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 ——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源远流长 ——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论文摘要

史传与古典小说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话题,许多学者都从整体上探讨了史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至于具体到某一史著对古典小说的影响,则又多以《史记》为例来加以论析。然而,作为中国最早成熟的叙事作品,《左传》在叙事写人方面照样给古典小说以深远影响。即使在古代,许多小说评论家也以“腐迁、盲左”并称;何况《史记》的叙事体例及某些刻画人物的手法也源于《左传》。而《左传》为解经之作,它与《春秋》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春秋》又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著;更重要的是,与《史记》相比,它们亦经亦史的崇高文化地位,使其蕴涵着巨大文化能量的许多审美观念作为权威话语,对古典小说的艺术特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造就了古典小说许多“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并促成了其民族特征的形成。所以,探讨《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是一个具有学术意义的论题。鉴于它们在古典小说文体生成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本文以论述《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为主,同时又兼及《春秋》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在作为绪论”的《<左传>与古典小说关系研究述略》中,主要就古今对《左传》与古典小说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粗略疏理。 第一章为《史蕴诗心》。它主要就《左传》对古典小说文体生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左传》本身所包含的小说因素及其成因展开论述。 我们应明确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小说文体的起源与小说因素的起源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小说文体的起源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古典小说存在多祖现象,但对古典小说产生影响的诸因素在小说文体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诸子散文中的寓言以说理为主,叙事不是它的终极目的。它们情节淡薄,篇幅短小,只是诸子散文中的结构单位,没有相对独立的文体意义。所以,它们不可能与小说在文体上有直接的承传关系,它们只是小说形成的渊源之一。中国神话对古典小说也有影响,但它绝非像西方神话那样拥有庞大而完整的体系,以至成为小说的源头并影响到小说的文体特征。因为它们的叙事特征很不明显,所以它们只不过在精神和题材方面给古典小说以影响。况且我们复原的只是神话的内容,至于其文体原貌我们则无从得知。所以它与寓言一样,没有直接促成小说文体的形成,它也只是小说的渊源之一。而史传与小说都以叙事为文体特征,是史传在文体上孕育了小说。史传经常运用的叙事体例无非是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这些叙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左传》与古典小说关系研究述略
  • 第一章 史蕴诗心
  • 第一节 《左传》:古典小说文体生成的基础
  • 一、小说文体的起源与小说因素的起源不同
  • 二、《左传》:古典小说叙事体例的渊薮
  • 第二节 《左传》中的小说因素
  • 一、充满传奇色彩的怪异故事
  • 二、小说素材的渊薮及记言的小说化
  • 三、形象生动的情节片段
  • 第三节 再创作:《左传》中小说因素出现的根本成因
  • 一、从口耳相传到形诸竹帛
  • 二、明显的艺术虚构与想象
  • 三、记事不合史法
  • 四、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左传》
  • 第二章 “春秋笔法”对古典小说的浸润
  • 第一节 “春秋笔法”释义及其对史传的影响
  • 一、“春秋笔法”释例
  • 二、《左传》、《史记》对“春秋笔法”的继承
  • 第二节 “春秋笔法”对文言小说的影响
  • 一、“春秋笔法”与志人、志怪小说
  • 二、“春秋笔法”与唐传奇小说
  • 三、“春秋笔法”与《聊斋志异》
  • 第三节 “春秋笔法”对章回小说的影响
  • 一、直书其事,不加断语
  • 二、深文曲笔,义见文外
  • 第四节 “春秋笔法”对小说主题、人物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 一、“春秋笔法”对小说主题的影响
  • 二、“春秋笔法”与人物形象解读的差异性
  • 三、“春秋笔法”对小说表现形式的审美整合功能
  • 第三章 《左传》叙事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 第一节 “时间——因果”叙事模式的确立
  • 一、强烈的时间意识与明确的因果逻辑
  • 二、“时间——因果”叙述模式在小说中的表现
  • 三、追叙法:维持线性时间及因果逻辑的叙述技巧
  • 四、预叙及情节建构中的时间、因果逻辑因素
  • 第二节 第一人称叙事的缺席
  • 一、第一人称叙事缺席的原因
  • 二、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略析
  • 第三节 发达而形式多样的预叙
  • 一、《左传》中的预叙形式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 二、其他预叙形式
  • 三、预叙的审美功能
  • 第四节 《左传》叙梦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 一、情节发展的催化剂
  • 二、刻画人物性格的有效手段
  • 三、道德劝惩及天命观宣扬的载体
  • 四、记梦小说母题的渊源
  • 五、高超的叙梦艺术技巧
  • 第五节 “闲笔”不闲——论“闲笔”的审美功能
  • 一、调节叙述节奏,延长审美感受
  • 二、铺垫伏案,前后呼应
  • 三、收束煞尾,余韵悠然
  • 第六节 其他叙述手法的开创
  • 一、化实为虚的叙述手法
  • 二、叙议结合的叙述手法
  • 三、诗文融合的叙述手法
  • 四、互见法
  • 第四章 人物刻画手法的滥觞
  • 第一节 直白式心理描写的缺失及其对人物解读的影响
  • 一、直白式心理描写缺失的原因及其表现
  • 二、直白式心理描写的缺失与人物形象解读的差异
  • 第二节 《左传》:白描手法的重要渊源
  • 一、白描手法的开创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 二、白描手法形成的史传原因
  • 附论:其他人物刻画手法与《左传》的渊源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略论近年影视剧对古典小说的改编[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在古典小说阅读中提升高段学生思维能力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20(02)
    • [3].论高中语文古典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20(06)
    • [4].浅谈古典小说的文化内涵[J]. 牡丹 2020(04)
    • [5].古典小说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超越“初感”——《杨修之死》教学例谈[J]. 语文教学通讯 2017(05)
    • [6].古典小说另类教学三法[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6(36)
    • [7].中学语文古典小说教学困境与对策[J]. 当代教研论丛 2016(11)
    • [8].古典小说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研究[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9)
    • [9].关于古典小说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J]. 文教资料 2014(26)
    • [10].从古典小说《水浒传》看到的商人形象[J]. 考试周刊 2017(05)
    • [11].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以《范进中举》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01)
    • [12].戴不凡的古典小说研究[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6(00)
    • [13].文学与美食的激荡——经典名著中的食物大餐[J]. 青岛画报 2017(06)
    • [14].课文“闲笔”运用举隅[J]. 山东教育 2017(Z3)
    • [15].古典小说的时序变形与伦理说教[J]. 英语研究 2017(02)
    • [16].读《水浒传》记(节选)[J]. 高中生之友 2017(18)
    • [17].“古典小说”类课文教学纵横谈[J]. 小学语文教师 2016(Z1)
    • [18].意惬关飞动 篇终接混茫——读吴小如先生的《古典小说漫稿》[J]. 文史知识 2015(12)
    • [19].古典小说教学困境与解决方法[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15(05)
    • [20].试论古典小说的课堂教学模式[J].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 2014(04)
    • [21].读古典小说有感[J]. 诗潮 2012(04)
    • [22].中学古典小说教学实践现状研究[J]. 吉林教育 2010(01)
    • [23].小学语文高年级古典小说教学取向探析——以《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03)
    • [24].基于核心能力 导读古典小说[J]. 教育 2018(12)
    • [25].浅谈韩国古典小说及文化探源[J]. 芒种 2012(14)
    • [26].古典触摸遥远,文脉闪现灵光——摭谈新课程下中学古典小说教学[J].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2012(05)
    • [27].论古典小说教学对职教学生诚信发展的作用[J]. 现代交际 2013(07)
    • [28].接受视野下的古典小说教学简论[J]. 教育评论 2010(02)
    • [29].媒介视角下古典小说的当代传播[J]. 新闻知识 2009(03)
    • [30].古典小说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12)

    标签:;  ;  ;  ;  ;  ;  

    源远流长 ——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