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茶发花”茯茶微生物生态及其优势种抑菌作用研究

“散茶发花”茯茶微生物生态及其优势种抑菌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茯砖茶作为中国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黑茶产业发展中的主要成员。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风味口感及保健功效,使之一直为众多黑茶爱好者和研究人员所青睐,更是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经过众多茶业行业人员多年的辛苦研究,茯砖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销量得到了提升,而且其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本研究对茯砖茶传统工艺与“散茶发花”新工艺产品中的微生物类群进行研究与比较,并对“散茶发花”新工艺产品中的优势菌种——冠突散囊菌对常见细菌以及发花中存在的其它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成品茯砖茶中微生物类群的系统鉴定。以2007年及2008年生产的“金湘益茯砖茶”为材料,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最终分离鉴定出不同微生物共15株,其中冠突散囊菌1株,黑曲霉属3株,灰绿曲霉属1株,墨绿曲霉属1株,青霉属2株,毛霉属1株,酵母属3株,其他曲霉属3株。2、“散茶发花”茯茶微生物生态研究。对“散茶发花”过程中的微生物类群和数量进行研究;并采用微生物形态学鉴定方法对分离出的两株“金花”菌进行初步鉴定,确定其为真菌门(Fungi)、子囊菌纲(Ascomycetes)、真子囊菌亚纲(Euascomycetes)、曲霉目(Eurotiales)、曲霉科(Eurotiaceae)。对两株“金花”菌与冠突散囊菌产纤维素酶的研究发现,三株菌均有很好的产酸性纤维素酶的活性。3、“散茶发花”茯茶水提取液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抑菌作用研究。对“散茶发花”茯茶、传统工艺茯茶及原料水提取液的生化成分,以及其对四种常见细菌和发花中两种常见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经过“发花”过程后,除咖啡碱和有机酸外,不同工艺茯茶的各项生化成分的含量都比原料的低,但“散茶发花”茯茶中各成分的保留量都大于传统工艺茯茶的。三种水提取液对黑曲霉、青霉均没有抑制效果,但对四种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且以2008年金湘益原料水提取液的抑制效果最好;茶叶样品浓度与抑菌效果显著相关。4、冠突散囊菌人工培养物与黑茶发酵物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抑菌效果研究。对茯茶优势菌种——冠突散囊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得到的两个系列共6个样品的生化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由于其生长过程中利用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使培养后两种发酵液的各项生化成分的含量都有所下降,但有机酸含量升高。各样品对真菌均没有抑制效果。除黑茶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抑制效果,及PDA发酵液对四种供试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外,其它样品对无论霉菌还是细菌都无抑制作用。随着PDA发酵液浓度的增加,其抑菌效果也随着增强。本研究基于茯茶“散茶发花”新技术,通过对其微生物生态的研究及与传统丁艺茯茶生化成分的比较,从微生物生态和生化角度证明了“散茶发花”新技术的可行性与优势,从而对今后茯茶加工新技术及新型茯茶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茯茶和冠突散囊菌生化成分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结果,也为茯茶药理功能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前言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 茯砖茶的研究
  • 2.1.1 茯砖茶传统加工技术的演变
  • 2.1.2 成品茯砖茶质量与品质标准
  • 2.1.3 茯砖茶加工新技术的开发
  • 2.1.4 茯砖茶品质形成的研究
  • 2.1.5 茯砖茶保健功能的研究
  • 2.2 茯砖茶中微生物的研究
  • 2.2.1 茯砖茶中微生物类群与作用研究
  • 2.2.2 茯砖茶中"金花"菌的研究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成品茯砖茶中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茶叶
  • 1.1.2 培养基
  • 1.1.3 试剂
  • 1.1.4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成品茯砖茶中微生物的分离
  • 1.2.2 成品茯砖茶中微生物的纯化
  • 1.2.3 成品茯砖茶中微生物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曲霉属
  • 2.1.1 冠突散囊菌
  • 2.1.2 黑曲霉
  • 2.1.3 灰绿曲霉
  • 2.1.4 墨绿曲霉
  • 2.1.5 其它曲霉
  • 2.2 青霉属
  • 2.3 毛霉属
  • 2.4 酵母属
  • 2.4.1 红酵母属
  • 2.4.2 白酵母属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茯茶"散茶发花"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1.1 茶叶
  • 1.1.2 培养基
  • 1.1.3 试剂
  • 1.1.4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散茶发花"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1.2.2 "散茶发花"过程中其它"金花"菌的分离
  • 1.2.3 "散茶发花"过程中其它"金花"菌的纯化
  • 1.2.4 "散茶发花"过程中其它"金花"菌的鉴定
  • 1.2.5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散茶发花"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类群的变化
  • 2.2 "散茶发花"过程中其它"金花"菌的鉴定
  • 2.2.1 形态学鉴定
  • 2.2.2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散茶发花"茯茶水提液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茶叶
  • 1.1.2 培养基
  • 1.1.3 菌种
  • 1.1.4 试剂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样品制备
  • 1.2.2 各样品生化成分测定
  • 1.2.3 抑菌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叶水提物生化成分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 茶叶水提物的抑菌效果
  • 2.3 茶叶水提物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冠突散囊菌人工培养物与黑茶发酵物生化成分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茶叶
  • 1.1.2 培养基
  • 1.1.3 菌种
  • 1.1.4 试剂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样品制备
  • 1.2.2 各样品生化成分测定
  • 1.2.3 抑菌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冠突散囊菌人工培养物与黑茶发酵物生化成分测定结果
  • 2.2 冠突散囊菌人工培养物与黑茶发酵物的抑菌效果
  • 3 讨论与小结
  • 全文总结
  • 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
  • 2 本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响应面法优化茯茶提取工艺[J]. 福建茶叶 2019(02)
    • [2].茯茶何以名“茯”[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3].茯茶的化学成分和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 2011(05)
    • [4].“互联网+”背景下茶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以泾阳茯茶为例[J]. 时代经贸 2019(18)
    • [5].茯茶功效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9)
    • [6].互联网+”背景下茶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以泾阳茯茶为例[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05)
    • [7].泾阳茯茶文化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 农业工程 2019(10)
    • [8].陕西泾阳县茯茶研究[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9].SWOT分析法探讨陕西茯茶的发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3)
    • [10].关中茯茶发展嬗变史[J]. 福建茶叶 2017(08)
    • [11].不同茶类发花茯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黄曲霉毒素分析[J]. 食品科学 2017(08)
    • [12].一种复合型茯茶加工工艺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20(04)
    • [13].茯茶“散茶发花”加工前后差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茶叶科学 2016(01)

    标签:;  ;  ;  ;  ;  

    “散茶发花”茯茶微生物生态及其优势种抑菌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