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张新红张亚蕊

(福海县人民医院836400)

【摘要】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难以治愈,是造成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加深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积极预防和正确护理,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摘要目的探讨糖病尿足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而致截肢率的有效性。方法在内科系统组织开展糖尿病患者联谊会,进行健康教育,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教会他们合理控制饮食、适度锻炼、正确应用胰岛素治疗及早进行足部护理等等。结果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满意。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228-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各个系统的器官及组织。目前,全球已有1.5亿以上糖尿病病人,我国糖尿病病人已超过9千万人,患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2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非创伤性下肢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所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程度、有效预防及护理,是控制因糖尿病足溃疡、坏死而致截肢的最有效方法。

一、发生机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继发肢体血管闭塞性缺血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导致下肢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的功能异常和关节畸形有关。

二、致病相关因素

(1)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造成全身及局部防御机能减退,极易发生感染。(2)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二重真菌感染。(3)摩擦、挤压等都可能引起局部皮肤损伤,造成感染。(4)足癣、甲癣、跖疣、鸡眼、胼胝等足部疾患引起感染。

三、不良后果

足部细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这些感染很多都开始于轻微的表皮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提供了细菌感染的有利环境,而感染一旦发生,常经久不愈,当感染难以控制时,不得不采取截肢手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严重后果。

四、现将预防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住糖尿病患者660例,并发糖尿病足的165例(均为入院时带入)。根据Foster等提出的简单易记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1级为正常的足;2级为高危的足;3级为溃疡的足;4级为合并感染的足;5级为坏死的足。67例糖尿病足均为3~4级,经过治疗护理,治愈好转出院37例。出院后继续给予相应的护理,随访治愈21例,好转9例。

2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2.1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首先要教给糖尿病患者有关的自我护理,控制急慢性并发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改变生活方式,有效控制糖尿病的过程。通过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足部的自护能力,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和治疗的顺从性。指导患者通过积极治疗糖尿病以改善基础疾病;通过戒烟、戒酒等措施减少危险因素;通过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尽一切可能来避免足部的损伤,如选用合适的鞋子,走路不可过久,每晚温水洗脚并检查足部,避免烫伤、擦伤、挠伤以及修剪指(趾)甲、胼胝的损伤等等。

2.2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难治愈,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负担;二是由于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这部分患者往往在因悲观失望而迫切得到别人关心、鼓励、安慰的同时,又特别容易言语过激,脾气暴躁。医护人员要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充分理解患者,保持患者心情开朗、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使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加速患者康复。

2.3饮食控制程度、视情况而定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糖尿病病程较短,体质较好,尤其是以糖尿病足为首发表现,且创面多为湿性坏疽的患者来说,需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每日少食多餐,以粗杂粮为主。如:小米、荞麦面、玉米面等。多食蔬菜及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萝卜、菠菜、冬瓜、黄瓜等。水果易食柿子、白梨。副食宜清淡,少量蛋白质,忌用动物脂肪;但糖尿病足往往是在糖尿病病程十年以上才发生的多见,此时患者身体瘦弱,抵抗力低下,创口颜色暗淡,分泌物清稀,无臭,生长速度缓慢。若一味控制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则创面组织生长乏源、自然难以愈合。患者饮食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对此类患者一方面鼓励进食,如多食精肉、鱼汤、猪蹄等富含有精蛋白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另一方面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血糖维持在5—8mmol/L之间。从本组治疗、护理的21例患者来看,症状缓解很快,缩短了病程,患者满意。

2.4足部护理认真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可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能使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截肢率下降。

2.4.1日常护理每晚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毛巾擦干,涂上植物油按摩,可用镜子检查足底皮肤颜色变化及伤口情况。穿鞋大小适宜,袜子柔软、宽松、温暖、避免赤足和外伤。

2.4.2正确护理足部指导患者每月自测足部感觉,如发现温觉减退时,应防止烫伤、冻伤,禁止用热水袋保暖,应用热水泡足,水温﹤60℃,时间5—10min为宜。有触压觉和位置觉减退者,要防止碰撞,摩擦损伤皮肤。痛觉减退者,要定期检查双足。若有伤口者,应做好消毒处理。对存在胼胝,鸡眼的病人,应禁止乱用成药外敷,更不能用手撕皮,可将足浸泡在温肥皂水中,用砂纸磨掉死皮。

2.4.3足部的运动以笔直的姿势坐在椅子上,将脚跟抵住地板,尽量弯曲脚趾后再伸直,将脚跟(趾)抵住地板,尽量将脚的前部往上翘,将脚跟(趾)抵住地板抬起脚往外翻,并再回复原位,抬起并伸直双腿,弯曲及伸直双腿,抬起伸直的腿用脚画圆圈或写数字,以上各动作重复做10次。还可通过推拿按摩,舒经活络,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代谢,加速细胞对糖的吸收、利用方法是双手从大腿根部逐渐按摩至脚踝部,再从足跟部往上至大腿部,反复5—10min即可。

3治疗

(1)采用胰岛素和适宜的降糖药物,尽量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在患足局部可以用生理盐水100ml+庆大霉素8万u+胰岛素4u湿敷30min,将坏死组织予以消除,深部脓肿切开引流。(2)入院当日使用抗生素之前取病灶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病情轻重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3)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4)加强支持疗法,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5)局部处理,包括充分引流,适时清创,局部应用活血药、抗生素及表皮生长因子。

4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导致糖尿病性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易形成血栓,使微循环发生障碍,局部组织缺血和抵抗力下降,微小的创伤均可引起感染而形成溃疡加大。其次糖尿病患者机体组织内含糖量高,利于细菌生长,加上血糖升高时,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杀菌能力减退,使感染率增高,且感染伤口难以愈合。所以糖尿病足的治疗,在全身治疗降低血糖的同时,应在迅速清创后,局部使用胰岛素,改善局部高渗状态,并与敏感抗生素联合应用,从而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改善细胞代谢,使患者皮肤抵抗力增强,促进伤口愈合。因此,加强足部护理,重视足部的局部用药及处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使糖尿病足得以顺利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