界 2011(08)
    • [18].湘鄂川黔苏区红色标语的宣传动员作用及启示[J]. 怀化学院学报 2019(12)
    • [19].AMD3100联合G-CSF对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作用[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9(03)
    • [20].组织化的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以“帝吧出征”事件为例[J]. 东南传播 2016(07)
    • [21].四川省委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青妇工作《意见》[J]. 工会信息 2013(17)
    • [22].成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性别差异和雌二醇的体外动员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03)
    • [23].大学生网络动员作用机制研究[J]. 企业导报 2012(02)
    • [24].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政治参与及其当代启示[J]. 学理论 2016(06)
    • [25].论汶川大地震报道迅速公开的重要性[J]. 群文天地 2011(23)
    • [26].循环经济学[J]. 城市环境设计 2015(09)
    • [27].群体认同在集群行为中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9)
    • [28].遂川县委出台加强群团工作意见[J]. 工会信息 2012(12)
    • [29].运动康复对心血管疾病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作用及机制[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5(10)
    • [30].高校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机制探析[J]. 新余学院学报 2015(05)

    标签:;  ;  ;  

    丹参素、川芎嗪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