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论文摘要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社会中心结构”的地位日益突出,大学教育的成效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兴衰。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中国有史以来,大学教育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能给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提高。然而,无论是宏观的数量、体制、结构,还是微观的运行机制和过程,我国大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在实践中,高等教育似乎总也找不到自己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计划经济时期,高等学校被当作政府的附属机构,一切按指令、按计划行事;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又有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按企业方式运做,这都没有认清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缺乏一种有效的理论工具,市民社会理论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以公共性、知识性为重要特征的高等教育从其本质属性上来看,无疑应属于市民社会。在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视野下,高等教育是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政府进行合作,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国家、市场与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从而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市民社会理论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市民社会理论的概念和特征,重点强调了市民社会既是一种理论工具,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在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下阐释了政府、市场、社会和大学的地位及关系,同时指出市民社会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第二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与走向进行了论述。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并阐明了从国家到社会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走向。第三部分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概括,将其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大学自治型和复合型,并指出其共同特点,以供我国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借鉴。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即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定位;确立高校主体资格,促进高校依法自治;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发展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地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思路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市民社会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的新视角
  • 一、市民社会理论: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 二、市民社会:高等教育的定位
  •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从国家到社会: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与走向
  •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 二、政府管理:从控制模式向监督模式的转变
  • 三、市场驱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市场调节作用
  • 四、高校层面:落实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
  • 第三章 政府主导与大学自治: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分析
  • 一、大学自治型
  • 二、政府主导型
  • 三、复合型
  • 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共性分析
  • 第四章 自主与制约:构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 一、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定位
  • 二、确立高校主体资格,促进高校依法自治
  • 三、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 四、积极推进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与服务
  • 五、发展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地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财经政法资讯 2009(05)
    • [2].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意蕴[J].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3].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J]. 现代交际 2020(01)
    • [4].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5].尼采的市民社会理论[J]. 政治思想史 2020(02)
    • [6].市民社会理论生成的逻辑架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7].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知与行 2017(05)
    • [8].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比较探析[J]. 学理论 2017(04)
    • [9].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维探析——对培育我国公民社会的启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 [10].论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转向[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8)
    • [11].一个新的视角: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理论的理性审视[J]. 理论月刊 2015(12)
    • [12].斯密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借以回到现实的经济学环节[J]. 哲学研究 2015(12)
    • [13].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1)
    • [14].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审视及其当代价值[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5].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J]. 西部皮革 2016(12)
    • [16].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发展我国协商民主的启示[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8)
    • [17].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意蕴与当代价值[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Z1)
    • [18].市民社会理论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的现实意义[J]. 商 2015(33)
    • [19].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效应——以平田清明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J]. 南京社会科学 2015(10)
    • [20].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30)
    • [21].探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12(00)
    • [22].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J]. 读书文摘 2015(02)
    • [23].市民社会理论及我国市民社会构建初探[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06)
    • [24].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实指向[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0(00)
    • [25].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探析[J]. 南方论丛 2011(02)
    • [26].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两种实践性批判[J]. 学术交流 2020(01)
    • [27].重思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J]. 学术月刊 2020(09)
    • [28].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裂变聚变及其思想史效应[J]. 东南学术 2018(01)
    • [29].虚设的理论与现实的困扰——所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之辨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0].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演进与当代启示[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01)

    标签:;  ;  ;  

    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