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改良敏感编码技术在大鼠肝脏MR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目的:评价在大鼠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中应用改良敏感编码(mSENSE)技术对改善图像质量及肝实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分别对30只正常大鼠肝脏进行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的常规DWI和mSENSE-DWI检查。弥散梯度因子(b)值分别为100、300、500、800、1000s/mm2。比较不同参数下的图像质量分级、信噪比(SNR)和肝实质ADC值,运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Friedman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DWI和mSENSE-DWI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和肝脏SNR均随着b值增大而下降,相同序列下不同b值间图像质量评分和SNR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相同b值条件下,mSENSE-DWI组图像质量优于常规DWI组(P<0.05),肝脏SNR高于常规DWI组(P=0.000)。相同b值条件下,mSENSE-DWI组中大鼠肝实质ADC值略低于常规DWI组,但在b值为300、500、800和1000s/mm2时,两组ADC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b值增大,mSENSE-DWI组和常规DWI组中肝实质的平均ADC值均逐渐下降。结论:mSENSE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大鼠肝脏DWI的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并且不会影响肝实质ADC值的测量。第二部分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肝纤维化的能力。材料和方法:对63只通过CCl4诱导产生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30只正常对照大鼠进行SE-EPI序列的DWI检查,弥散梯度因子(b)值分别取100、300、500、800及1000s/mm2。所有大鼠扫描完毕后处死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肝脏纤维化和炎症坏死程度按Knodell HAI积分标准进行评分。测量不同b值时肝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纤维化评分之间和不同炎症分级之间的ADC值。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方法分析ADC值与纤维化评分及炎症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ADC值预测1分及以上纤维化(纤维化)、3分及以上纤维化(严重纤维化)、2级及以上炎症活动度(中重度炎症)的诊断效能。结果:随着肝纤维化评分增高,肝脏ADC值逐渐下降;在b值为800s/mm2时,不同肝纤维化评分之间的ADC值的统计学差异最显著(P=0.000)。在b值取800s/mm2时,诊断1分及以上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以ADC值≤1.22×10-3mm2/s为标准,敏感性为73.0%,特异性为83.3%;诊断3分及以上肝纤维化的AUC为0.913,以ADC值≤1.21×10-3mm2/s为标准,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83.3%。随着肝脏炎症程度加重,ADC值有下降趋势,b值为800s/mm2时ADC值与炎症分级之间有最大的负相关性(r=-0.520,P=0.000),诊断≥2级肝脏炎症活动度的AUC为0.912,以ADC值≤1.20×10-3mm2/s为标准时,敏感性为80.9%,特异性为87.0%。结论:ADC值的变化可以反映肝纤维化和炎症活动的程度,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的随访有重要价值。第三部分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对照研究目的:探讨DWI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纤维化和炎症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序列结合并行成像技术,选用5个不同b值(100、300、500、800、1000s/mm2),对85例慢性肝炎患者和2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的DWI检查。测量不同b值条件下的肝脏ADC值,对慢性肝炎患者肝穿刺病理改变进行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纤维化分期之间和不同炎症分级之间ADC值的差异,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ADC值变化和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ADC值预测2期及以上肝纤维化(显著纤维化)、3期及以上肝纤维化(严重纤维化)、1级及以上炎症活动度的诊断效能。结果:ADC值与纤维化分期之间有中度负相关性,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高,肝脏ADC值逐渐下降。在b值取800s/mm2时,纤维化≥3期(严重纤维化)的肝脏ADC值显著低于≤2期纤维化(P=0.000),诊断≥3期肝纤维化(严重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以ADC值≤1.19×10-3mm2/s为标准,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1.5%。ADC值与炎症分级之间有轻中度负相关性,随着炎症分级的增高,肝脏ADC值有下降趋势。当b值取500s/mm2时,诊断≥1级肝脏炎症活动度的AUC为0.781,以ADC值≤1.54×10-3mm2/s为标准,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86.4%。结论:ADC值的变化与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呈负相关,可以初步用于肝纤维化的分期和炎症的分级,诊断效能较高,为临床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的随访提供了新的手段。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改良敏感编码技术在大鼠肝脏MR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图例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图例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图例说明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附录1:致谢
  • 附录2: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3:综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