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自动化系统中智能电表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中智能电表的应用

身份证号码:44050819910616XXXX

摘要:随着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在计量业务管理领域提出的一体化、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要求,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全覆盖工作全面推进,接入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计量装置越来越庞大,数据越来完整,同时要求电能量数据采集及时准确,只有保障了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才能推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发展。因而为了配合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以及电力企业的崛起,行业间对于计量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由于企业规划不合理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本文针对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现状,结合现场工作经验,对现有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智能电表;数据挖掘

随着电力改革与低压集抄建设的不断推进,距离智能电表全面覆盖也变得指日可待。作为智能电网(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智能电表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实时采集整个电网系统的各个计量节点的电能量数据。系统内存在大量详实可靠的数据,但计量自动化系统并未完全将这些数据涵盖进来,数据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本文将分析计量自动化系统在数据获取上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挖掘智能电表运行数据及分析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业务给出建议,最终给出效益分析。

1智能电表运行现状

计量自动化体系主要是通过固定的程序对电力工作的系统进行掌控,同时实现计量运作的智能化与系统化,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避免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费,使得资源利用与分配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带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计量自动化系统为供电局各部门提供了大量详实可靠的原始远程抄表数据。在系统平台方面,也初步完成了电能量数据在线损管理、负载率等功能上的应用,但除去基本计量数据外,其对部分电能量数据尤其是一些智能电表状态数据、历史数据并没有采集,相关数据应用还处于空白阶段,电能量数据管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1.1采集数据单一

智能电表将先进的通信技术引入到新型的电子式计量设备中,集成程度极高,具备丰富的计量、通讯能力,能实现能耗监测、状态监测等功能。然而,计量自动化系统也只采集了基本的计量数据,如日冻结正向有功总电能数据和(当前)正向有功总电能数据,对其他数据如表计电压数据未进行采集,造成信息闲置。

1.2信道利用率低

现有通信信道分为上行、下行两种,上行多为4G信道,下行一般为电力线载波信道,排除通信流量等因素,仅对通信能力,信道负荷分析来看,目前信道仍存在极大富余,电量抄读完毕后的剩余时间通信信道基本处于空闲状态,未能充分利用。

1.3人工排查电表异常

目前计量系统未能给智能电表用电异常提供判断依据,用电异常分析主要采用人工现场排查的方式。系统辅助信息不足,难以开展后台分析工作;人工分析方式较单一,耗时较长。复杂故障,尤其是电流波动异常的计量故障、窃电手段不能及时被发现。

针对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现状,如何在挖掘智能电表本身已支持的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计量自动化系统,也成为配电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应用分析

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电能计量技术以及电力营销技术来实现日常生活中用电需求的实时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智能电表数据,完善计量自动化系统,便能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用电效率、故障排查效率。下文将从信道资源利用情况探究智能电表扩展数据采集的可能性以及如何从电能表支持数据项分析现有系统未采集的闲置数据,以此对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配套建设给出分析建议。

2.1信道资源

选取现场若干台区,测试电力线载波信道利用情况,如表1。

表1台区抄表时长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日冻结电量数据抄读完毕后,剩余时间信道基本处于空闲状态,信道仍存在极大富余,为抄读扩展数据提供充足的通信资源。

2.2表计数据挖掘

通过分析DLT645-2007智能电表协议并测试现场电表,从中选取有代表意义却未能充分利用的闲置数据,列举如下:

2.2.1零线电流、火线电流数据

通过获取表计实时零线电流、火线电流数据,可以排查窃电行为及用电异常。例如,火线电流小于零线电流,很有可能是通过影响火线电流的方式进行窃电行为,通过远程获取分析零火线电流差异,可以排查这种窃电行为。如果火线电流大于零线电流,很有可能存在线路漏电,威胁用户安全,同时会导致用电量与实际不符,影响客户满意度。

2.2.2开表盖数据

开表盖数据,是最有力的窃电排查证据。以往针对开表盖改装电表窃电,往往是现场实际确认窃电可能时才会拆除表计检验辅助确认,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如果能够远程读取开盖记录,主站分析窃电可能性较大的表计,进而通过现场共同确认,将会极大地提高排查效率。

2.2.3时钟电压

根据电能表现场运行经验,时钟电池欠压问题非常常见,一旦时钟欠压,智能电能表会出现时钟不准的情况,进而导致日冻结出现问题。目前往往是时钟异常后才开始人工治理,浪费时间且会影响计量。如远程计划性监控表计时钟电压,则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2.4表计电压

线路较长的台区,在用电高峰时期,容易出现末端电压过低的情况。现有的监测办法往往是加装监测设备,成本较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读取高峰时期台区末端表计电压数值,进行分析治理。

3应用效益

根据上文分析,信道资源充足加上设备具备自身支持的条件,挖掘智能电表数据无需额外设备。利用现有系统资源,建设改造成本低。

3.1提高计量装置用电异常排查效率

采用远程监控的方式,获取详细的电表运行参数。计量系统对失压、失流等异常数据开展电能量原始数据分析,为现场排查提供准确的辅助信息,大大降低排查数量,显著缩短异常定位时间,及时处理计量故障,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排查效率及企业经济效益。

3.2防窃电治理

用电高峰期的电流监测,如零火线电流、开盖记录等,能够解决计划性排查容易被应对的弊端,有效治理传统窃电手段。同时系统监测信息能为打击窃电行为提供充足证据,形成威慑效应。先定位、后排查避免了传统撒网式排查给客户带来的影响,提高客户满意度。

3.3提升供电质量

通过对末端电压、零火线电流的监测,及时发现用电异常,保障用电安全,提高供电质量。

3.4丰富系统信息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海量信息的获取极为重要,现有的数据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通过深入挖掘、采集智能电表数据,在这些智能电表数据基础上构建高级量测体系,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详细的用电信息、更加准确的异常治理依据;而且配电公司能够更加迅速地检测故障并及时响应,对促进社会经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随着智能电表的全面覆盖,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能力趋于稳定,系统电能量数据处理及数据挖掘还需要时间、经验来进行完善,相应系统高级应用也需要提上日程。相信在实践中,我们能将更丰富的电能量数据引入到计量自动化系统当中,使其更好地为计量精益化建设服务,使我国的电力资源发展走向更高的阶层。

参考文献:

[1]卢夏萍.关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电能量数据应用完善的建议[J].电子制作,2014(23):36.

[2]周健.面向大数据的计量数据采集与应用研究[J].工业计量,2017,27(04):88-91.

[3]崔卓.分析数据挖掘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业务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14):100-101.

标签:;  ;  ;  

计量自动化系统中智能电表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