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

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高位肛瘘为肛肠科疑难病之一,由于病变位置高,管道多弯曲复杂,常有支管、深部死腔,在治疗上难度较大。根据文献研究,传统中医挂线疗法一直是国内使用治疗高位肛瘘的主流手术方法。为提高中医诊治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我科经过3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对传统挂线疗法进行技术改进,形成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该疗法我科已在临床使用多年,但其在缩短愈合时间、减小创面面积、减少疼痛以及对肛门功能的损伤等方面并无具体数据可参考,故临床应用时难以把握,不能广泛推广。本课题通过对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及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运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及患者自诉排便情况等手段评价术后肛门功能,以及通过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随访2个月复发情况等疗效性指标揭示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与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相比,在缩短愈合时间、减小创面面积、减少术后疼痛等方面具有客观性优势,从而利于该疗法临床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中医诊治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发挥中医治疗高位肛瘘的优势。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1.对祖国传统医学关于肛瘘病名、病因病机、分类及治疗等方面的论述进行了系统总结。2.对现代医学关于肛瘘病因病机、分类、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论述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针对高位肛瘘的治疗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提出应用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具有优势。3.对挂线疗法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系统论述。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与传统中医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总结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在缩短疗程、减小创面面积、减少疼痛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利于该疗法临床推广应用,发挥中医治疗高位肛瘘的优势。方法:本研究选择明确诊断高位肛瘘病人61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9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采取高位挂线低位部分切开配合对口引流手术方法,对照组采取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手术方法,两组术后均行每日生肌玉红膏换药至痊愈。对两组总疗效及随访2个月复发情况、伤口愈合时间、肛门括约功能、术后创面面积、术后疼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总疗效及随访2个月复发情况、肛门功能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创面面积、术后疼痛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与传统中医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在总疗效及随访2个月复发情况、肛门功能方面上没有临床差异,总疗效均为100%,术后肛门括约功能100%为正常,未出现肛门失禁的不良后遗症。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较传统中医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小术后创面面积、减少患者术后2周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祖国传统医学对肛瘘的认识
  • 文献综述二:肛瘘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概况
  • 文献综述三:挂线疗法的临床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
  • 3 观察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