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长沙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论文摘要

本文对长沙市3个采样点夏季大气中的PM10和PM2.5样品pH和水溶性离子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中主要离子SO42-、NO3-、NH4+和Ca2+以(NH4)2SO4、Ca(NO3)2和CaSO4形式存在;PM10、PM2.5、NH4+和K+浓度晚上高于白天;SO42-和NO3-白天浓度较高。颗粒物尤其是PM2.5酸性强;地壳元素集中在粗粒子中,SO42-、NH4+和K+几乎全部分布在细颗粒物中,NO3-和Cl-在粗细颗粒段则各占一半。SO2气体发生了二次转化,可能由于NH4+的缺少,NO2的转化不及SO2剧烈;由于NO3-/SO42-<1,长沙市的大气污染物来源以固定源为主。本文还对长沙市春季大气中的TSP样品和同时期采的土壤样品都进行消解后,利用原子吸收光谱议测定Fe、Mn、Pb、Zn、K、Ca、Al、Na、Mg9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值。利用富集因子进行分析,得出Pb、Zn、Ca为富集元素,Mn被部分富集,K,Mg,Fe,Na则基本不富集。采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模块对TSP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长沙市春季TSP的首要污染源是建筑粉尘(75.618%),其次是汽车尾气与交通道路尘(9.536%)、土壤与地面扬尘(5.898%)、废弃物燃烧尘(4.676%)。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和其配套的能谱分析仪对长沙市大气颗粒物的微观特征进行分析,样品中颗粒物大多数为不规则形状,规则形状中圆形、长柱体和聚合体形态占主要部分,颗粒物中共检测出13种元素,发现土壤的扬尘、燃煤飞灰和石膏等含Ca的矿物颗粒是大气颗粒物粒子的主要成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大气的污染概况
  • 1.1.2 长沙市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 1.1.3 长沙市能源结构
  • 1.1.4 长沙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概况
  • 1.2 大气颗粒物有关研究概述
  • 1.2.1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 1.2.2 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研究进展
  • 1.2.3 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元素(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
  • 1.2.4 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夏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特征分析
  • 2.1 实验部分
  • 2.1.1 样品的采集
  • 2.1.1.1 采样仪器设备
  • 2.1.1.2 采样滤膜
  • 2.1.1.3 采样时间和周期
  • 2.1.1.4 采样布点和采样高度
  • 2.1.1.5 样品的保存
  • 2.1.1.6 采样结果记录
  • 2.1.2 样品分析
  • 2.1.2.1 分析仪器设备
  • 2.1.2.2 分析方法
  • 2.1.3 质量保证体系
  • 2.1.3.1 样品采集质量控制
  • 2.1.3.2 样品称量的质量控制
  • 2.1.3.3 分析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 2.1.4 数据分析
  • 2.1.4.1 数据分析软件
  • 2.1.4.2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10、PM2.5的质量浓度'>2.2.1 PM10、PM2.5的质量浓度
  • 2.5中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2.2.2 PM10、PM2.5中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
  • 2.2.3 水溶性离子的昼夜变化
  • 2.2.4 pH 与离子平衡
  • 10和PM2.5中的比例'>2.2.5 水溶性离子在PM10和PM2.5中的比例
  • 2.2.6 硫和氮的氧化率(SOR 和NOR)
  • 3-/SO42-比值'>2.2.7 NO3-/SO42-比值
  • 2.2.8 颗粒物的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春季大气颗粒物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样品的采集
  • 3.1.1.1 采样仪器设备
  • 3.1.1.2 采样滤膜
  • 3.1.1.3 采样时间和周期
  • 3.1.1.4 采样布点和采样高度
  • 3.1.1.5 样品的保存
  • 3.1.1.6 采样结果记录
  • 3.1.2 颗粒物样品的分析方法
  • 3.1.2.1 微量元素测定方法的比较
  • 3.1.2.2 颗粒物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 3.1.3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 3.2 分析与讨论
  • 3.2.1 微量元素浓度水平
  • 3.2.2 富集因子分析
  • 3.2.3 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长沙市TSP 源解析
  • 3.3 对策
  • 3.3.1 地面扬尘治理对策
  • 3.3.2 废弃物燃烧尘治理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气颗粒物的微观特征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样品的采集
  • 4.1.1.1 采样仪器设备
  • 4.1.1.2 采样滤膜
  • 4.1.1.3 采样时间和周期
  • 4.1.1.4 采样布点和采样高度
  • 4.1.1.5 样品的保存
  • 4.1.2 样品分析
  • 4.2 结果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异常尘斑探讨[J]. 安徽科技 2020(01)
    • [2].南京市某区大气颗粒物有害元素分布富集及风险特征[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9(06)
    • [3].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的大气颗粒物消减效应研究——以北京市中关村森林公园为例[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01)
    • [4].大气颗粒物矿物相组成与微观形貌研究进展[J]. 矿物学报 2020(02)
    • [5].城市绿化植物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吸附特征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07)
    • [6].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8)
    • [7].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和影响效应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球科学 2018(05)
    • [8].基于β射线法的大气颗粒物分级监测系统研究[J]. 环境工程 2018(07)
    • [9].两种常见绿化树种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留与再悬浮[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1)
    • [10].上海大气颗粒物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污染特征及人体呼吸暴露水平[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2)
    • [11].四平市雾霾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和来源分析[J]. 山东化工 2017(02)
    • [12].武汉市大气颗粒物监测的比对分析[J]. 消防界(电子版) 2017(02)
    • [13].2015年2月天津市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7)
    • [14].城市大气颗粒物毒性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9)
    • [15].吉林省大气颗粒物控制对策与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12)
    • [16].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3)
    • [17].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方法概述[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9)
    • [18].分析化学方法在大气颗粒物分析中的应用[J]. 科学中国人 2017(23)
    • [19].大气颗粒物表面光化学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3(24)
    • [20].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工作中常用的受体模型及其应用情况[J]. 河南农业 2016(26)
    • [21].典型矿业城市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0(05)
    • [22].2016年泸州城区大气颗粒物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9(09)
    • [23].大气颗粒物中棕色碳的化学组成、来源和生成机制[J]. 化学进展 2020(05)
    • [24].大气颗粒物所致健康效应的易感因素[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0(08)
    • [25].北京城市绿地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量计算[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4)
    • [26].机动车源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及碳组分特征[J]. 环境科学 2019(01)
    • [27].乌鲁木齐市近几年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浓度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19(03)
    • [28].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分析方法及分布特征的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2)
    • [29].上海春季大气颗粒物中致敏悬铃木花粉蛋白的分布特征[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30].大气颗粒物检测专利技术分析[J]. 技术与市场 2019(10)

    标签:;  ;  ;  ;  ;  

    长沙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