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研究 ——以深圳市部分软件企业员工为例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研究 ——以深圳市部分软件企业员工为例

论文摘要

近十年来,在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软件行业迅速崛起,软件企业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其竞争状况也日益激烈。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成为软件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软件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是其赖以生存并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吸引与留住高技术人才,软件企业纷纷开出高工资高福利待遇,但单纯的物质激励效果并不理想,非物质激励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逐渐凸显。企业通过实施非物质激励,一方面可以针对企业员工的深层次需求进行激励,提高工作满意度,调动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激励成本,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本文以软件行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非物质激励问卷并实施调查,获取关于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现状与需求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因素的五个维度,分别为工作内容与性质、工作自主和工作成就、学习与成长、工作环境、发展机会。进一步探究出软件企业员工在不同非物质激励因素维度的需求与现状的特征及其差距性,在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两种非物质激励方式上的需求与现状特征及其差距性,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变量方差分析得出具有不同基本信息特征的员工群体在非物质激励各个维度上的特征与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软件企业员工的非物质激励体系和相应改进措施,使软件企业更为有效的实施员工非物质激励,提高员工绩效与忠诚度,使软件企业更为合理的运用其人力资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传统经典激励理论
  • 2.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2.1.2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 2.1.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2.1.4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2.1.5 期望理论
  • 2.1.6 公平理论
  • 2.1.7 强化理论
  • 2.2 其他激励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全面激励"理论
  • 2.3 非物质激励因素研究综述
  • 2.3.1 玛汉·坦姆仆的知识员工激励模型
  • 2.3.2 安盛咨询公司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模型
  • 2.3.3 其他员工激励因素模型
  • 2.4 非物质激励方式、方法研究综述
  • 3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技术路线
  •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 调查研究的实施与基本信息
  • 3.2.1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2 样本基本信息
  • 3.2.3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实证研究
  • 4.1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需求分析
  • 4.1.1 非物质激励因素因子分析
  • 4.1.2 非物质激励需求特征总体分析
  • 4.1.3 非物质激励需求特征比较分析
  • 4.2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现状分析
  • 4.2.1 非物质激励现状总体特征
  • 4.2.2 非物质激励现状特征比较分析
  • 5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对策建议
  • 5.1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体系
  • 5.2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原则
  • 5.2.1 充分关注员工多方面深层次需求,注重非物质激励
  • 5.2.2 多种非物质激励方式方法有机组合
  • 5.2.3 不同基本信息员工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非物质激励措施进行激励
  • 5.3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措施
  • 5.3.1 非物质激励总体改进措施
  • 5.3.2 不同群体非物质激励改进措施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员工非物质激励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管理者必知:非物质激励的二十一种武器[J]. 中外企业文化 2019(09)
    • [2].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研究述评与展望[J]. 财会月刊 2019(11)
    • [3].浅谈“90后”员工非物质激励需求特征及管理建议[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14)
    • [4].江西民办高校教师非物质激励机制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19)
    • [5].基于正式师徒关系的资深员工非物质激励机制研究[J]. 商 2016(23)
    • [6].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J]. 商 2015(38)
    • [7].庞锦峰:非物质激励——人才激励突破口[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22)
    • [8].80后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桂林某国有企业为例[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8(11)
    • [9].90后基层员工非物质激励对策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13)
    • [10].民办高校教师非物质激励结构维度研究——以某民办高校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36)
    • [11].高校人才培育中非物质激励措施的运用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6(10)
    • [12].高校高层次人才非物质激励的措施[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5)
    • [13].乐心餐饮公司员工非物质激励对策研究[J]. 经济师 2020(02)
    • [14].基于期望理论的教师非物质激励对绩效行为影响的研究——以某民办高职为例[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15].关于国有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的思考与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8(09)
    • [16].无薪激励[J]. 企业文明 2013(03)
    • [17].关于企业非物质激励措施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07)
    • [18].非物质激励能促进新生代员工改善工作绩效吗——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01)
    • [19].民办高校教师非物质激励问题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8(02)
    • [20].团队信任认知中介下非物质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7)
    • [21].如何用非物质激励留住员工[J]. 民航管理 2016(08)
    • [22].共情策略营造有人情味的园所[J]. 教育家 2019(27)
    • [23].职工幸福指数与非物质激励机制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13)
    • [24].非物质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 2011(12)
    • [25].非物质激励的企业文化建设[J]. 人力资源 2010(04)
    • [26].非物质激励的企业文化建设[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15)
    • [27].基于新生代员工认知的饭店非物质激励满意度研究[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论坛 2015(04)
    • [28].广西区民办高校教师非物质激励研究[J]. 知识经济 2017(01)
    • [29].基于知识型员工需求的非物质激励方法[J]. 军工文化 2012(11)
    • [30].90后员工非物质激励需求特征探析及管理建议[J]. 时代金融 2018(29)

    标签:;  ;  ;  ;  

    软件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研究 ——以深圳市部分软件企业员工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