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论文题目: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企业管理

作者: 詹伟华

导师: 顾幼瑾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交易成本,分工,契约

文献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对云南省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界定了合作经济组织与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阐述了传统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对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区分了当前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中对组织形式的划分,同时对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集体经济和中国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进行了区分。 论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对农业中的交易成本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是交易成本与社会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具体制度环境下农业制度诱致性变迁的必然产物,其组织形式的创新必须遵循诱致性变迁的原则,主要依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同时也要借助政府的扶持。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契约理论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企业、农户、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联结农业产业链的契约条件,并以云南元谋县清河果疏生产协会为例,总结了商品契约和要素契约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论文对云南省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工具

2.1 分工理论

2.1.1 基本概念

2.1.2 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2.2 交易费用理论

2.2.1 交易

2.2.2 “交易费用”概念

2.2.3 交易费用理论的前提假设

2.2.4 产权、制度与交易费用

2.2.5 组织规模与交易费用

2.2.6 组织一体化与交易费用

2.3 交易的实施成本

2.3.1 信息成本

2.3.2 谈判及签订契约的成本

第三章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晨诱因

3.1 市场前提与需求诱因

3.1.1 市场开放与价格形成

3.1.2 经济发展与市场规模扩张

3.1.3 农产品、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

3.1.4 产业链延伸与农户有限理性——利益均衡博弈

3.2 制度缺陷与制度供给

3.2.1 制度缺陷——对双层农业经营体制的讨论

3.2.2 制度供给——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3.3 交易费用的增加与节约

3.3.1 交易费用的增加——农业中的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

3.3.2 交易费用的节约——农业生产正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第四章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界定

4.1 概念界定

4.1.1 合作经济组织

4.1.2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4.2 传统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原则

4.3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

4.3.1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相对弱势群体的联合

4.3.2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强调“以人为本”的人的联合

4.3.3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强调民主参与和控制

4.3.4 对外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对内强调非盈利性

4.4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

4.4.1 市场竞争需要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4.4.2 农民小生产与全国大市场的联结需要农业合作经济

4.4.3 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业合作经济

4.4.4 合作融资:“三农”融资方式的现实选择

4.4.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合作经济组织这一载体

4.5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区别

4.6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以前合作化运动的区别

4.7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划分

4.7.1 根据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业务范围的不同来划分

4.7.2 根据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方式划分

4.7.3 根据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完善状况划分

4.7.4 其他分类方式

第五章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与分析

5.1 遵循交易成本逻辑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

5.1.1 农业中的交易成本问题

5.1.2 各种经济组织的制度运行成本比较

5.2 农业家庭经营的交易费用探讨

5.2.1 农业产业组织与交易费用的节约

5.2.2 农户家庭经营与产业化经营的外部交易费用比较分析

5.3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

5.3.1 合作经济收益分配关系的特征

5.3.2 农业合作经济的收益分配关系

5.4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特征

5.4.1 组织类型分布的区域特征

5.4.2 组织类型分布的产业特征

5.4.3 组织类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征

5.4.4 对农业产业化组织类型的简单描述

5.5 商品契约还是要素契约?——以云南元谋县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例

5.5.1 元谋林峰脱水蔬菜生产协会的发展模式

5.5.2 公司与农户间的契约稳定性分析

第六章 云南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6.1 云南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6.1.1 云南省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6.1.2 云南省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2 云南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加强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

6.2.2 加大对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外部环境

6.2.3 探索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其健康发展

6.2.4 政府在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6.2.5 深化农业分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结论与展望

致谢语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0-17

参考文献

  • [1].广西博白县生猪规模化养殖存在问题与发展研究[D]. 陈康明.广西大学2018
  • [2].农民营销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 张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发展研究[D]. 李江成.石河子大学2010
  • [4].温州市鹿城区林下经济发展研究[D]. 赵海聪.江西农业大学2016
  • [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 狄志军.郑州大学2007
  • [6].上海良友集团战略发展研究[D]. 董勤.上海交通大学2014
  • [7].休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章传利.安徽大学2012
  • [8].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 刘崇龙.华中师范大学2015
  • [9].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 李向东.兰州大学2012
  • [10].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 李婉玲.昆明理工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D]. 王竹时.四川农业大学2005
  •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研究[D]. 陈爱国.山东大学2005
  • [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发展研究[D]. 别必雄.华中师范大学2006
  • [4].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问题研究[D]. 张秀娟.山东农业大学2002
  • [5].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 吴金涛.山东农业大学2003

标签:;  ;  ;  ;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