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论文摘要

设立民事再审程序的目的在于以程序保障实体,使错误的裁判得到纠正,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司法公正。2007年10月28日我国对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民事再审程序作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完善,但限于各方面的条件,修正后的再审程序,仍存在一些不足。笔者欲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针对目前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弊端与缺陷,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与具体方案。本文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概述”中,笔者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渊源、功能作了论述。在第二章“两大法系国家的民事再审程序比较”中,笔者介绍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再审程序,通过分析比较,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提供了借鉴。在第三章“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弊端”中,笔者分析了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有失偏颇,再审的管辖法院与再审的性质不相吻合,启动再审的主体多极化动摇司法裁判的既判力,再审的法定事由过于宽泛冲击再审程序固有性质,再审期限过长再审次数无限导致“终审不终”等,上述这些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再审程序功能的发挥,再审程序必须重构。在第四章“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中,笔者提出了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设想:重塑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再审应由原审法院管辖、限制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严格再审程序的法定事由、缩短再审期限确立有限再审原则。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概述
  • 第一节 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
  • 第二节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制度渊源
  • 第三节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
  • 第二章 两大法系国家民事再审程序制度比较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再审程序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再审程序
  • 第三节 两大法系民事再审程序的共同特点
  • 第三章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弊端
  • 第一节“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与再审程序的宗旨偏离
  • 第二节 再审管辖与再审的性质不相吻合
  • 第三节 启动再审的主体多极化动摇司法裁判的既判力
  • 第四节 再审事由过于宽泛冲击再审固有性质
  • 第五节 再审期限过长再审次数无限导致“终审不终”
  • 第四章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 第一节 重塑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民事再审应由原审法院管辖
  • 第三节 限制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 第四节 严格民事再审程序的法定事由
  • 第五节 缩短再审期限确立有限再审原则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J]. 长江丛刊 2016(32)
    • [2].透视刑事冤案纠正难——以15起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J]. 法治论坛 2016(04)
    • [3].浅析我国再审程序的修正[J]. 魅力中国 2010(06)
    • [4].关于刑事冤案再审程序的几个问题——以刑事冤案应当专设再审程序为研究重点[J]. 法学杂志 2016(01)
    • [5].浅议我国再审程序的修改[J]. 企业导报 2013(06)
    • [6].再论中国再审程序[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7].我国大陆与台湾再审程序之比较[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03)
    • [8].从再审职能角度看再审程序中“新的证据”[J]. 湘南学院学报 2017(01)
    • [9].再审程序中如何考量债务企业改制后的责任主体问题[J]. 人民司法 2011(05)
    • [10].论独立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之构建[J]. 政治与法律 2010(04)
    • [11].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合理性探讨[J]. 西部法学评论 2008(06)
    • [12].我国民事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之比较[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8(05)
    • [13].民事再审程序立法的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为中心的考察[J]. 中国检察官 2012(13)
    • [14].行政诉讼再审程序之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1(17)
    • [15].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制度的重构[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16].浅议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17(35)
    • [17].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几点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10)
    • [18].行政再审程序之改造——以保障行政诉权为视角[J]. 行政法论丛 2010(00)
    • [19].涉诉信访与基层法院再审程序的激活探析[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05)
    • [20].基于权利构造的再审程序改革[J]. 光华法学 2019(01)
    • [21].浅谈再审程序的缺陷与对策[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22].民事检察监督程序与当事人再审程序分离的法理技术[J]. 法制博览 2015(29)
    • [23].浅谈法院启动再审机制的废除[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1(12)
    • [24].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造[J]. 黑龙江史志 2009(22)
    • [25].论监督型民事抗诉制度的回归及路线[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2)
    • [26].调解书跟进监督的对象[J]. 中国检察官 2020(04)
    • [27].“被离婚”的司法救济现状浅析[J]. 法制与社会 2019(31)
    • [28].我国民事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之比较[J].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8(08)
    • [29].民事再审发回重审的限制与规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1(05)
    • [30].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矛盾研究[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2)

    标签:;  ;  ;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