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促进异黄酮与甲醇加成反应研究

溴促进异黄酮与甲醇加成反应研究

论文摘要

异黄酮化合物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二次代谢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解痉孪等。卤代黄酮类被认为潜在的benzodiazepine receptor(苯二氮卓受体)配体,具有良好的抗焦虑功效,文献中关于卤代黄酮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的报道较少,限制了它的应用。以异黄酮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提供更多的卤代异黄酮化合物以作生物活性研究是当前该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同时也是寻找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先导化合物和生物活性成分的源泉。首先,对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理活性、应用、加成反应及卤代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其次,对溴促进异黄酮与甲醇的加成反应及加成产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以7种异黄酮为先导化合物,在溴促进下与甲醇发生加成反应合成了9种2,3-二甲氧基二氢异黄酮溴化物,分别为:5′,6,8-三溴-2,3,4′-三甲氧基-7-羟基二氢异黄酮(1)、3′,5′,6,8-四溴-2,3-二甲氧基-4′,7-二羟基二氢异黄酮(2)、5′,6,8-三溴-2,3-二甲氧基-4′,7-二乙氧基二氢异黄酮(3)、3′,5′,6-三溴-2,3,7-三甲氧基-4′-羟基二氢异黄酮(4)、3′,5′,6,8-四溴-2,3,7-三甲氧基-4′,5-二羟基二氢异黄酮(5)、5′,6-二溴-2,3,4′,7-四甲氧基二氢异黄酮(6)、5′,6,8-三溴-2,3,4′,7-四甲氧基二氢异黄酮(7)、3′,5′,6,8-四溴-2,3,4′,7-四甲氧基二氢异黄酮(8)和3,6,8-三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9)。(1)-(9)均为新化合物,采用IR、1H NMR、13C NMR、MS及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1)、(2)、(4)、(6)和(7)的晶体结构,同时,利用荧光和紫外法对化合物(2)与CT-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首次报道了异黄酮C环双键加两个甲氧基的反应,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再次,在进行染料木素与甲醇的加成反应过程中发现,中间产物3,3′,5′,6,8-五溴-2-甲氧基-4′,5,7-三羟基二氢异黄酮并没有转化为目标加成产物3′,5′,6,8-四溴-2,3-二甲氧基-4′,5,7-三羟基二氢异黄酮,而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一系列亲核取代反应得到苯并呋喃衍生物[3,4-二氢-3-(3′,5′-二溴-4′-羟基苯基)-3-二甲氧基甲基-5,7-二羟基-6,8-二溴苯并呋喃-4-酮](10),(10)为新化合物。对此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试图将伊普黄酮溴化加成物:3,6-二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3,8-二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和3,6,8-三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的苄基溴进行水解或氨解,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原料在氨水、Na2CO3或NaHCO3等弱碱的乙醇-水溶液中反应可消去一个甲氧基和一个溴离子分别得到产物:6-溴-7-异丙氧基异黄酮(11)、8-溴-7-异丙氧基异黄酮(12)和6,8-二溴-7-异丙氧基异黄酮(13)。而在强碱,如NaOH的乙醇-水溶液中,消去产物进一步反应得到开环产物。通过对一系列异黄酮的结构修饰,丰富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和种类。对其衍生物晶体结构的研究,可以更精确地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堆积等,这为开发和筛选新型的、高技术含量的新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异黄酮概述
  • 1.1.1 异黄酮简介
  • 1.1.2 异黄酮生理活性
  • 1.1.3 异黄酮化合物的应用
  • 1.2 异黄酮加成反应概述
  • 1.3 溴取代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1.4.1 溴促进异黄酮与甲醇的加成反应
  • 1.4.2 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
  • 1.4.3 伊普黄酮溴化加成物在碱中的反应
  • 1.4.4 晶体结构研究
  • 第二章 溴促进异黄酮与甲醇加成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1 仪器及试剂
  • 2.2 溴促进异黄酮与甲醇加成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2.1 5′,6,8-三溴-2,3,4′-三甲氧基-7-羟基二氢异黄酮(1)
  • 2.2.2 3′,5′,6,8-四溴-2,3-二甲氧基-4′,7-二羟基二氢异黄酮(2)
  • 2.2.3 5′,6,8-三溴-2,3-二甲氧基-4′,7-二乙氧基二氢异黄酮(3)
  • 2.2.4 3′,5′,6-三溴-2,3,7-三甲氧基-4′-羟基二氢异黄酮(4)
  • 2.2.5 3′,5′,6,8-四溴-2,3,7-三甲氧基-4′,5-二羟基二氢异黄酮(5)
  • 2.2.6 5′,6-二溴-2,3,4′,7-四甲氧基二氢异黄酮(6)
  • 2.2.7 5′,6,8-三溴-2,3,4′,7-四甲氧基二氢异黄酮(7)
  • 2.2.8 3′,5′,6,8-四溴-2,3,4′,7-四甲氧基二氢异黄酮(8)
  • 2.2.9 3,6,8-三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9)
  • 2.3 讨论
  • 2.3.1 异黄酮与甲醇加成物的光谱学特征
  • 2.3.2 溴促进异黄酮与甲醇的加成反应
  • 第三章 异黄酮与甲醇加成物的晶体结构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晶体结构测定
  • 3.3 晶体结构描述
  • 3.3.1 5′,6,8-三溴-2,3,4′-三甲氧基-7-羟基二氢异黄酮(1)
  • 3.3.2 3′,5′,6,8-四溴-2,3-二甲氧基-4′,7-二羟基二氢异黄酮(2)
  • 3.3.3 3′,5′,6-三溴-2,3,7-三甲氧基-4′-羟基二氢异黄酮(4)
  • 3.3.4 5′,6-二溴-2,3,4′,7-四甲氧基二氢异黄酮(6)
  • 3.3.5 5′,6,8-三溴-2,3,4′,7-四甲氧基二氢异黄酮(7)
  • 第四章 苯并呋喃衍生物(10)的合成
  • 4.1 仪器与试剂
  • 4.2 苯并呋喃衍生物(10)的合成
  • 4.3 苯并呋喃衍生物(10)的晶体结构
  • 4.4 反应机理研究
  • 第五章 伊普黄酮溴化加成物在碱中的反应
  • 5.1 仪器与试剂
  • 5.2 伊普黄酮溴化加成物在弱碱中的消去反应
  • 5.2.1 3,6-二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在弱碱中的消去反应
  • 5.2.2 3,8-二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在弱碱中的消去反应
  • 5.2.3 3,6,8-三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在弱碱中的消去反应
  • 5.2.4 消去反应机理讨论
  • 5.3 伊普黄酮溴化加成物在强碱中的开环反应
  • 5.3.1 3,6,8-三溴-2-甲氧基-7-异丙氧基二氢异黄酮在强碱中的开环反应
  • 5.3.2 开环产物:6,8-二溴-9-羟基-7-异丙氧基脱氧安息香(14)的晶体结构
  • 5.3.3 开环反应机理探讨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溴促进异黄酮与甲醇加成反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