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旅游地质资源研究与景区开发构想

华山旅游地质资源研究与景区开发构想

论文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如何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以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2001年,地质公园的建立掀起了地质科普旅游的高潮,地质科普旅游大大地提高和丰富了旅游的品位和内容。地质公园为旅游地质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及地质科普教育提供了平台,它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地质遗迹,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正逐渐成为旅游中的热点。本文立足于陕西省省旅游地质资源的调查,分析了地质公园建设的目标和功能,在归纳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和地质公园规划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地质公园规划的理论基础、原则、程序。从旅游地质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地质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旅游地质资源评价、功能分区规划、科普服务设施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华山是我国“五岳”之一,俗称“西岳”,又名太华山。华山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据地质学家考察证明,华山大约形成于距今6—10亿年前,随着地壳运动,这一地区地壳强烈隆起,形成了华山特有的“岩株”,而“岩株”在经过几次地壳运动后向悬崖峭壁、石峰林立的地貌演化。自古以来,华山以其雄奇俊秀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今中外华夏儿女的仰慕。华山为秦岭支脉华山山脉的一部分,地壳运动形成的华山山体是其自然美之载体,华山之险为奇险,华山之秀为峻秀,华山融壮美与优美为一体,华山形态美具有多元性。华山在陕西旅游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鲜明的特色。在西部大开发中,华山旅游业应在对其特有的地质遗迹现象保护、管理、规划、宣传等方面下功夫,使其达到现代化的国际旅游标准,尽快跨入国家及世界地质公园的行列中,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展现风采。本文从创建国家乃至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准和角度,研究华山区域地质构造、华山典型地质及现象,分析了华山在管理、游览线路、客源等各方面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建议性的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希望华山能早日跨入世界地质公园的行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旅游地质资源概论
  • 2.1 旅游地质资源概念
  • 2.2 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体系
  • 2.3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意义
  • 2.4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
  • 2.4.1 开发现状
  • 2.4.2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地质公园的建设发展
  • 3.1 国家公园的概念
  • 3.2 地质公园的概念
  • 3.3 地质公园建设的目标与功能
  • 3.3.1 地质公园建设的目标
  • 3.3.2 地质公园建设的功能
  • 3.4 地质公园的建设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四章 地质公园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 4.1 地质公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 4.1.1 国内外旅游规划发展
  • 4.1.2 地质公园规划基础理论
  • 4.2 地质公园的规划原则
  • 4.3 地质公园的规划程序
  • 4.4 地质公园的规划内容
  • 4.4.1 旅游地质资源评价
  • 4.4.2 功能分区规划
  • 4.4.3 科普服务设施规划
  • 4.4.4 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 4.5 地质公园内科普旅游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 4.5.1 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积极影响
  • 4.5.2 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消极影响
  • 4.5.3 降低旅游开发对旅游地质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的对策
  • 第五章 实例:西岳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地质资源规划与研究
  • 5.1 华山风景名胜区基本属性
  • 5.1.1 交通位置属性
  • 5.1.2 自然地理属性
  • 5.1.3 区域地质属性
  • 5.2 华山地质遗迹分类
  • 5.2.1 地质遗迹
  • 5.2.2 华山地质遗迹基本类型
  • 5.3 华山地质遗迹成因分析
  • 5.4 华山地质遗迹景观与自然文化景观结合与和谐
  • 5.5 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发展现状
  • 5.5.1 华山景区管理问题分析
  • 5.5.2 华山景区游览线路的形成和现状
  • 5.5.3 华山景区客源组成及现状
  • 5.5.4 华山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华山地质遗迹景观与旅游开发拓展
  • 6.1 管理模式的改革
  • 6.2 华山游览线路建设方向的探讨
  • 6.3 地质博物馆规划
  • 6.4 解说系统规划
  • 6.5 游人中心规划
  • 6.6 华麓区旅游开发
  • 第七章 华山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模式
  • 7.1 保护与利用协调模式理论基础
  • 7.1.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7.1.2 “以人为本”的旅游保护、利用与科学管理理念
  • 7.1.3 保护与利用系统理论
  • 7.2 保护工程
  • 7.2.1 地质遗迹保护的基本原则
  • 7.2.2 保护的主要地质遗迹对象
  • 7.2.3 分级保护规划及保护要求
  • 7.2.4 保护方式与保护措施
  • 7.2.5 保护工程设施建设
  • 7.3 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 7.4 市场定位与营销策划
  • 7.5 管理工程
  • 7.5.1 加快地质公园的立法
  • 7.5.2 建立完善的景区管理体制
  • 7.5.3 根据地质公园的不同类型,确定不同的投资机制
  • 7.5.4 建立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体系
  • 7.5.5 建立华山景区信息管理中心
  • 7.6 公园保护与利用协调模式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书目
  • 附录华山风景名胜区游览路线示意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质公园诗二首[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0(01)
    • [2].新疆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中国18个顶级地质公园之一)[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20(03)
    • [3].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深圳,中国[J]. 世界建筑 2020(05)
    • [4].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青海)[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20(04)
    • [5].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展陈设计及其科普方式[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6)
    • [6].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教学改革[J]. 高师理科学刊 2020(06)
    • [7].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准[J]. 地质论评 2020(04)
    • [8].世界地质公园语言景观汉译英策略研究[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9].湘西地质公园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J]. 林业与生态 2020(08)
    • [10].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升至41处,居世界首位[J]. 国土绿化 2020(07)
    • [11].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家族“添丁进口”[J]. 绿色中国 2020(14)
    • [12].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新疆)[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10)
    • [13].地质公园诗四首[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01)
    • [14].我国地质公园社会公益性现状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06)
    • [15].自贡世界地质公园促进社区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 四川地质学报 2019(01)
    • [16].地质公园规划功能分区相关问题及其优化[J]. 地质论评 2019(02)
    • [17].地质公园诗二首[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02)
    • [18].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总数世界第一[J]. 中国环境监察 2019(04)
    • [19].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世界第一[J]. 绿色中国 2019(08)
    • [20].地质公园诗二首[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03)
    • [21].麻城地质公园[J]. 税收征纳 2019(08)
    • [22].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可达性分析[J]. 山地学报 2019(04)
    • [23].地质公园诗选[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9(04)
    • [24].地质公园信息[J]. 资源导刊 2017(11)
    • [25].新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申报启动[J]. 青海国土经略 2017(05)
    • [26].地质公园的发展之路——河南地质公园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资源导刊 2018(02)
    • [27].地质公园诗二首[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01)
    • [28].地质公园诗二首[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02)
    • [29].山东海岛地质公园开发现状研究[J]. 华北国土资源 2018(04)
    • [30].地质公园诗二首[J].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04)

    标签:;  ;  ;  ;  

    华山旅游地质资源研究与景区开发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