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Ms2、Rht10基因对光合生理效应的影响

小麦Ms2、Rht10基因对光合生理效应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太谷核不育小麦近等基因系(NILs)为材料,调查了Rht10对其生育期的影响,利用赤霉素(GA3)对Ms2+Rht10 Lu15进行了鉴定,研究了Ms2和Rht10表达时期与旗叶发育成熟时期的重叠对旗叶及其功能的影响,旨在研究相关基因的光合生理效应,为有关的基因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Ms2+Rht10鲁麦15中Ms2与Rht10基因间存在0.18%的交换率,通过扩大其育性分离群体调查Rht10鲁麦15,发现了一株矮杆可育株;通过测交法对其进行基因型鉴定,并进行了自交和回交,将鲁麦15 NILs补充完整,并获得了矮杆鲁麦15纯合体。生育期调查发现,Ms2鲁麦15和父本生育期进度一致,而Ms2+Rht10鲁麦15和Rht10鲁麦15则在挑旗期、抽穗期、开花期均比父本晚七天。2.用50ppm的GA3处理部分Ms2+Rht10鲁麦15回交籽粒的幼苗之后,一种类型的幼苗色淡,植株细长、瘦弱,比另一种的幼苗平均高3-4cm,表现为GA3敏感型;另一种籽粒幼苗不受GA3的影响,生长正常。成熟植株鉴定结果显示,对GA3反应敏感的幼苗发育成高杆可育株,而不敏感的幼苗则发育成矮杆不育株。3.挑旗期到抽穗期为NILs各材料旗叶叶绿素增长的主要时期。叶绿素相对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挑旗期至抽穗期上升最多(8.38517.328),在抽穗期到灌浆期均上升极小(2.0074.397)。挑旗期Ms2ms2基因型材料极显著高于ms2ms2基因型材料(3.979),Rht10rht10材料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5.268);抽穗期Rht10rht10基因型材料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基因型材料(5.624),前两个材料之间(1.905)和后两个材料(2.517)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开花期Rht10rht10材料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5.654);灌浆期Rht10rht10材料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4.756)。结果表明,Ms2基因效应在挑旗期或之前为最大,之后迅速减小;抽穗期至灌浆期,Rht10基因效应持续增强,使Rht10rht10材料叶绿素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4.挑旗期Ms2鲁麦15 Pn值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它三个材料(-2.700 -1.845μmolCO2·m-2·s-1,单位下同);抽穗期Rht10rht10材料Pn值极显著低于rht10rht10材料(-1.943);开花期Rht10rht10材料Pn显著低于rht10rht10材料(-1.197);灌浆期Ms2ms2材料与ms2ms2材料之间,Rht10rht10材料与rht10rht10材料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89,2.363)。挑旗期Rht10rht10材料Tr值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0.554 mmolH2O·m-2·s-1,单位下同);抽穗期Rht10rht10材料Tr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0.457);开花期Rht10rht10材料Tr显著低于rht10rht10材料(-0.288);灌浆期Rht10rht10材料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1.156)。挑旗期Rht10rht10材料Gs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36.973 mmol·m-2·s-1,单位下同);抽穗期Rht10鲁麦15和Ms2鲁麦15极显著高于父本(60.627,48.573);开花期Rht10rht10材料Gs显著低于rht10rht10材料(-33.050);灌浆期Rht10rht10材料Gs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100.140)。挑旗期Rht10鲁麦15Ci值极显著高于Ms2鲁麦15(28.025μL·L-1,单位下同);抽穗期Rht10rht10材料Ci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31.095);开花期各材料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灌浆期Ms2ms2材料Ci显著高于ms2ms2材料(16.171),Ms2+Rht10鲁麦15 Ci值极显著(LSD0.01=18.6120)高于其它材料(20.88943.139)。NILs各个材料中Ms2鲁麦15在挑旗期的光合参数偏低,尤其在Pn,Tr和Gs上极显著低于其它材料,并且Tr和Ci,Pn和Gs存在正效应;在抽穗期Pn上Rht10rht10材料显著低于rht10rht10材料,而在Tr,Gs和Ci上Rht10rht10材料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其中Tr和Ci存在正效应;在开花期只有Ms2+Rht10鲁麦15的Gs较其他材料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灌浆期,Rht10rht10材料极显著高于rht10rht10材料,Pn,Tr和Gs之间存在正效应。总体结果显示,Ms2ms2材料只在挑旗期叶绿素含量,灌浆期Pn和Ci与ms2ms2材料存在显著差异。而Rht10rht10材料与rht10rht10材料之间在光合生理特性上普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参数上差异正负不同。在成熟完善的源流库体系基础上,前者的Pn,Tr和Gs总是极显著高于后者;并且Gs在灌浆期前对Pn和Tr的调节作用各有侧重,在灌浆期相应的调节增强叶片与外界的CO2和水汽交换,以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协调进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 1.2 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的生理及生物化学研究
  • 1.2.1 雄性败育的氨基酸分析
  • 1.2.2 雄性败育的富赖氨酸组蛋白变化
  • 1.2.3 雄性败育的同工酶系分析
  • 1.2.4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蛋白质组分析
  • 1.3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1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
  • 1.3.2 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NILs 生育期的调查
  • 2.2.2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NILs 中Rht10 鲁麦15 的培育
  • 3.2 太谷核不育小麦NILs 各生育期时间的调查
  • 3.3 幼苗的赤霉素初步鉴定
  • 3.4 太谷核不育小麦NILs 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比较
  • 3.4.1 不同时期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差异分析
  • 3.4.1.1 挑旗期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差异比较
  • 3.4.1.2 抽穗期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差异比较
  • 3.4.1.3 开花期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差异比较
  • 3.4.1.4 灌浆期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差异比较
  • 3.4.2 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 3.5 太谷核不育小麦NILs 旗叶光合生理参数的比较
  • 3.5.1 净光合速率
  • 3.5.2 蒸腾速率
  • 3.5.3 气孔导度
  • 2 浓度'>3.5.4 细胞间隙CO2浓度
  • 4 讨论
  • 4.1 NILs 中Rht10 鲁麦15 的培育
  • 3 鉴定分析'>4.2 Ms2+Rht10 鲁麦 15 回交籽粒幼苗的 GA3鉴定分析
  • 4.3 太谷核不育小麦NILs 不同生育期旗叶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4.4 太谷核不育小麦NILs 不同生育期旗叶光合生理指标的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挑旗期施肥浇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9)
    • [2].咪唑乙烟酸对小麦品种衡观35挑旗期杀雄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4(05)
    • [3].挑旗-开花期遮光对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 [4].谷雨农事谚语解说[J]. 农村百事通 2020(07)
    • [5].小麦挑旗期和抽穗期的QTL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08(04)
    • [6].基于面积指数的植株氮含量遥感估算[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7].外源硒对高粱产量、籽粒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03)
    • [8].小麦春季科学管理技术要点[J]. 河北农业科技 2008(21)
    • [9].特异蛋白与植物生长物质“吨田宝”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 2014(33)
    • [10].春季小麦管理技术[J]. 河南农业 2010(01)
    • [11].小麦开春贪长 分类看苗施肥[J]. 农家参谋 2017(05)
    • [12].北京地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氮营养高光谱诊断[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3].小麦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4)
    • [14].枰中侠侣[J]. 棋艺(象棋版) 2019(02)
    • [15].小麦中后期的管理[J]. 农业知识 2013(10)
    • [16].覆盖对西北旱地春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的调控[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3)
    • [17].郯麦98套播麦田边行效应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10)
    • [18].高粱的中后期管理要点[J]. 农民致富之友 2009(05)
    • [19].小麦新品种儒麦1号[J]. 农村百事通 2016(09)
    • [20].变量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植株氮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异[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11)
    • [21].小麦的春季肥水管理[J]. 农村新技术 2009(01)
    • [22].亚硒酸钠对高粱光合作用、产量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11)
    • [23].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03)
    • [24].电商:总在杀价榨上游,怎么推动营销升级?[J].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4(09)
    • [25].小麦夺取丰收关键时期的管理技术[J]. 种子世界 2018(06)
    • [26].吨田宝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8)
    • [27].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抗旱性鉴定与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2)
    • [28].陇中地区降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4(02)
    • [29].北京地区小麦生育期温度演变及不同生育时期温度指标[J]. 作物杂志 2016(03)
    • [30].小麦高产管理技术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 2013(11)

    标签:;  ;  ;  ;  

    小麦Ms2、Rht10基因对光合生理效应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