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合谋 ——基于组织合谋分析框架的理论研究

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合谋 ——基于组织合谋分析框架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专门研究显在或潜在的监督合谋对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影响,或者说公司治理监督制衡体系将怎样对显在和潜在的合谋做出适应性反应。所谓合谋,通俗地讲就是相互勾结。公司治理作为一种监督制衡体系,其中的合谋行为或潜在的合谋威胁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董事会-管理层勾结、财务舞弊、审计合谋等大量的合谋现象,已证实这个制衡体系中的多个代理人之间常常可以串通一气剥夺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但是,由于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一直未能引入组织合谋理论等分析框架,因此学术界对其合谋现象的理论研究是很缺乏的。同样,来自组织合谋理论领域的专家,似乎又未曾对公司治理中的合谋现象研究给予充分关注。因此,本文尝试运用组织合谋理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公司治理领域的监督合谋现象,并寻找恰当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这样的研究应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纯粹的经济理论视角研究了三个具体议题:一是试图从监督合谋的角度回答如何设计独立董事的报酬?二是试图从监督合谋角度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选择单层制治理模式而另一些国家选择双层制模式?三是回答如何防范审计合谋。关于独立董事的报酬,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独立性”考虑,独立董事与公司的利益瓜葛应尽可能少,因此支付固定报酬是最恰当的;而另一种观点从代理理论出发,认为没有利益瓜葛也就意味着独立董事对公司将漠不关心,因此必须对独立董事支付激励报酬,以激励他们尽心尽责。而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当声誉市场的约束足够强,对独立董事支付固定报酬是合适的。如果缺乏声誉市场,但是对投资者保护足够强,也可以支付给独立董事以固定报酬。但是,如果既没有好的职业市场声誉约束,又缺乏良好的投资者保护,则有必要对独立董事支付激励报酬以防范他们与公司控制者合谋。就我国而言,可能正是最后一种情况。关于公司治理模式选择问题,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选择单层制的国家,通常投资者保护较好,而股权比较分散或者集中度相对比较低;选择双层制的国家,通常投资者保护较差,而股权也相对比较集中——大股权控制企业是很常见的。这种现象究竟是偶然,还是有其内在的经济逻辑?学术界似乎一直缺乏一套理论来对此进行解释。本文发展了一个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双层制正是对较弱的投资者保护和大股权控制的适应性制度安排。在强或中偏强的投资者保护下,股权将相对分散,公司将缺乏大股东或者大股东的能力难以控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公司治理中的合谋威胁
  • 1.1.1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以及监督制衡机制
  • 1.1.2 公司治理监督中的合谋威胁
  •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其学术和现实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背景
  • 1.2.3 学术和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结构安排
  • 2 背景文献回顾
  • 2.1 法律环境与公司治理
  • 2.1.1 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
  • 2.1.2 公司治理效率的讨论及其改进路径
  • 2.1.3 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启示
  • 2.2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2.2.1 作为经济控制机制的董事会及其面临的问题
  • 2.2.2 董事会研究的理论进展与实证结果
  • 2.2.3 简要总结
  • 2.3 组织合谋理论
  • 2.3.1 组织合谋理论:起源与发展
  • 2.3.2 P-S-A 分析框架
  • 2.3.3 组织合谋理论国内外近来研究和应用前景
  • 2.4 关于背景文献的结语
  • 3 合谋与独立董事激励
  • 3.1 引论
  • 3.2 模型
  • 3.2.1 局中人和信息
  • 3.2.2 赢利函数
  • 3.2.3 博弈描述和时序
  • 3.3 无合谋合约
  • 3.3.1 大股东的掏空动机
  • 3.3.2 不雇佣独立董事
  • 3.3.3 绝对忠诚的独立董事
  • 3.4 防合谋合约
  • 3.4.1 固定报酬合约
  • 3.4.2 防合谋激励合约
  • 3.5 防合谋合约的效率
  • 3.6 结论及相关评论
  • 4 投资者保护、大股权监督与公司治理模式
  • 4.1 引言
  • 4.2 模型
  • 4.3 模型分析
  • 4.3.1 单层制
  • 4.3.2 双层制
  • 4.3.3 政府的选择
  • 4.4 扩展的分析
  • 4.4.1 法律保护、监督能力与股权结构和企业价值
  • 4.4.2 监事会固定报酬和防合谋激励报酬:数字例子
  • 4.4.3 时间一致性问题与作为承诺装置的监事会和独立董事
  • 4.5 结论与政策讨论
  • 5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合谋
  • 5.1 引言
  • 5.2 惩罚、激励与审计合谋防范
  • 5.2.1 局中人和信息
  • 5.2.2 交易费用、合谋行为与防合谋合约
  • 5.2.3 惩罚机制与合谋防范
  • 5.2.4 两种类型的审计师:完全防范合谋v.s.局部合谋
  • 5.3 职业生涯激励与审计合谋
  • 5.3.1 模型描述
  • 5.3.2 审计师职业生涯考虑
  • 5.3.3 审计功能与咨询功能的冲突
  • 5.4 市场竞争与审计合谋
  • 5.4.1 历史:审计市场的变化
  • 5.4.2 模型
  • 5.4.3 无合谋均衡解
  • 5.4.4 进一步讨论
  • 5.5 结论与政策讨论
  • 6 研究总结与未竟领域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工作的简要陈述
  • 6.1.2 研究所取得的基本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 6.1.3 研究所取得的理论和方法创新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领域
  • 6.2.1 政企合谋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6.2.2 媒体和学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 6.2.3 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国际差异问题
  • 6.3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与博士论文相关文章发表、投递和交流说明
  • 附录2: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著(2003.9-今)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证券法》中的投资者保护[J]. 金融博览(财富) 2020(01)
    • [2].投资者保护论坛暨2019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J]. 财务与会计 2019(22)
    • [3].新《证券法》如何强化投资者保护[J]. 金融博览 2020(04)
    • [4].会计投资者保护与企业投资效率[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2)
    • [5].2019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状况报告[J]. 财务与会计 2020(03)
    • [6].2018年第二届中国新三板年度风云榜暨投资者保护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办[J]. 商业会计 2018(22)
    • [7].投资者信心、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 [8].2018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状况报告[J]. 财务与会计 2018(23)
    • [9].加强投资者保护[J]. 金融市场研究 2019(03)
    • [10].让投资者保护看得见[J]. 经济 2019(08)
    • [11].2019投资者保护论坛暨投资者保护指数发布会召开[J]. 会计之友 2019(22)
    • [12].长期投资者保护最优控制权模式研究——以我国社保基金持股企业为例[J]. 会计之友 2019(24)
    • [13].投资者保护措施得当最为重要[J]. 中国外资 2019(18)
    • [14].关于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建立情况调研[J]. 财务与会计 2019(15)
    • [15].完善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机制[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12)
    • [16].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以《证券法》修改为契机[J]. 西部金融 2017(10)
    • [17].2017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状况报告[J]. 财务与会计 2017(22)
    • [18].香港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发展动向及其经验启示[J]. 亚太经济 2018(01)
    • [19].投资者保护测度研究:一个综述[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20].2017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指数和新三板公司投资者保护指数发布[J]. 会计之友 2017(20)
    • [21].北京工商大学发布2017中国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投资者保护指数[J]. 商业会计 2017(19)
    • [22].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22)
    • [23].机构持股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业 2016(09)
    • [24].期货公司经营之关键——投资者的保护[J]. 商 2016(22)
    • [25].2014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状况报告[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4(11)
    • [26].完善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的设想[J]. 武汉金融 2015(05)
    • [27].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创新方向与实现路径[J]. 金融评论 2015(01)
    • [28].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5(01)
    • [29].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会计投资者保护质量研究——来自甘肃省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8)
    • [30].公司股权结构与投资者保护效果——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5(09)

    标签:;  ;  ;  ;  ;  

    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合谋 ——基于组织合谋分析框架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